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董揚:電動車50萬輛目標會在2016年實現

發佈時間:2014-12-31 08:30:15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範文清 戴瑞英  責任編輯:岳雅風

  作為中國電動車百人會重要成員單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承擔了“百人會”八大課題中的兩個,一年來,針對新能源汽車産業化過程中的各種爭議話題,中汽協從沒有沉默。

  今年年初,敢於直言的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在個人部落格中,鮮明地反對北京將插電式混動拒之門外的做法,掀起了一場有關新能源汽車地方目錄是否應該存在的大討論。此後,在每月中汽協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熱點問題,董揚都會做出回應。

  12月23日,這位經常在汽車業發表尖銳看法的“話題人物”,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專訪。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董揚的觀點依然明確,他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還遠沒到切蛋糕的時候,一切試錯都有可能發生。

  《21世紀》:作為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成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承擔的課題是什麼?在1月13日的論壇上有沒有成果發佈?

  董揚:我們承擔了兩個課題。一個是有關動力電池的現狀及未來發展。事實上,中汽協已經倡議成立了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主要由9家國資企業組成,註冊資本5億元,動力電池的課題主要以該研究院為主開展工作。

  還有一個課題是對不同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分析。我們特別想弄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三大類型的新能源汽車,每一種技術路線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怎樣 的投入,節油減碳的效果如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除汽車本身以外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要求,這些方面我們要進行分析。

  節能新能源 汽車是一個産業化要求很強的工作,所以投入産出比非常重要。比如,現在有試點城市推廣電動汽車,那麼它的節油減碳效果到底好不好?我認為不好。因為推廣1 萬輛純電動車來代替國Ⅳ國Ⅴ的汽油車,還不如淘汰100輛黃標車、農用車的效果好。所以,如果單從減少當地PM2.5的排放角度講,效果最好的可能不是電 動車的推廣,而是儘快淘汰農用車、黃標車。

  那我們進行城市試點有什麼用?主要是面向未來,它對中國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和商業模式的探索有重大意義。但是電動汽車還遠不到切蛋糕的時候。

  這 個課題還有一個內容就是我們要分析清楚新能源汽車發展將來會涉及到哪些技術。比如純電動汽車,除了電池之外,還包括動力轉向、空調、制動系統等。而插電式 混動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都是高水準産品,需要我們自己掌握和控制。比亞迪的王傳福説過,“如果發動機和變速器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做不好混合動 力”,他的這一説法是對的。

  還有節能汽車,現在有很多新技術,這些技術將來投放在市場上,比如百公里油耗可節約0.5升,成本提升一兩千元,市場可以接受;但如果成本提高一兩萬元,市場就不接受,所以技術成本與市場化之間的關係如何平衡,需要研究。

  《21世紀》:目前來看,您認為哪條路線更適合在中國發展?

  董 揚:目前很難説未來哪條路線會完全替代燃油,很多問題都在研究中。比如,今年我們可能得到一個印象,認為明年的燃料電池將取得重大進展,但有可能明年年底 發現插電式混動如果選好了也很好用,後年又發現純電動作為第二輛車在市場上也表現得很好。所以現在還不能選擇出準確的技術路線。

  實 際上我們有兩個建議。第一是建議政府在技術路線上要選擇中立;第二是建議企業要進行多方探索。企業的工作我認為分兩個層面。企業在産品推出上可以有所選 擇,比如通用選擇了Volt增程式,日産選擇純電動,豐田選擇深混然後是燃料電池車等等,但是企業在內部研發上,其實各種産品都應該研究。

  這就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特色。它的大方向沒有錯,但技術在發展中,模式在變化中。而産品在沒有確定但又必須産業化的時候,它需要政府補助,企業也要貼錢,然後在規模增長、産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探索商業模式,發展技術。

  《21世紀》:現在電動車的準入標準有可能會被放寬,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也在開始籌備造電動車,您認為這些“鯰魚”進入後能真正推動電動車産業的發展麼?

  董 揚:大家都在期待鯰魚效應。我認為用新進者來促進已有汽車行業的發展是需要的,但是,在電動車領域,現有的大型車企仍應該充當主力,因為電動車説到底只是 汽車動力系統改變了,如果在安全、輕量化等其他基礎方面做不好,也不行。所以鯰魚是需要的,但鯰魚並不能代替其他魚。

  《21世紀》: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雖然增長很快,但距離2015年50萬輛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您如何看待這一差距?

  董 揚:我認為這個現象很正常。按照現在這樣的發展速度,即便2015年達不到50萬輛,到2016年基本上就能達到了。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有很多不確定的 地方,需要進行很多跨行業的合作,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在政府和全社會的努力,僅推遲一年就能實現數量目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不應該受到輿論的指責。

  《21世紀》:如果2016年我們達到50萬輛的目標,您認為哪一種電動車的佔比會最大?

  董 揚:我認為很有可能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因為在初期充電設施建設滯後、分佈不均衡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有很大彈性,適合這一階段的發展,所以它多用一些也 沒有什麼問題。而對於目前爭議的插電混動用電少用油多的現象,我認為這個問題關鍵是有沒有充電設備,如果充電設備跟上,插電混動的用電比例肯定會增加。

  《21世紀》: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開工電動車項目,大家的熱情很高,但市場銷量並不大,這會不會帶來産能過剩的問題?

  董揚:我們應該防止産能過剩。我認為電動汽車目前總體而言是投入階段,還不到收穫期。一家企業或地方政府的投入,可能最後收穫並不在這裡。所以我不贊成各地一哄而起。如果80個試點城市,就要建80家電動汽車整車廠,這肯定不正確。

  國家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如果每一個試點城市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本地的戰略性産業,那肯定有問題。所以在此,我也想提醒大家要客觀冷靜地看待這一問題,態度要端正一點,要出於公心而不是私心發展新能源汽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