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洪浩:“我們”使“我”快樂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30 10:33:47 | 出版社: 《東方藝術·大家》

 
洪浩 負部 之六170x290cm 2009

 

Q:團隊“生産”與個人創作之間,你的選擇是什麼?

A:這應該與做作品的概唸有關,同時也與作品的形態性質相關。這裡“生産”團隊與藝術家、産品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了。

Q:目前藝術家的地位和身份是否已經有新的定義?

A:藝術家的地位和身份總是不斷地被質疑和被定義,已經形成了當代藝術生態中的一種反映。

Q:為什麼會嘗試“政純辦”這種新的模式?

A:政純辦”的全稱是“政治純形式辦公室”,它是將政治、文化、經濟和日常生活純形式化,將思考、討論和享樂等集體生活形成形式,並進行一種美學層面上的探討。 “政純辦”是由我們五位藝術家組成(洪浩、肖昱、劉建華、宋冬、冷林),我們的排列順序是按個頭由小到大。因為我們年齡相倣而有著相近的個人經歷,比如以前都曾經有過集體生活經歷,“集體”中的那種精神的、理想的和烏托邦的以及超越于個人的境界是我們共同的記憶。所以對這種“集體”概念下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使我們走到了一起,組成了這種注重對精神性的探討以集體創作的為方式的工作形態。但“政純辦”並不是一種系統化了的藝術生産模式。

 
政純辦 結算2007(上)170x306cm 2008
 

Q:藝術在操作模式上可以是“我們”的事嗎?

A:“過集體生活”成為了我們的形式,討論和“吃喝玩樂”成為我們的內容。“我們”使我們五個人變成了一個人,他有一種超越了我們個人的精神力量,一種集體形式的力量。

Q:集體創作方式的操作難度?

A:“政純辦”的作品是在“我們在一起”的狀態下形成的,有時是在討論中也有時是在享樂中。當“在一起”是變成了一種需求時“集體創作”便展開了。

Q:新的創作模式之下,藝術家個體的特性怎麼體現?

A:這是一種“我”和“我們”的關係,這時的“集體”就是“我”的一部分,這裡“我們”中“我”並沒有受到限制,而是得到了更大的釋放。而同時被放大和激發後的“我”又進一步開發和發展了“我們”。

Q:你對集體創作模式的感受?

A:“我們”使“我”快樂著、享受著一種未曾有過的精神體驗,使“我”得到了一種新的更新和某種超越與昇華,它已經成為我們個人創作的另一個方面。

下一頁皮力:觀念和製作過程可以分離上一頁該如何面對藝術大生産時代的創作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東方藝術大家2010年6月
· “藝術”現場
· 該如何面對藝術大生産時代的創作
· 洪浩:“我們”使“我”快樂著
· 皮力:觀念和製作過程可以分離
· 隋建國:藝術不光是巧妙的問題
· 徐震:創作模式需要被刷新
· 張洹:藝術創作不是生産
· 鄭國谷:藝術在“擴張”
· 奧利瓦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起點
· 穿越意識形態的迷霧——孟祿丁談30年來的中國藝術
· 本土資源的視覺再造——徐冰“鳳凰”項目美術界學術座談
· 當歷史穿過攝影重歸繪畫——繪畫的再現與攝影的再現
· 走向澄明:關於馮大中的近作
· 馮大中:筆墨的寓言
· 攝影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