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關於新媒體的全球進程調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4 14:18:13 | 出版社: 內蒙古日報社

TRANSMEDIALE10藝術節大獎概覽

本屆Transmediale藝術節大獎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1500份申請,最終,9個作品/項目入圍,並在Transmediale10展覽上展出。加拿大藝術家Michelle Teran獲得評委的一致認可,成為最高獎的獲得者。美國藝術家Aaron Koblin 和Daniel Massey也被授予相應的獎項。旨在鼓勵理論研究的弗魯塞爾理論獎則頒發給來自德國的生物學家和藝術家Warren Neidich,對其以 “神經能量”為內容的研究項目給予肯定和認可。

本次藝術節最高獎得主,加拿大藝術家Michelle Teran的參展藝術項目是Buscando al Sr. Goodbar (2009)。作品展現了對西班牙小鎮Murcia的一次三重遊歷,內容包括對某些地點和在這裡攝製的某些YouTube視頻的作者的追尋。其方案是:如果巴士行經處的經緯坐標正好與某個YouTube視頻的攝製地吻合,這個視頻將立即自動傳輸到Google Earth的電子地圖上,並與該地點連結。在YouTube視頻和它的攝製地之間的某種聯繫由此得以建立。

基於這個思路,Michelle Teran組織了一次漫遊Murcia的巴士之旅。此前,Michelle Teran曾通過Google Earth在虛擬空間中反覆遊覽了這個城市,並借助YouTube上的相關視頻熟悉了此地的這些拍攝者。當巴士在Murcia的大街小巷穿行時,它的路線同時展現在Google Earth的電子地圖上,並在車內設置的大螢幕上播放。

通過這種方式,巴士上的遊客不僅獲得了關於這座城市的印象,同時接觸到這裡的一些居民:一個人在2分鐘內解開魔方;年輕人彈鋼琴;一群醉醺醺的朋友們齊聲唱歌;有人窒息;有人自學阿拉伯語;有人陷入愛河……在這些表演進行的過程中,有時巴士會停下來,遊客們和這些YouTube視頻的拍攝者見面,並在真實的世界中觀看他們重新表演一度被攝製成視頻片段的那些場景。通過進入對視頻被攝製時的所在空間,觀眾和作者之間建立起某種緊密的聯繫,並引發我們對於當代都市語境下社會和媒體網路的交互作用的反思和探討。

美國藝術家Aaron Koblin 和Daniel Massey共同創作的 “為兩千人而造的自行車” (Bicycle Built For Two Thousand 2009)僅次於Teran,分得2000美元的獎金。這是一個線上作品,藝術家通過亞馬遜的Mechanical Turk網路服務收集到2088個不同的聲音記錄,並將它們在作品網站上公佈出來。參與者被要求聽一段很短的音頻剪輯,然後錄下他們自己對這段聲音的模倣。被演繹的音頻剪輯是錄製于1962年的一首著名歌曲“Daisy Bell”,這首歌同時也是將音樂與言語進行合成的首例。與原始版本不同的是,這次的重新演繹是超過兩千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的合成。每位參與者除了被要求模倣並錄製以外,不會得到更多相關資訊。他們的工作酬勞是6美分。作品網址 www.bicyclebuiltfortwothousand.com

以化名“另一種聲音”(Othersound)進行創作的西班牙的數字藝術家Felix Luque Sánchez的提名作品是視聽裝置“第一章:發現” (Chapter I - The Discovery 2009)。在這件作品中,“科幻幾何體”釋放出由聲和光組成的代碼,瓦解了觀眾的認知過程。一系列合成圖像所構成的視頻, 挑戰著我們對於“真實”概念的理解和對資訊的依賴。Luque Sánchez的創作採用科幻和人工智慧等流行主題,通過質詢我們關於集體圖像文化的觀念,引發對其局限的思考和哲學化的反省。

來自英國的藝術家小組Auger-Loizeau & Zivanovic (James Auger / Jimmy Loizeau / Alexandar Zivanovic)呈交的作品“肉食性家用娛樂機器人” (Carnivorous Domestic Entertainment Robots 2008)是家用機器人的新品種。這個稀有品種、真正的肉食性的家居用品,讓我們遠離被吸塵器、除草機、電子寵物狗所佔據的乏味世界。作為有機體同機器的奇異雜交,它以小蒼蠅為食,這一點就和那些捕食性的昆蟲、嚙齒類動物和蜘蛛差不多。“肉食性家用娛樂機器人”將原先呈現在電視節目中的生命奇觀變成了現實,這個奇異的寵物帶給人類的是一種黑色的娛樂方式。

自由藝術與技術實驗室(The Free Art and Technology Lab)(FAT Lab)既是一個藝術項目又是一個創作群體。它在2007年由Evan Roth 和James Powderly共同創立,以研發具有創造性的技術及媒介手段為主要內容,致力於對開放價值和公共領域的拓展。目前,該組織已有19個成員,遍及世界的三大洲,通過因特網進行協同工作。FAT的整個工作網路包括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律師以及音樂家等,利用現有的開放許可,支援開放價值、公共領域和和自由企業(open entrepreneurship),並對傳統的版權、壟斷及專利制度提出異議。

“例外和規則”(The Exception and the Rule 2009)是由英國藝術家組合Karen Mirza & Brad Butler共同創作的時長37分鐘的電影作品,以他們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個人體驗為創作靈感。2007至2008年間,他們在卡拉奇同當地的小販、伏都語翻譯、建築師、房地産中間人、律師、理髮師、電影製作人、婚禮攝影師、印刷工、藝術家和作家共同工作,但這部影片卻並不僅僅是對這一段經歷的記錄,它同時還是對報刊(無論是國際性還是本地化的)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意識形態仲介這一複雜角色所進行一次理解和批判的嘗試。

來自美國的藝術與設計組織“一般有限公司”sosolimited (Justin Manor / Eric Gunther / John Rothenberg)以表演項目“重建”ReConstitution獲得本次提名。“重建”是對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現場視聽混成,包括在波士頓、紐約及華盛頓特區三個城市的三場表演。藝術家設計了一個特殊的軟體,對構成視頻、音頻和字幕的電視信號進行採樣和分析,通過轉譯一系列聲音和圖像,對原始素材加以重構,將隱含其中的語言形式、內容和結構揭示出來,從根本上對傳統的收看方式造成顛覆。經過轉譯的信號投射在觀眾席前面的電影螢幕上,同時伴有電視辯論的同期播放。

“用戶”(The User)來自加拿大的藝術家Emmanuel Madan 與Thomas McIntosh的雙人組合,本次藝術節中他們的獲選作品為“一致工程”(Coincidence Engines2008-2009),這是一系列對20世紀匈牙利作曲家格奧爾格的交響詩的致敬之作。“一致工程”對技術系統、文化及人類經驗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複雜的視聽重構,通過引入大量不同的報時方式,為原本單調平淡的報時體驗賦予豐富和複雜的聽覺結構,並引發我們對諸如系統化、多樣性、完美/不完美,以及熵等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

中國藝術家王鬱洋在他的裝置作品“人工月亮”(Artifical Moon 2007)中,用各種類型的節能燈泡創造了一個直徑四米的巨大球體, 以詩意的方式揭示了存在於自然和人工之間的張力,喚起觀眾重新思考技術和環境在今天所扮演的角色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工月亮”曾經在上海徐家匯公園展出,它就像一個巨大的中國燈籠,懸挂在公園的樹梢——就像今天的大多數城市一樣,這僅僅是殘存的幾抹綠色之一——而真正的月亮和星星相形之下卻顯得暗淡無光。其實王鬱洋的月亮也並非完全的人工替代品,它的光太強烈, 若是凝視太久甚至會讓人暫時失明。至少在西方的概念中,凝視是主動、是佔有,是權力的體現。有趣的是,冷戰期間的東西方較量與論辯,經常以“東方的月亮圓還是西方的月亮圓”作為肇端。人造月亮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應。

1  2  3  


下一頁論壇:獨立電影的發行上一頁策展人侯瀚如專訪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關於 “51平方”項目
· 限制的精緻
· 不論大小的盒子: “51平方”項目隨想
· 有種:與張元的對話
· 鏡頭前的私密空間: 與方璐的對話
· 跨境地理學
· 策展人侯瀚如專訪
· 關於新媒體的全球進程調查
· 論壇:獨立電影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