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首頁 | 新聞 | 視頻 | 展訊 | 品牌 | 何以中國

藝術家的新工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9 14:47:16 | 出版社: 花山文藝出版社

勞動力和産能過剩,廉價的農村土地資源和大量藝術工人的,是中國的現實國情為規模化生産提供了可能? 新的生産模式是否是當代藝術崇尚“觀念性”所導致的?

是否會使當代藝術流於表面化和符號性?

藝術家謀求助手或代筆人幫助其完成創作,這並非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古已有之。然而,今天藝術界面臨的“生産模式改變”的課題,與工作室制度下的“代筆”大相迥異。雖然本質上這是一個經濟學問題,然而藝術家的創作工作更多與過剩的工業製造資源合作,藝術家從過去的藝術生産者,逐漸變成藝術策劃者,或者説藝術家負責的是視覺藝術價值的核心,而輔助核心得以實現的部分,則在相關的“藝術配套産業市場”上購買。藝術家可以指導藝術工人完成某些“藝術要素”並進行“效果控制”,這是對藝術家傳統身份的一次顛覆和轉變,由此將帶來在全球化語境中對藝術及藝術家地位的重新定義。

盧迎華:生産模式本身只是表面東西

藝術家生産模式的改變有的是取決於藝術概念的需要,有的是技術層面的要求,有的是創作方式的改變,不太能夠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地討論。這種生産模式本身沒有什麼新意可言,在觀念藝術全面地反思和挑戰藝術家的身份、工作性質和角色之後,生産模式已經很難再激起任何關於藝術本身的探討。

但是“點子”藝術一點就破,根本也談不上吸引力。

創意與製作過程發生階段性分離並不是必須的,還是應該回到作品的概念本身,根據具體情況看是否有這種需要。當代藝術流於表面化和符號性也不能歸咎於這種生産方式。還是要看具體的創作本身。如果僅僅以生産模式作為概念本身,而且以泛化而不是深入地方式來繁衍這種方式的話,它本來就是很表面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可被探討的價值。

 

下一頁期刊簡介上一頁攝影總動員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東方藝術大家2010年6月
· “藝術”現場
· 該如何面對藝術大生産時代的創作
· 洪浩:“我們”使“我”快樂著
· 皮力:觀念和製作過程可以分離
· 隋建國:藝術不光是巧妙的問題
· 徐震:創作模式需要被刷新
· 張洹:藝術創作不是生産
· 鄭國谷:藝術在“擴張”
· 奧利瓦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起點
· 穿越意識形態的迷霧——孟祿丁談30年來的中國藝術
· 本土資源的視覺再造——徐冰“鳳凰”項目美術界學術座談
· 當歷史穿過攝影重歸繪畫——繪畫的再現與攝影的再現
· 走向澄明:關於馮大中的近作
· 馮大中:筆墨的寓言
· 攝影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