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星期天

自主品牌“十一降”背後不少車主僅為"佔號"選擇

發佈時間:2014-08-25 01:2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關囡 陶妍妍 王芳冉  責任編輯:王凡

  自主品牌汽車“十一連降”的殘酷消息撲面而來。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2014年7月份數據顯示,自主品牌乘用車、轎車市場份額同比雙雙“十一連降”,分別降至34.6%和17.7%。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評論稱,中國品牌汽車已經到了危急時刻。在他看來,中國汽車“技術上依靠引進”的發展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應該由技術外源型發展轉變為創新引領型發展,全行業應該提高技術開發投入比例。

  但也有樂觀者認為,目前僅有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車陷入了危機,就算是國外品牌也會面臨這種狀況,例如大眾在美國也經歷過16個月的連續下降。

  不管目前是否到了危急時刻,自主品牌的集體銷量滑坡卻是不爭的事實。汽車業內分析,集體滑坡的原因既有國內汽車市場變化的因素,也有自主品牌自身發展戰略的掣肘。

  份額連跌

  在過去4年中,雖然中國的汽車市場産銷數量均保持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卻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分別為33.8%、31.3%、30.8%、29.9%。

  7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份額首度跌破20%,創下2009年以來的月度最低。今年前7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佔率下降了3.1個百分點,轎車的市佔率下降了5.4個百分點。

  而在自主品牌不斷走下坡的同時,國外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逐年上升。以歐係、美係、韓係為例,歐係車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20.8%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9.3%,美係車從2009年的11.2%升至14.8%,韓係車從2010年的9.2%升至10.4%。

  對於自主品牌汽車的表現“不給力”,處於銷售一線的經銷商們叫苦不迭,“我們這麼大個店一個月才賣幾十輛車,根本就談不上盈利。現在北京的奇瑞經銷商都已經關了好幾家了,我們之前銷售人員就有20多個,現在只剩下兩個了。”8月16日,北京華鑫豐盛奇瑞4S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稱。記者也走訪了北京的其他自主品牌4S店,多數店面都很冷清。

  內憂外患

  對於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現狀,8月19日,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內憂外患,但細説起來又複雜得很。”

  賈新光分析,“從外部因素看,主要是因為國內汽車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很多外資品牌的老平臺産品或合資自主産品價格都在向低價位下探。”以7月16日上市的東風日産合資自主品牌啟辰R30為例,其價位已經下探到3.99萬元,進一步擠壓了自主品牌原來賴以生存的低價市場空間。

  “其次,外資品牌渠道下沉,戰略西進,不斷挺進四五六線城市,對自主品牌市場構成威脅;另外,多個大城市限購,使自主品牌銷售受到極大的衝擊。以北京為例,消費者首先只有交夠了5年的社保,才能夠有資格搖號,中簽的幾率不足1%。如此來之不易的車號,鮮有消費者會買低價位的車型。”賈新光稱。

  “有不少車主是為了‘佔號’才會選擇買幾萬元價位的車。”北京一家自主品牌4S店的工作人員感慨。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了限購限行行列,徘徊在中低端市場的自主品牌備感壓力。

  “而從內部因素來看,自主品牌汽車也有不少源於自身的問題:過於依賴逆向開發忽視了自主研發能力,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急速擴展,規模制勝,忽視了體系能力建設;急於向上走,向高端發展,忽視了品牌短板的制約;認為‘多生孩子好打仗’,造成産品線過多過雜,而資源有限,難以支撐;粗放的品牌傳播,造成品牌低端化。”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分析。

  技術攻克

  7月份自主車企遭遇了史上最艱難的時期,伴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以及年底經銷商放量促銷,自主車企接下來的情況可能會有所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品牌整體不景氣的時候,也有少數依然堅挺的品牌。在國內的暢銷車企前十名的排行榜中,長安汽車進入乘用車銷量排行前十,今年7月,長安汽車銷售乘用車4.54萬輛,同比增幅高達83.1%,排行第二。

  同時,上汽通用五菱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同比增長65.6%至5.81萬輛,穩居榜首。奇瑞汽車也同比增長17.3%至2.97萬輛,排名第四。

  而長城、吉利和比亞迪銷量領跌,拖累自主品牌整體增長,三者的跌幅分別為20.7%、14.5%、38.6%。其中,長城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轎車的大幅下滑,長城汽車目前已經基本放棄轎車業務,而吉利則是因為處於“一個吉利”的戰略整合,從而導致銷量下滑,比亞迪仍然在二次創業的蓄勢待發中。

  對於長安為何可以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時候保持強勁的競爭力,北京新興翔閱長安4S店一位銷售主管一語道破:“長城的研發投資比較大,每年都會推出兩款新車型。車型多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就大,自然競爭力也會隨之上升。”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也是自主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的過程。現在有近30家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以7月銷售數據來看,前十家中,有4家下降,6家大幅度增長,自主品牌之間也出現了不小的分化。目前,國內汽車行業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汽車是一個需要長期技術積累的行業,應從國家層面制定長遠規劃,讓自主品牌汽車集中力量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這也是自主品牌汽車突圍的關鍵之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