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高端品牌競“挖角” 國內車企忙“升遷”

發佈時間:2015-02-11 09: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吳鵬亮  責任編輯:岳雅風

  整個汽車行業都在面臨“轉型還是堅持”的選擇,歲末年初這一輪車企密集人事變動正是對現實狀況的一種折射。雖然中國車市已經風光不再,但曾經成功的履歷還是一個不錯的“敲門磚”。

  從去年12月份至今年1月份的兩個月時間裏,寶馬、大眾、奧迪以及長安、比亞迪等國內多家車企均對高層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粗略統計20余位高管將在2015年出現在新崗位上。

  寶馬:補齊職位空缺

  華晨寶馬成為近期招募高管人才的“大戶”,管理團隊調整基本完畢。近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佈,原大眾(中國)副總裁楊美虹前往華晨寶馬,擔任公共關係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彌補孫瑋在去年調往寶馬中國之後的職位空缺。更早之前,華晨寶馬還吸引來原東風標致市場部部長吳少革的加盟,擔任華晨寶馬市場副總裁。

  在向擁有豐富汽車行業經驗的高管伸出“橄欖枝”的同時,寶馬內部的調整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原寶馬集團亞洲區政府和對外事務總監吳燕彥將前往慕尼黑專注政府事務;而高樂接替萬博瑞擔任華晨寶馬行銷高級副總裁,萬博瑞則升任德國市場行銷高級副總裁。

  大眾:遭遇人才流失

  與華晨寶馬“招兵買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眾汽車則在此輪人事變動中流失最為嚴重,已經有多位總監級別以上的高層選擇出走。

  除楊美虹轉投華晨寶馬以外,大眾汽車品牌總監馬靜華近日加入了美國BG公司,擔任該公司中國區市場部副總裁。同時,大眾汽車品牌市場與公關總監吳國淳也選擇了離開大眾汽車。外界分析,由於大眾汽車面臨風波不斷,近期人事變動或與內部溝通不夠順暢有關。

  而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兩大品牌也在2014年末對外宣佈了人事調整,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環境。任思明接替薄石出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而薄石則返回德國任奧迪公司副總裁負責歐洲銷售事務,這兩人基本屬於職位上的互換。而保時捷中國公關總監彭明山則從2月1日起擔任阿斯頓·馬丁(中國)總裁。

  長安:自主高管獲升遷

  與豪華品牌之間的人員流動不同,國內汽車集團高層並沒有出現太多跨企業“跳槽”,人員流動多在企業內部展開。自12月12日至今,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長安集團高層進行了大換血。由於近幾年業績表現出色,長安汽車高管也獲得了升遷機會。

  鄒文超卸任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總裁,並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任總裁助理之後,張寶林升任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總裁,而黨委書記、副總裁朱華榮則接替張寶林擔任長安汽車總裁一職。而原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資本運營部主任周治平將前往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任黨委書記一職。

  另外,況錦文、王金海、羅明剛、何朝兵等長安馬自達和長安福特高層也相繼進行調整。記者注意到,羅明剛卸任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職位後,該職位改由長安汽車另一位副總裁何朝兵兼任,而羅明剛仍然擔任長安汽車副總裁職位。

  另謀:智慧業務受青睞

  有人選擇面臨升遷,也有人選擇迎接挑戰,推動汽車行業變革,於是還有不少車企高管選擇向網際網路企業流動。

  在吉利收購沃爾沃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沈暉辭去了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的職位,選擇進入了車聯網企業——博泰工作,重點負責智慧汽車業務。沈暉認為,“自主品牌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方面很難實現‘彎道超車’,卻能夠將網際網路應用做得很接地氣。”沈暉轉投博泰之後希望在智慧汽車、車聯網、消費電子、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有更加快速的發展。

  而樂視自去年底拋出“See計劃”,並宣佈進軍汽車産業之後,便一直在招兵買馬。1月5日,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呂徵宇重新回到公眾視野,他選擇加入樂視,出任樂視造車中國負責人。與沈暉和呂徵宇有些類似,日産北美行銷負責人楊嵩也于去年年底離職,並宣佈投入網際網路浪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