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2月啟動第一次商業車險改革工作以來,車險市場迎來可喜局面。6月9日,保監會正式發佈《關於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通過市場化手段進一步降低商業車險費率水準,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
“此舉意味著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再次向前邁進一步,有良好駕駛習慣的消費者將得到更多的實惠。”一位險企管理層人士説。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對於競爭能力較弱、市場份額不大的中小財險公司而言,則面臨更大的挑戰。
險企自主定價權更大
據了解,本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保險公司定價系數的浮動範圍更廣,即在全國範圍內擴大保險公司自主費率調整系數的下浮空間,並在費用率特別高的地區進一步擴大其下浮空間。
按照車險費率計算公式,一次商車費改後的商業車險保費=[基準純風險保費/(1—附加費用率)]×費率調整系數,費率調整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部分地區費率調整系數還引入交通違法記錄系數)。其中,保險公司通過“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獲得部分自主定價權。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多有不同,此次改革並未執行“一刀切”的方案,而是在綜合考慮各地車險市場現狀等因素,因地施策。具體來看,在深圳保監局轄區內,自主核保系數可在[0.70-1.25]範圍內使用,自主渠道系數可在[0.70-1.25]範圍內使用;在河北、天津等保監局轄區內,自主核保系數可在[0.75-1.15]範圍內使用,自主渠道系數可在[0.75-1.15]範圍內使用。
“這次改革最大的特點是按照市場的風險來區別定價,放鬆了過去定價的統一性,通過定價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讓消費者逐漸養成安全駕駛、謹慎駕駛的習慣。同時,自主定價權也提高了保險公司開發新産品的積極性,讓市場更健康更活躍。”一位保險界人士説。
個人保費有望下降
“商車費改的主要目的是擴大保險公司商業車險定價自主權,積極推動車險市場活躍度,讓消費者拿到更多的實惠。對消費者來説,如果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在下一年投保時就有可能享受到更大的價格優惠。從而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讓車險産品發揮更大的社會保障職能。”平安産險石家莊中心支公司理賠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有良好駕駛習慣和安全記錄的車主在一家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投保,保費有望下浮20%左右。
商業車險改革全面實施近一年來,車均保費較改革前下降5.3%,顯著提高了消費者獲得感。前一階段改革試點工作完成後,大部分地區駕駛習慣良好的低風險車主享受商業車險最低折扣率已由改革前的0.7下調到0.4335。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後,根據前期行業測算,最低折扣率有望進一步下調至0.3825甚至低至0.3375。
最低折扣率下調一方面讓公司獲得更大的定價權,另一方面新規也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競爭的火花,倒逼保險公司提升承保、理賠等環節。“對消費者來説,也意味著將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上述保險界人士説。
中小險企需找準定位
“但是對於市場份額較小的中小險企來説,險企定價權進一步放開後,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位險企管理層人士説,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規律,在商車改革過程中,市場將逐步發揮作用。面對競爭壓力,中小險企費用成本相對居高,整體盈利狀況不是很好,未來需要選擇大公司關注度不夠、發展能力水準不強的領域發展,找準市場定位,做專、做細、做精。
事實上,大公司近年來也出現了保費增長乏力、盈利困難的現象;而一些中小公司的努力付出已經得到回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末,車險綜合費用率(綜合費用率=本期綜合費用÷本期自留保費×100%)在40%以下的保險公司共有13家,中小財險公司超過半數。其中,國元農業、陽光農業、長江、鑫安等公司的費用率低於40%,實現了車險承保盈利∩見,無論是大而全,還是小而美,能力是關鍵。
採訪中,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擴大險企自主定價權激發了行業發展創新的活力與動力,但也出現了一些保險公司車險費率擬定不合規的現象。2016年,針對部分保險公司在費率厘定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保監會累計下發181份監管提示函,77份質詢函,39份監管函,責令39家次保險公司在相關地區停止使用商業車險産品並及時修改,而上述産品監管措施約覆蓋全國經營車險省級保險機構數量的30%。
據悉,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強保險公司車險綜合成本率、綜合費用率、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率等指標的回溯分析,打擊市場違規套費等各種違法違規問題,積極推進治理車險“理賠難”。這也體現了監管層“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監管思路。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