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車價、出險率……傳統車輛保險定價模式中,“從車”因素(與車輛相關)的參考權重往往更高。但隨著我國保險費率向市場化邁進,以及大數據不斷與傳統行業融合,未來車險中“從人”因素(與人相關)將被深入挖掘,根據駕駛員、車輛等綜合因素得出的“車險分”或將使不同客戶的保費金額差異明顯。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車險行業,只有14家公司車險承保盈利,41家虧損的公司虧損總額達到63億元,行業虧損比例達到75%。精準定價能力的缺失,是部分車險公司面臨困境的原因之一。
“傳統保險業的數據分析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經歷‘簡單但粗獷’到‘複雜但低效’階段,下一步亟待向簡單高效轉變。”中國人保財險總核保師方仲友説,“實際上,這類數據行業在美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美國為例,車險領域數據處理、服務已形成“分工明確”的細分領域。上游信用數據提供商和車聯網服務商將數據提供給FICO、LexisNexis(律商聯訊)等數據服務商,最終由服務商將分析數據(“車險分”)提供給保險公司用於行銷、核保、精準定價等。
太平財險副總經理戴曙燕表示,目前國內車險定價更多考慮“從車”資訊,比如車型、車齡、配置、車輛是否有“出險”等。但基於駕駛者的風險評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類數據是國內很多保險公司缺乏的。
前不久,螞蟻金服旗下保險數據科技實驗室宣佈向國內保險行業開放首個“車險分”平臺。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得出的分值或將決定未來客戶的保費。目前人保産險、陽光産險等9家保險公司已經與螞蟻“車險分”達成了合作。
據介紹,“車險分” 將通過職業特性、身份特質、信用歷史、消費習慣、駕駛習慣、穩定水準等六個維度海量數據的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應用,提升保險定價的公平性和效率。
據保險數據科技實驗室技術團隊介紹,基於螞蟻積累的用戶畫像數據和保險公司積累的車險理賠數據,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目前數據處理能力可達千億級樣本和百億級特徵挖掘。
“現在推出的‘車險分’數值區間設定為300-700之間,原則上信用分越高,用戶的保費越低。”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副總裁李冠如説,“通過用戶授權查詢後,直觀的數據在‘B端’能夠讓保險公司的行銷、核保、精準定價更加簡單高效;‘C端’可以促進用戶獲得定價公平的保險服務,未來甚至可以提供風險優化建議等。”
“保險費率邁向市場化背景,大數據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將帶來更差異化但更公正透明的定價。”螞蟻金服副總裁尹銘説。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