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當前的表現,與四年前的規劃有關。”5月18日,浙江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6中國汽車新創峰 會”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吉利下一步要繼續快速增長,研發上不能鬆懈,今年吉利將在研發上投入80多億元。
近年來,吉利成為自主車企的一匹“黑馬”。據吉利汽車5月5日發佈的4月銷量業績顯示,今年4月,吉利銷售汽車44590輛,同比增長約12%,跑贏大盤。當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3%,自主品牌乘用車整體增長率為8.7%。
不過,安聰慧認為,吉利目前僅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自主品牌的生存環境依然艱辛。對吉利而言,除了繼續保住“向上”態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單款車的整體銷量。對此,吉利計劃通過迭代升級,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明星産品。
全係打造明星車
“吉利還沒有進入到大規模的産品爆發階段,從今年開始,吉利每年要推出3-4款全新車型,力爭將它們都打造成明星車。”安聰慧説,吉利的目標是,將每一款車打造成年銷規模幾十萬輛,能與主流合資車企對抗的車型。
與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等車型相比,無論是遠景、帝豪還是博瑞,吉利目前還沒有一款明星車型能在全球市場有影響力。在安聰慧看來,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産品要堅持迭代升級。
“卡羅拉做了十代,實現2000多萬輛銷量;索納塔做了九代,實現年銷幾十萬輛。”安聰慧希望,吉利未來的産品規劃能堅持走卡羅拉、索納塔等明星車型的産品路徑。
在吉利未來的産品規劃中,從A0、A、A 到B級,每個級別都有轎車和SUV。目前,吉利已經規劃了A級車帝豪、B級車博瑞、A級SUV博越。接下來,吉利將繼續開闢A0級SUV、B級SUV以及A0級和A00級細分市場的明星車型。
事實上,吉利當前的成功與三年前的規劃不無關係。“今年,吉利在研發上要投入80多億元。”安聰慧説,現在吉利所有的研發投入,都是為了三年以後的産品。
未來吉利將形成四大平臺,包括CMA基礎架構,主要針對A級和B級車; FE平臺,目前在該平臺基礎上,已經開發了帝豪、新帝豪、帝豪GS;開發了B級車博瑞的KC平臺;開發了SUV博越的NL平臺;以及未來的全新小型車平臺。小型車平臺開發的産品將替代熊貓和金剛。此外,吉利還將進入MPV細分市場。
隨著平臺和産品佈局的完成,吉利計劃2020年實現200萬輛銷售目標(不包括沃爾沃在內),其中國內160萬輛,海外40萬輛。
不過,在海外市場,吉利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去年,吉利在海外市場出現大幅下降,吉利出口量僅為2.57萬輛,同比下降56.9%。安聰慧認為,這主要是受俄羅斯、烏克蘭以及南美洲等出口市場不明朗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表現疲弱的影響。
安聰慧透露,吉利已經調整了海外戰略,現階段吉利將把重點放到國內車市,然後通過最新産品,逐步進入發達國家的成熟汽車市場。“進入國際主流市場,是一個系 統工程,僅憑一兩款車是不能有持久的競爭力並成功在當地形成規模和口碑的。自主品牌不能把海外市場作為試驗場,而是要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安聰慧説。
自主成功要遵循“水桶效應”
近年來,多數自主車企都在轉型,尋求向上突破之路。但事實是,大部分自主車企的成功,僅停留在SUV層面,在轎車市場,自主品牌鮮有收穫。
“的確,自主品牌在轎車上成功的難度更高。”安聰慧認為,只有轎車做好,SUV才能做好,因為前者的競爭更激烈。“相同的造車成本,SUV的定價可以高於轎車,這説明,在轎車領域取得成功難度更大。”
但要做好轎車,關鍵還是要靠産品品質。“只有品質上去了,才能將品牌提上去。”安聰慧認為,雖然近年來吉利在行銷上風風火火,但行銷對銷量只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産品品質為基礎,光靠行銷造勢,是沒有用的。
汽車行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即便在同一平臺開發一款全新車型,也需要三年時間,而全新平臺則需要5年。所以,安聰慧認為,自主品牌絕對不能浮躁,而是要腳踏實地,才有可能成功。
與單車型動輒月銷上萬輛的合資車企相比,自主品牌往往靠車型數量取勝,二三十萬輛的銷量規模,車型卻有六七款。這也導致自主品牌缺乏規模效應,成本沒有競爭力,車型太多,很多成為“雞肋”。
自 主車企急於求大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吉利也曾浮躁過。”安聰慧坦言,2007年吉利第一次轉型,提出2020年實現200萬輛目標。為了提升品牌 形象且迅速擴大規模,吉利將“吉利牌”作為母品牌,旗下推出了帝豪、全球鷹和英倫三個品牌,但最終三個品牌旗下成功的車型並不多,並未實現預期增長。 2010年,吉利開始二次轉型,集中資源打造“一個吉利”和精品車型。
除此之外,安聰慧認為自主品牌要獲得市場認可,沒有捷徑可走,關鍵還是要靠品質。而品質的打造要依靠系統性的“水桶效應”,從造型設計、研發工程製造採購到銷售體系,每個環節都影響最終品質。所以,自主品牌唯有在各個環節對標甚至超越合資車企,未來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