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鄭國谷:藝術在“擴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9 15:47:57 | 出版社: 《東方藝術·大家》

 
鄭國谷 加工廠 2007
 

新的生産模式會使藝術家的地位和身份發生變化,藝術以前大都是一個人來完成,那個時候範圍比較窄,現在可能100人可以幫他完成,本來這張畫是一米的,現在可以做一百個平米,最後完成的畫巨大無比。如果有新的定義的話,那麼當今的藝術家既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同時又是個人的智慧創造的化身。

在團隊主義與個人生産方面,我的選擇是兩手抓,比如“帝國時代”的建築景觀,它肯定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來完成,至於陽江組的書法大部分都是自己動手親力親為。拿 “加工廠”這個展覽來説,用的是陽江一間專業生産一次性眼科手術醫療器械的工廠,當時把它搬到唐人的空間裏,讓這個工廠的生産模式、管理模式與操作這條生産線的工人在這個空間裏從事生産10天左右,11位工人與4個倣真工人混在一起工作,日日如是、亦真亦假,完成了一次移形換影、如影隨形的特殊記憶。用以比喻藝術生産在當今的變化與拓寬,同時也借鑒和滲透到其他領域去了,它讓我想起了90年代初,我們的領域還比較窄,我連做圖片都挺難以讓美術圈內接受,因為圖片在當時也算是其他領域的,到90年代後期,開始接受了,也就等於拓寬和擴張了。

所以我覺得藝術已經越來越擴張了,已經滲透到很多領域,或者説,它借鑒了很多領域比較有優勢的東西,藝術滲透到很多領域裏面去了。這種生産模式的改變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對比較好的藝術家,他會做得更好。弊端在於那些不好的藝術家也學到了這一招,學到之後如果亂用,就可能搞歪,製造很多垃圾,反而浪費了很多資源。當代藝術變得更加複雜多元,是越來越看不清楚了。

 
鄭國谷 帝國時代施工現場

 

下一頁奧利瓦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起點上一頁張洹:藝術創作不是生産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東方藝術大家2010年6月
· “藝術”現場
· 該如何面對藝術大生産時代的創作
· 洪浩:“我們”使“我”快樂著
· 皮力:觀念和製作過程可以分離
· 隋建國:藝術不光是巧妙的問題
· 徐震:創作模式需要被刷新
· 張洹:藝術創作不是生産
· 鄭國谷:藝術在“擴張”
· 奧利瓦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起點
· 穿越意識形態的迷霧——孟祿丁談30年來的中國藝術
· 本土資源的視覺再造——徐冰“鳳凰”項目美術界學術座談
· 當歷史穿過攝影重歸繪畫——繪畫的再現與攝影的再現
· 走向澄明:關於馮大中的近作
· 馮大中:筆墨的寓言
· 攝影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