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實現未來的鳳凰涅槃,不僅要整車企業提升實力,也應將焦點聚于零部件産業中。
自主品牌還在苦苦掙扎之時,近日,華晨汽車卻有個消息讓人眼前一亮,那就是義大利政府方面對外透露,華晨汽車打算在義大利投資建立一家整車廠。
從媒體報道的消息源來看,華晨汽車應該確實有想法。不然,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怎麼會主動談起,在義大利政府訪華期間,已經和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建立起接觸機制,後者希望在義大利建廠製造車輛。
其實,自主車企走出國門,尤其是走進汽車市場如此發達的西歐市場是好消息。現在由於沒有該項目的具體資訊,無法作出具體的評價。不過,如果按現在自主品牌實力來看,過早進入西歐市場,難度還是相當大。
不用説在歐係大本營與歐係車直接競爭,先以我國市場來看,在包括歐係車一系列組合拳的打擊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經連續下滑了11個月,30多個品牌的市佔率不如一家大眾。
其實,向發達市場進攻,一旦能站穩腳跟,將會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不過,要實現這一步,要突破兩個關鍵環節,或者説要打好兩大基礎。
一方面,當然是要整車企業做好本職工作,也就是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內容。其實,華晨有這個打算,也得益於最近幾年與寶馬的良好合作,實現了“市場換技術”的突破。今年,華晨已經實現了寶馬N20發動機的自主生産。並且,寶馬在華晨下一代車型的設計、開發,以及生産、管理流程方面,都給予了十分大的幫助。這也讓華晨汽車對未來的市場充滿較高的期望。
再説回近段時間外界討論比較激烈的長城汽車,其H8的推遲銷售,説到底就是研發技術的不過關。所以,從整體上來説,自主品牌要突破,必須要在自身技術強大的基礎上,才能加速追趕步伐。
另一方面,要想實現真正飛躍,在整車背後的零部件産業就得強大。最近,在發改委啟動了車企反壟斷調查中,日係12家零部件便成為“出頭鳥”。
為何日係零部件會成為反壟斷的主要對象?一方面,確實其存在市場違規行為。另一方面,這也間接説明我國在零部件産業方面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
在去年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上,美國、日本以及德國入圍企業為25家、29家和21家,三國佔據了榜單的四分之三。反觀中國,僅有一家零部件企業入圍。這種狀況,比整車的差距更大。而這便是中國汽車産業的現狀。這也極大地制約整車企業的加速發展。
在政策層面,我國對零部件企業的合資比例並沒有直接的要求。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政府僅明確了整車廠的合資比例,對零部件的合資並沒有股比限制。而在2004年,更是直接取消了外商投資零部件的股比限制。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産品方面,比如輪轂、輪胎、玻璃等等。而如變速箱、底盤系統等含金量較高的部件基本只能依靠海外零部件公司。比如,國內自主品牌車型要搭載ESP系統,就很難繞開博世。
汽車工業資深專家陳光祖明確指出,從全球任何一個汽車強國發展歷程來看,零部件産業與整車發展地位是同等的。也就是説,沒有一個強大的零部件産業,也就沒有強大自主品牌。
在現在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要真正實現未來的鳳凰涅槃,不僅要整車企業提升實力,也應將焦點聚于零部件産業中,做好扎紮實實的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