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近日表示,“未來汽車屬於矽谷”的假設,證明我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相比科技公司稍顯勢弱。事實證明,比爾·福特並沒有在開玩笑。目前,汽車行業圍繞自動駕駛已經發生諸多變化。以谷歌為首的科技企業正發力汽車自動駕駛領域。
就目前來講,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並不打算建立工廠來生産汽車,而主要依賴於其自主研發的軟體。這些科技公司沒有忙於整車的製造,進而傳統汽車製造商的主導地位還沒有産生傾斜。
汽車製造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其中包含金屬加工以及整車組裝等,本身是一個高度演變的過程。汽車公司還整合了數百萬的代碼,這些代碼控制了從無線電到雷達感測器所有功能的實現。
“所有汽車製造上的複雜性是許多網際網路公司進入汽車行業的難題”,Google機器人公司前負責人、現任豐田研究所首席技術官詹姆斯·庫夫納(James Kuffner)表示,“儘管風險資本家告訴你收益巨大,但製造一輛汽車是非常困難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裏·佩奇(Larry Page)今年早些時候在私下討論時表示,他對公司進展緩慢的自動駕駛項目感到憂心。雖然谷歌早于其他科技公司進入自動駕駛領域,但自動駕駛項目一直困擾著谷歌的業務模式。
相比科技公司,整車製造企業也不甘落後,正逐漸採取一系列措施向自動駕駛靠攏。汽車製造商正投資數十億美元來開發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目前,整車製造商已經實現車輛的半自動駕駛功能,包含自動制動技術和車道保持技術等。
未達成的聯盟
如果像手機等電子消費類産品一樣,整車製造企業也走向代工,就會在其他尖端科技技術的籠罩下逐漸走向低利潤。比爾·福特表示:“我們不想陷入這種境地,而且,我們最終也不會這樣。”
這並不表明汽車公司沒有嘗試與矽谷的合作。沃爾沃汽車向Uber科技公司提供SUV,用於在匹茲堡測試無人駕駛計程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向Google提供100輛汽車,用於改造成自動駕駛汽車進行相關測試。這些合作預示著更大聯盟的産生。
“最終,老牌整車製造企業和汽車行業的闖入者們需要聚集在一起,”德勤諮詢斯考特·科爾文(Scott Corwin)表示,“沒有一家公司有資源能夠將所有零散的東西整合在一起。”
擔心與貪心
目前,兩個行業均相互持懷疑態度。任何一方都希望能夠憑藉自己所擁有的技術來主導無人駕駛,並獲得回報。大眾、豐田、通用以及福特等大型跨國汽車集團都與技術巨頭如谷歌、蘋果等公司進行了廣泛的會談,但雙方都未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來共用這一權利。
“二者互相觀望,帶著擔心和貪心的眼神”,普華永道諮詢公司汽車戰略執行顧問埃文·赫希(Evan Hirsh)説,“他們還不夠深入理解彼此。”
科技公司相信,如果他們能獲得車輛性能數據,他們就能實現更為高效的製造。如此一來,就可提高汽車製造業的利潤率。但汽車製造企業目前控制著這些數據,不太可能與競爭對手一起共用。
然而,沒有任何一家單獨的公司在汽車上擁有完全的自主性,麥格納國際首席技術官Swamy Kotagiri表示。汽車製造商可能會控制安全系統,而科技公司將處理“富有樂趣、便利和舒適的數據”,如蘋果CarPlay儀錶板資訊娛樂系統。
人才招攬
汽車製造商目前在軟體工程師的人才引進上存在短板。據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ary Shapiro所説,科技技術現在佔到了汽車一半左右的成本。但要引導技術人才離開矽谷並不容易。
赫希説:“與任何汽車製造商或供應商談話,他們都會告訴你,其自身缺乏軟體開發能力。”
而汽車公司正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通用汽車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微型無人駕駛汽車公司Cruise Automation,以幫助汽車製造商吸引人才,通用CEO瑪麗·芭拉(Mary Barra)上個月在底特律表示。與此同時,通用和福特正擴大其矽谷實驗室,但他們在科技界的聲望仍然處於落後地位。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正努力地將底特律地區開發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中心。目前,底特律地區建立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軌道和研發設施。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