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重慶獨立藝術空間——對話“喜瑪拉雅藝術空間”創始人劉景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31 14:15:53 | 出版社: 內蒙古日報社

 
英國現代舞大師馬修·霍金斯,環境舞蹈《退色》,2007。攝影:譚偉

  戴偉平:從2005年開始歷時四年,你將重慶九龍坡地下發電廠的廠房從廢墟逐步改造成藝術活動空間,將這個因地就勢造就的‘廢墟’稱為喜瑪拉雅美術館,在那裏都發生過什麼類型的藝術活動?另外‘喜瑪拉雅’這個名稱對於你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劉景活:喜瑪拉雅美術館年做了《李佔洋的照片》,環境舞蹈《退色》表演,《香港~深圳建築雙年展》分展場,《世界最美的報紙》展。以及一些音樂,電影,電視拍攝以及一些研討會,還有一些跨行業的交流活動。作為二戰的遺址,它的歷史時間滄桑感,和獨特的洞穴發電廠空間工業美感,會和當代藝術展覽交流形成強烈的反差。很符合中國文化所説的“造境”。一些國際重要的機構和傳媒的關注支援和參與也是其一大特點。藝術我認為是智慧品質的競爭。“喜瑪拉雅”這個名稱對我來説代表了一個藝術真實的高度。

戴偉平:2010年4月空間遷至重慶黃桷坪的501基地,更名為喜瑪拉雅藝術空間,空間的新環境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樣的可能性?它在這個藝術人群密集的地方將會如何運作和表現?是否有較長期的發展方向?

劉景活:新空間在501藝術基地離美院很近,做這個空間是一個圈內的朋友的建議。其定位仍然是一個藝術家的服務平臺。因為在501創作的藝術家很多,但是相互的交流展覽空間並不太多,尤其是國際間的交流。很多好的藝術家的作品展覽來不了。再就是有很多作品的風格相對適合在一個比較單純的空間展覽並不適合在大的複雜的空間擺放。在風格上仍然沿襲了喜瑪拉雅美術館的風格,在展覽廳外有露天的開敞一個庭院,可以做戶外的作品展覽表演發佈以及戶外的咖啡館。在黃桷坪看展覽的遊客要方便很多。長遠的考慮是會慢慢建立一個好的專業團隊和機制來更好的服務於藝術家,這個過程會相對漫長一些。

戴偉平:除了藝術空間,你還是遠近聞名的喜瑪拉雅藝術書店的創始人,這個位於四川美術學院對面,2007年開辦的藝術書店現在與新的喜馬拉雅藝術空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據説最初你決定將這個廢品回收站改建成書店時,你希望它能盡可能接近一個‘客廳’的概念,來自不同地方的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們都可以來這裡展開沙龍式的談話,這些人是書店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這樣嗎?另外,書店陳列的書籍更新頻率如何?它目前的經營狀況怎樣?與外界的聯絡廣泛嗎?

劉景活:喜瑪拉雅藝術書店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藝術家的客廳,成了外地藝術圈內人來重慶的一個落腳點,好多都是老朋友。其基本功能還是一個藝術家的服務平臺,它更像一個小型的當代藝術公共圖書館。來的大部分是藝術家批評家和一些機構的負責人還有美院的學生。書籍當代藝術為主,最近書店書籍更新頻率較快,和幾年的工作有關,也和很多藝術家以及專業傳媒像《藝術世界》、《藝術當代》包括你們雜誌的支援有關,幾乎每天都有新藝術家的畫冊寄到書店。這些畫冊對學生和青年藝術家的幫助啟發很大。觀眾也找到了一個了解當代藝術的窗口。很感謝支援書店的新老朋友。書店五月剛好三年,最近講座交流活動比較多。

戴偉平:喜瑪拉雅藝術空間最近在位於501基地的新空間成功舉辦了它的第一個展覽,參展名單中不乏國際知名的藝術家,這無疑會拓展黃桷坪藝術區的國際化視野,今後空間將繼續舉辦類似規模的展覽嗎?

劉景活:今後空間的展覽會更加的國際化,隨著重慶的改變和發展城市化進程很快,也在考驗一個空間的價值輸出。黃桷坪有很多年當代藝術的背景,而且目前的國際交流活動越來越多,也與很多的國際機構和空間建立起了一個聯繫網路。空間也有一些國際交流計劃。國際知名藝術家的參展對空間和美院學生布展和創作都有很好的學習和借鑒作用。可以學習到一些好的國際經驗。

1  2  


下一頁0 & 1: 數位空間與性別神話上一頁重慶獨立藝術空間——對話器•Haus空間創始人楊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與投資第六期
· “異常”的回歸——由焦興濤近作談起的
· 物語
· 器•Haus空間
· 重慶獨立藝術空間——對話器•Haus空間創始人楊述
· 重慶獨立藝術空間——對話“喜瑪拉雅藝術空間”創始人劉景活
· 0 & 1: 數位空間與性別神話
· 媒介的邊界
· 不知如何降下?“蔡國強:農民達芬奇”觀展札記
· 關於展覽 “農民達芬奇”採訪蔡國強
· 後現代主義的絕境
· 與葛文(Gerwin)談話:鹿特丹電影節與當代獨立電影製作
· 尹朝陽:轉暗的強光
· 油門踩到底——尹朝陽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