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兩市共計16家車企相繼發佈的2015年年報顯示,儘管去年市場整體銷量增速放緩,但車企凈利潤整體並未受到影響,依然保持強勢上漲的姿態。
具體來看,自主品牌集體發力上攻,幫助大集團以及其自身實現利潤快速疊加正成為趨勢,兩大熱門領域SUV和新能源汽車,成為眾車企佈局新品最為關鍵的細分市場。無論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凈利潤約三成的增幅,還是江淮、吉利高達六成的增速,甚至比亞迪斬獲5倍左右的凈利潤,都基於在以上兩個細分市場有條不紊地進行“縝密佈局”。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分析,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873.76萬輛,同比增長15.27%,其市場份額同比上升2.86個百分點,在乘用車銷售總量中佔比41.32%。自主品牌在去年的凈利潤增長可見一斑。
-長安、廣汽利潤增速領跑
按照2015年六大汽車集團發佈的年報及業績預告,長安汽車在去年大集團車企的凈利潤“爭奪戰”中明顯處於領先位置。
2015年,長安汽車共銷售277.7萬輛,增長9.1%,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同比增長30.9%。根據長安汽車業績預告,去年長安汽車凈利潤同比上漲23%~33.6%,達到93億~101億元。長安汽車方面表示,集團業績增長雖然主要歸功於合營企業長安福特新品銳界、金牛座上市以及福睿斯銷量同比大增,但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已大幅提升,不再是“燒錢”的角色。
與長安汽車情況類似,3月26日,廣汽集團發佈的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其42.32億元凈利潤帶來同比32.48%的增長速度,明顯要快於其10.86%的汽車銷量增速。
廣汽集團凈利潤增長超三成得益於其合資和自主品牌雙發力。據高盛發佈的研究報告分析指出,廣汽集團自主品牌銷售和毛利增長勢頭強勁,債務和融資支出減少,使其現金流有改善,成為去年凈利潤增長的關鍵。
事實上,廣汽旗下自主品牌傳祺GS4的市場認可度持續攀升,助推廣汽自主品牌整體産銷量提升至18萬輛,同比增長約50%。廣汽乘用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勇表示:“目前我們正集中資源將傳祺GS4打造成明星車型。今年這款車的月銷量計劃是5萬輛。”
除此之外,廣汽集團合資公司憑藉對産品陣容的持續完善,佈局大型SUV將成為今年的重中之重,這將成為廣汽集團延續去年合資品牌業績復蘇的重要一環。
另一家大集團車企,東風汽車集團去年銷售收入約1265.66億元,同比上漲52.3%,凈利潤為127億元。儘管其商用車銷量受市場拖累同比下降18.6%,共銷售約34.52萬輛,但貢獻率和營收佔比最大的乘用車業務穩中有升,銷量同比上漲7.8%,補齊了短板。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要在乘用車領域打造一批明星産品,抓住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以及SUV市場快速成長等機遇,並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上汽、北汽自主後勁足
相比長安和廣汽凈利潤的高增長,上汽集團去年憑藉新車的密集發佈,以及對産品結構的逐步調整,以大體量優勢,在六大車企集團的“吸金”比賽中拔得頭籌,只是凈利潤增速相對較低。據其早前發佈的2015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集團去年凈利潤預計達279.7億元,同比增長6%,略高於整車銷量5.01%的增速。
背靠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兩座“金山”,上汽集團不用為利潤發愁,所以對於榮威和名爵兩大自主品牌的投入,上汽從來都是大手筆。去年,榮威360和銳騰的上市表現讓消費者看到了上汽發展自主品牌的決心和後勁。據悉,今年上汽將基於兩大自主品牌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這將助推自主品牌在上汽中佔據更多的分量。
與上汽利潤微增有些相似的北京汽車,據其3月29日在香港發佈的2015年度業績財報顯示,北京汽車實現收入841.1億元,同比增長49.2%,創歷史新高,但63.2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只增長8.2%。其中,北京賓士和北京品牌去年表現突出,前者實現銷售25.02萬輛,增幅達72.0%;後者全年銷量33.7萬輛,同比增長8.9%。
北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和誼表示,北京汽車將根據市場形勢,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産品,預計這將會帶動整體銷量的進一步增長。雖然從利潤角度看,去年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成績單並不盡如人意,但基於新能源汽車以及SUV領域的提早佈局,北汽已經為自主品牌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一汽凈利潤跌幅明顯
沒有上汽的大體量優勢,更趕不上長安、廣汽在市場中更新換代強競爭力産品的節奏,一汽自主品牌近年走得“步履蹣跚”。 3月31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轎車”) 公佈2015年報顯示,2015年營業收入266.64億元,同比下降21.25%;凈利潤5294.81萬元,同比下降64.75%。
然而,這一結果在業界看來並不意外。面對外資、合資品牌全線進入新産品投放密集期後,車輛價格不斷下探已成為新常態,而部分自主品牌集中發力,正嘗試用優勢産品上探突破自主品牌價格“天花板”。自主品牌與外資、合資品牌不斷搶佔目前有限的市場份額,正對一汽轎車這樣的車企形成強壓力。
當下,市場優勢産品競爭“白熱化”已成定局,一汽轎車卻恰巧在強競爭力産品“白刃戰”中缺位,這是導致其年報成績不理想的關鍵。一汽轎車對此作出的委婉表述是:“産品適應性和技術先進性有待市場驗證和認可,目前仍然缺乏拳頭産品,銷量較低、提升較慢,對用戶積累與品牌打造形成制約。”
反觀2015年,一汽轎車投放了全新車型奔騰B30、 2016款奔騰B70、奔騰X80等多款産品,並希望借此“豐滿”其産品線,以提振企業競爭力和品牌力,但無奈市場反應冷淡,導致凈利潤增速不增反降。
【言論】傳統車企可借民間資本解籌資困境
近日,長城汽車發佈《關於終止實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議案》,終止非公開120億元募資計劃;長安汽車公佈在“長安汽車乘用車建設項目”與“長安汽車發動機産銷結構調整項目”這兩個項目共募集資金20億元,比2014年60億元的募資方案減少2/3。筆者認為,這兩件事情並非偶然,或在傳遞一個新的信號:傳統車企需要尋求新的募資渠道。
傳統車企募資開展業務,即便是將所募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等新領域,如長城試圖以定增發行股票方式發展其新能源汽車業務,但也已經不被市場看好,籌資難度也在增加。
筆者認為,其中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資本市場基於上市車企近年年報數據利潤率會進行細化考量;二是所投項目是否賺錢。
梳理各車企年報數據後,筆者發現,以去年各車企突出的利潤增長點為例,SUV、新能源汽車這兩塊細分市場貢獻的凈利潤最為突出,但如果從股票定增或發放債券的投融資角度出發,這樣的細分市場利潤回報又顯得過低,並且相對成熟的市場環境,多方激烈競爭必將帶來利潤回報的持續縮減。加之股票市場去年三度“斷崖式下跌”,市場投資呈現謹慎態度,車企再想打出“如意算盤”定增發行股票,從而獲得充足資金量的思路,其可行性已經降低。
如果車企能從項目投資的高回報和高收益角度出發,效倣樂視超級汽車、人人車、車和家等投資模式,向民間資本拋出“橄欖枝”募集資金,來發展自身短板項目或許仍有機會。
目前正從事樂視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樂視造超級汽車需要大量資金,而他們與其他幾家民間資本正借助這一平臺,為樂視新能源汽車、體育、視頻等不同項目籌措資金。並且目前的進展狀況良好。今年原計劃100億元的募資目標,已經完成三成以上。
但引入民間資本後,車企亟待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日後産生的收益將如何分配,以及所投項目的成本回收週期究竟有多長,這是一個相對精細的募資流程操作,同時也需要車企有專業的募資團隊進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