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道,德國大眾汽車和日本鈴木汽車日前達成一致,雙方之前失敗的合作關係正式終止,鈴木也將為大眾支付一定的賠償。
六年多“孽緣”完結
上周,鈴木對媒體表示,已經與大眾就“分手”事宜取得一致,按照英國倫敦國際商務仲裁院(Commerc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的裁定,兩家公司之間的資本及業務合作關係畫上句號。
2015年8月29日,英國倫敦國際商務仲裁院經過長達三年半的研判,確認大眾應當放棄所持有的鈴木股權,解除兩家公司“不成功的”聯盟協定。9月17日,鈴木正式回購大眾所持其19.89%股權(1.2277億股),按照9月16日股票收盤價3,842.50日元,總價值為4,717.4億日元,約合39億美元。
不過,這39億美元回購股權費用只是“分手費”的一部分,英國倫敦國際商務仲裁院去年8月不僅確認雙方關係是“失敗的”,還裁定大眾有權力向鈴木索賠,因後者未按照盟約協定為車輛採用大眾柴油發動機。
本次鈴木還透露,將支付“一定金額”的賠償金給大眾,而大眾則將撤銷針對鈴木的索償起訴。鈴木沒有給出具體的賠償金額,但是強調對本財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財務業績“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加上回購股權的費用,鈴木的“分手費”可能達到40億美元甚至更高。而2015年第二季度大眾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9%至34.92億歐元,按當時匯率折合39.2億美元,這意味著鈴木支付的金額幾乎相當於大眾一個季度的營業利潤水準。
兩家公司2009年底結盟,2011年初陷入口角,“婚姻”總共維持了不到6年半,其中紛爭歷時近5年。業界認為,大眾之所以變得如此“好説話”,同“尾氣門”醜聞導致高層換血,並且無暇旁騖密切相關。
回顧大眾-鈴木紛爭
大眾和鈴木于2009年12月結成交叉持股聯盟,欲從資金和技術交流層面開展合作。當時大眾以17億歐元(當時折合約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19.89%的鈴木股權,而鈴木也斥資7.7億歐元持有大眾1.5%的股權。雙方希望相互取長補短。大眾看中了鈴木作為小型車專家的優勢,以及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而鈴木希望從大眾獲得柴油發動機等技術。
從2011年3月開始,大眾和鈴木關係逐漸惡化,陷入口角對抗之中。當時大眾在出臺的報告中稱可對鈴木的“財務及運營方針起到重大影響”,將鈴木視為“聯營公司”,因而遭到鈴木方面的抗議。
2011年9月11日,大眾指責鈴木從其他製造商(菲亞特)處採購柴油發動機從而違反了協議。次日鈴木修反駁“違約”説法,並抱怨大眾在鈴木經營方面過分干預,侵害了鈴木的獨立性。
9月12日,鈴木汽車宣佈計劃終止與大眾之間的聯盟,並要求大眾出售所持鈴木股份。而大眾方面仍無跡象表明將同意解除合作關係。
在與鈴木汽車之間的聯盟瀕臨解體的情況下,大眾集團考慮並購鈴木汽車,來維繫雙方的合作。2011年9月18日,德國《明鏡週刊》(DerSpiegel)援引一位匿名大眾高管言論稱:“不排除大眾並購鈴木的可能性。”結果大眾方面的構想被作為惡意收購,乃至無果而終。
10月中旬,大眾依然堅持拒絕放棄所持鈴木股權,並數次主動“搖橄欖枝”,均未使鈴木方面回心轉意。
10月底,在發佈第三季度財報期間,大眾汽車聲稱鈴木不再是盟友,推翻了之前竭力阻止聯盟關係惡化的言論。其表示:“對鈴木汽車施加顯著影響的機會當前已經蕩然無存。”同時補充指出已經將鈴木列為“其他股份”分類。
2011年11月24日,鈴木汽車宣佈開始申請仲裁,以解散其與大眾汽車的聯盟,要求大眾汽車售出所持有的鈴木股份,並單方面宣佈聯盟解體。
鈴木汽車2012年7月宣稱,有把握終止同大眾汽車的合作關係,收回後者目前拒絕放棄的鈴木股權。由知情人士披露的消息看,關於雙方紛爭的仲裁結果,明年第一季度或可見分曉。
7月鈴木在日本濱松舉行年度股東大會,鈴木執行副總裁康仁原山(Yasuhito Harayama)表示:“同大眾汽車的協議已經失效。因此,大眾不再具備持有鈴木股權的合法依據。我們正在英國請求仲裁收回這些股權。我們有信心最終等到好消息。”
2012年10月,菲亞特表示考慮加強同鈴木之間的關聯,此舉可能加劇菲亞特和大眾的紛爭,之前大眾曾因拋出收購菲亞特旗下阿爾法·羅密歐的言論而惹怒菲亞特高層,甚至一度引起菲亞特大眾高管在巴黎車展“決鬥”的傳聞。
2015年8月29日,英國倫敦國際商務仲裁院給出裁定結果,認為大眾應放棄鈴木股權。兩家公司均對仲裁表示贊同。
2015年9月17日,鈴木回購大眾所持股權。
2016年2月11日,鈴木宣佈同大眾就賠償等問題達成一致,雙方合作關係最終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