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玩具總動員背後(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5 13:51:08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每一個鏡頭的製作都要經歷八道工序。藝術部負責一個鏡頭的顏色方案和整體的燈光效果。然後取景組(由克雷格·古德(Craig Good)帶領)負責把模型擺好位置,想好鏡頭的框架,規定攝影機的位置,並編排好每一個機位。像在拉賽特的短片電影裏一樣,取景組一直都回避過於精心複雜的構造,而偏愛電腦製圖做出的流暢的動作效果。為了讓電腦製作出東西不讓人感覺陌生,他們力求讓一切看起來就像是真人電影一樣——是用真的錄影機、三腳架、推車和吊車拍出來的。有時,小組甚至效倣一些真人電影導演的特有鏡頭,比方説有一個“布偌納夫鏡頭”,取自肯尼斯·布偌納夫(Kenneth Branagh)1994年的電影《弗蘭肯斯泰因》,這是個環狀鏡頭,用於拍攝伍迪被玩具們包圍、大家斷定是他把巴斯光年推出了窗外的場景。還有一個“邁克爾·曼(Michael Mann)鏡頭”,是從電視劇《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裏的一個技術得到的靈感,鏡頭先鎖定在一個停靠在加油站前的油罐卡車的輪子上,然後迅速出現一個被壓平的伍迪。

 

  取景之後,一個鏡頭來到了動畫製作部,動畫指導是瑞奇·闊德和艾士·布瑞儂(Rich Quade and Ash Brannon)。從概念上講,動畫師在《玩具總動員》的工作和曾經在皮克斯製作短片和廣告一樣,都是運用迪士尼 “九大###”的動畫基本準則給3D角色模型賦予生命。但就投入在《玩具總動員》中的努力程度而言,這和以往皮克斯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同。這是一部跨越1561個鏡頭、長達77分鐘的動畫片。

 

  在整個電影的製作過程中,迪士尼的做法是一個動畫師負責一個角色,而拉賽特反對這樣的做法。在皮克斯,基本的做法是這樣:所有的動畫師是根據鏡頭分派任務的,然後要負責該鏡頭(通常是3到7秒的一個電影片段)裏所有的動畫效果。拉賽特會挑出一些特別的場景,他覺得裏面的表演格外重要,就會派一些動畫師負責個別角色在那些場景中的所有鏡頭。其中有一場是講伍迪和巴斯光年在加油站的對峙。這是故事中很關鍵的一場感情戲。拉賽特把伍迪分配給馬克?奧夫達爾(Mark Oftedal),他是個21歲的小夥子,在卡爾動畫室工作三年後來到皮克斯。巴斯被分配給吉歐納·李洛(Guionne Leroy),一個經驗豐富的比利時動畫師,他有著“止動”設計方面的背景。

 

  不用筆和畫桌,動畫師用Menu程式給角色設計好一個理想的姿勢。然後動畫師構思好這些姿勢的順序,術語叫“關鍵幀”(key frames),電腦程式會創建姿勢把幀與幀之間銜接起來。這個過程類似于傳統動畫製作,一般是由高級畫師來畫關鍵幀,然後交給下屬來畫這些銜接的部分。

 

  就是在動畫師的工作站,在這裡而不是其他地方,這些二元數據的集合體和網格狀的多邊形變成了有意識的個體,開始會思考、動感情。動畫師要依靠自己的表演本能來創造角色。有句老話説:“動畫師就是演員——他們通過筆來表演。”為了獲取靈感,他們要研究很多配音演員的臺詞,看很多錄影帶。《玩具總動員》裏有一組塑膠制的綠色大兵,每個士兵的腿都固定在一塊底座上。為了能更好地展現他們的動作,一個動畫師把一雙運動鞋釘到一塊板子上,穿著它練習這種走路方式。通常做一個鏡頭,動畫師先從角色的身體活動開始,之後才會處理面部表情,這就迫使他們要練習只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達正確的情感。動畫師精心細緻的選擇一點點積累起來,才有了角色所謂的生命力。我們説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對於電腦動畫角色來説也是如此,因為對眼睛的製作尤其需要關注細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玩具總動員背後(下)上一頁自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皮克斯總動員(動畫帝國崛起之路)》
· 玩具總動員背後(上)
· 玩具總動員背後(下)
· 魔鬼都市的危機
· “第500次本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