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新能源汽車將建失信企業黑名單 騙補或遭嚴厲打擊

發佈時間:2016-06-02 08:57:0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小戈  責任編輯:張少雷

  針對新能源汽車存在騙補情況,日前,財政部發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有關情況的聲明》(以下簡稱“聲明”),稱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核查,現場核查已經完成,目前處於會審階段,屆時將對外公佈。

  今年初,部分車企被曝光出通過數據造假,騙取財政補貼,形成了新能源汽車騙補産業鏈。隨後,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以及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新能源汽 車推廣應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通過自查與現場督查的方式,全面核查財政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新能源汽車生産與使用情況。

  據悉,本次核查情況主要針對2013年度、2014年度獲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以及申請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有關情況開 展核查,核查範圍將覆蓋全部車輛生産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含公交、客運、專用車等)、租賃企業、企事業單位等新能源汽車用戶。

  如今,經過4個月的調查,《聲明》指出:“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核查,現場核查已經完成,目前處於會審階段。財政部和部內有關司局至今未接受過媒體採訪,核查及處理情況,將按資訊公開有關規定及時公開。”

  而針對新能源汽車存在騙補情況,財政部長樓繼偉曾經對外作出回應,造假騙補不僅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財經紀律,也嚴重破壞了市場環境,通過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對各種騙補和尋租行為給予嚴厲打擊。

  在此之前,由於部分車企去年12月産量佔全年總産量的50%以上,大幅偏離正常軌道,被曝光可能存在騙補情況,分別是江蘇省蘇州市吉姆西客車、陜西通家汽 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 限公司、蕪湖寶騏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以及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目前,由於政策補貼力度大,最近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了井噴式發展階段,尤其是商用車。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産31266輛,銷售 31772輛,同比分別增長178.3%和190.6%。今年前4月累計産銷量均超9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30%。而去年,新能源汽車生産 34.05萬輛,銷售33.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

  而按照我國的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分為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兩大類,以6-8米純電動中巴車為例,國家補貼標準為30萬元/輛。而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示範 推廣城市的地方補貼標準與國家1:1配比,由此計算,一輛6-8米純電動中巴車最多可獲得60萬元的補貼。補貼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利潤來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