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中消協:不許4S店偷拿車主汽車合格證貸款

發佈時間:2016-03-29 10:10:34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宋雪蓮  責任編輯:王庭

  許多消費者購買汽車時,可能壓根不會想到,汽車合格證會被4S店抵押給銀行進行貸款,直到無法上牌時消費者才發現。

  頻繁發生的此類問題引發行業關注。3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就合格證抵押問題公開約談多家車企,並首次指出車輛合格證抵押問題已成為行業潛規則。

  中消協要求車企必須保障消費者購車時獲得合格證的權利。對於觸犯此類潛規則、問題嚴重的經營者,中消協將通過大眾傳媒予以披露,提示消費者購買風險。

  根據中消協同日發佈的《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産品投訴統計分析》顯示,2015年度,合格證抵押貸款問題已經成為汽車領域的維權熱點問題。

  汽車合格證抵押貸款引發諸多糾紛

  近年來,消費者購車付款後不能按時取得車輛合格證的問題經常發生,且有增加的趨勢。中消協投訴部主任張德志表示,此類投訴涉及範圍廣、受眾多,極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河北省消協秘書長張福齊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去年春節後,60余名車主集體投訴東風日産經銷商,稱其不提供車輛合格證,致使車管所不能辦理上 牌手續,使購車者陷入有車不敢開、上路就違法的兩難處境。經調查,涉事經銷商于2014年11月29日—12月2日期間,共銷售未附帶車輛合格證的東風日 産汽車100輛,抵押合格證100張,貨值金額為1405萬元,其中,東風日産廠家滯留抵押合格證24張,貨值金額為463萬餘元。經銷商將100輛車的 銷售款挪用進行投資,直至企業破産倒閉也沒有為車主贖回合格證。

  無獨有偶,中消協發佈的《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産品投訴統計分析》顯示,去年8月24日,湖北省71名消費者半年前在十堰市鑫磊順工貿有限公司全款購買的海馬汽車(5.85, -0.08, -1.35%)一 直未拿到合格證。十堰市消委會經調查了解,該公司經理葉某將71份車輛合格證抵押銀行借貸,由於資金鏈斷裂,導致71位車主無法上牌,新車變“黑車”,車 主多次陳情無果。十堰市公安機關對經銷商法人代表葉某實施了強制措施,後由新成立的十堰紫宸工貿有限公司繼續經營海馬汽車,最終贖回71份車輛合格證。

  去年3月31日,消費者師先生在玉溪力帆越達4S店購買汽車後,該店一直不提供合格證。後經玉溪市高新區消協調解,雙方達成一致並簽訂調解協議 書。力帆越達4S店承諾于2015年4月12日前為消費者提供車輛合格證,並辦理相關車輛落戶手續。2015年4月13日,消費者按約定時間找力帆越達 4S店辦理車輛落戶手續時,發現4S店已人去樓空。玉溪市消費者協會隨即展開專項維權工作。通過市消協兩個月的努力,重慶力帆汽車銷售公司先後移交22份 車輛合格證。

  律師:生産廠商對汽車經銷商應盡到管控義務

  車輛合格證是機動車生産企業開具的證明車輛合格的法定文件,是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的證明,對於購車的消費者來説,汽車合格證是辦理機動車註冊登 記、投保、登出等手續時必須提交的法定證明文件之一。沒有合格證,就不能辦理汽車牌照,也無法上保險。當一輛車從出廠到交付到經銷商手中,合格證是必備的 隨車文件。

  “每家4S店去生産廠家提車很難一下全部付清車款,所以經銷商往往會把新車合格證拿去銀行抵押,以此來緩解資金緊張的問題,這是現在大部分4S 店的做法。”張德志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具體的做法是,汽車生産廠家、經銷商與金融機構簽訂協議,由金融機構向經銷商發放貸款或簽發金融機構承兌匯票付 款給生産廠家用於採購汽車,金融機構則要求生産廠家將汽車合格證給其持有,經銷商賣出車後去銀行解除抵押贖回車輛合格證。

  “如果因汽車經銷商挪用消費者購車款或者資金鏈斷裂而不能贖回合格證,消費者正常上牌照等權利就無法實現。”張德志説。

  上海通用汽車客戶關係經理張宇仁(音)表示,生産廠家與經銷商是合作夥伴關係,由於經銷商已經獲得了車輛的産權,所以廠家無法對經銷商用合格證作抵押的行為進行干涉。但他們表示,可以從政策手段上給經銷商一定的壓力。寶馬中國售後服務副總裁展飛認為,抵押合格證是個別經銷商的行為,他們將考慮把客戶對經銷商的投訴也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上海大眾則要求經銷商交付車輛的時候要將各種證件一同交付,一旦發生客戶投訴,也會有相應的處罰規定。

  不過,張德志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抵押合格證的行為既有經銷商的個人行為,也有生産廠家直接參與其中,與銀行或擔保公司等貸款機構以及經銷商簽訂三方協議,經銷商因資金鏈斷裂跑路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中消協律師團成員王惠娟看來,生産廠家應盡到管控義務,保證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獲得合格證。“生産企業對經銷商具有管控的義務,應當保證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向消費者交付合格證。”

  中消協正在著手研究汽車合格證訴訟問題

  雖然汽車“三包”明文規定,經銷商需明示並交付合格證、産品使用説明書、三包憑證、維修保養手冊等隨車文件,但因違反汽車“三包”規定的最高懲罰額度只有3萬元,違法成本如此低廉,最終受害者是無辜的消費者。

  中消協副秘書長董祝禮表示,關於合格證抵押的消費者投訴不能合理地解決,將制約汽車行業的發展。購車獲得合格證是消費者的首要權利,向消費者提供合格證則是生産企業與經銷商首要履行的義務。任何經營者之間的債務糾紛等均不能成為損害汽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理由。

  據悉,中消協已經對車輛合格證抵押問題産生的根源、性質、危害進行了梳理,督促汽車生産廠家加強對汽車經銷商的監管,同時做好合格證交付流程的管 控,確保消費者按時拿到車輛合格證。張德志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按照計劃,中消協正著手汽車合格證訴訟問題的研究,“中消協及地方消協已經處理了多批汽 車合格證抵押問題的投訴,有的已依法支援消費者訴訟。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法院的判決對消費者有利。”

  為此,中消協還提醒消費者在購車時應仔細查看購買車輛的合格證,比對一下合格證上的車架號和發動機號。應與經銷商書面詳細約定交付合格證的具體時間、逾期交付的違約責任及意外損失的賠償條款等,以便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張德志透露,中消協約談多家汽車生産企業目的在於督促汽車生産廠家加強對汽車經銷商的監管,同時做好合格證交付流程的管控,確保消費者按時拿到車輛合格證。對於合格證問題嚴重的經營者,中消協將通過向大眾傳媒披露的方式,提示消費者購買風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