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冶鑄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3 10:43:11 | 出版社: 時事出版社

裝飾技巧

中國青銅文化起源和發展的階段,正是夏、商、周文明興起並不斷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階段。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前人對青銅製作技藝不懈鑽研的結晶,其不僅突破了青銅冶鑄技術的種種重大技術難關,而且為攻克更高的技術難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有《考工記》這樣總結長期重要成果的著作,為後人留下一個又一個驚嘆號。在倡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今天,我們徜徉在中國早期金屬冶鑄技術發展的大河中,似乎更能感受到古代青銅工匠非凡的智慧和勇氣。

第一節青銅器的早期採冶

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中國古代製造青銅器主要分為採冶與鑄造兩個大的工藝過程。本節就先談一談早期青銅的採冶問題。

採冶,即首先通過銅礦石冶煉成純銅,通過錫礦石冶煉成錫,然後把銅和錫按不同的比例冶煉成銅錠。

我國廣袤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銅礦,其作為冶銅的重要原料很早就被記錄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據戰國時的《管子·地數篇》記載:“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慈石者,下有鉛錫赤銅。”又據戰國時期的《周禮·地官》記載,當時還設有管理礦山的礦人。新中國建立以後,在湖北大冶銅綠山,湖南麻陽九曲灣,內蒙古赤峰市林西,江西瑞昌銅嶺,安徽南陵、銅陵等地發現了古代採冶銅礦遺址。在銅礦開採遺址附近一般都發現有冶煉遺址,這説明當時銅礦冶煉環節是就地進行的。

夏、商、週三代王朝遷都的次數,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夏有八次,商有十二次,周算最少的,但也有四次。三代王都之所以這樣頻繁地遷徙,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便是對主要政治資本——銅錫礦的戰略性追求。所以,那些王都大多分佈在以豫北和晉南為中心、銅錫礦集中的華北大平原邊緣的山地。《山海經》中記載的銅産地約有30處,幾乎全部集中在黃河流域以北地區。考古學家通過對皖南礦冶遺址出土的銅錠和煉渣的檢驗和研究,證明了至少在西周時期,古代的匠人們已經掌握了硫化礦煉銅技術,以及當時的青銅生産可能具有開採深層原生礦床的能力。這樣就解決了礦冶生産的持續發展問題:生産出更加充足的銅料來為銅的冶鑄業長盛不衰提供技術和原材料的保證。

到了春秋時期,銅的採掘、冶煉技術有了很大發展。1974年湖北大冶銅綠山古礦井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證據。銅綠山有兩處古礦井,春秋晚期一處,戰國一處。礦床的開采采取了豎井與斜井、斜巷與平巷相結合的採掘方式,並且用各種技術手段解決了井下通風、排水、礦石提供和巷道支護等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在銅綠山礦區先後發現的六座屬於春秋時期的煉銅豎爐之中有三座爐基的通風溝、爐缸、金門(銅液和銅渣放置口)和通風口保存完好。


爐高1 2—1 4米,有石塊支撐在爐缸底部,用以保溫防濕,防止爐缸凍結;爐缸壁上有呈喇叭形的、口徑5釐米的鼓風口;爐旁設有工作臺,用於加料和安放鼓風設置。還有利用封閉已經廢棄的巷道的辦法,控制因不同井口的空氣壓差而自然形成的氣流,使之到達工作面的最深處。另外,他們還採取了將礦石在井下進行初選,然後將貧礦和廢石填充採空區,以及將品位高的礦石通過設在各層平巷上的轆轤逐級接力提運到井上等方式。這些跡象都説明春秋時期銅的採掘和冶煉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第二節古代青銅器合金成分

所謂合金,就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經過高溫使它們熔合在一起而成為另一種金屬,並具備了新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能。合金在鑄造方面是屬於再創造,而青銅就是合金的首創。

青銅在一般意義上都是銅與錫的合金,又稱為錫青銅。但中國古代許多錫青銅中常常含有少量的鉛,這是商周青銅冶鑄的一個特點,即降底青銅的熔點。當然,意義不單單在於降低熔點,更重要的一層還在於對合金硬度的需求。中國古代青銅器合金成分的比例,最早見於《考工記》。書中對先秦時代的勞動人民生産實踐和經驗知識有著獨一無二的詳細記錄,是一本生産技術的檔案。《考工記》中記載六種青銅器物中不同含錫量,稱之為“六齊”,這六種不同合金的比例是:

鐘鼎之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

斧斤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

戈戟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

大刃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

削殺矢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

鑒燧之齊金錫半。

古時候,人們把銅稱之為金,所以《考工記》所記載的金指的就是純銅。六齊中金和錫的化合,就是錫青銅,同時標明瞭六類銅器的銅和錫熔合比例。由於科學技術的不發達,古代工匠們對熔融之中的青銅合金不能取樣化驗,因此金、錫之比是指熔鑄之前、下料時的比例,而不是鑄成後的成分比例。在熔鑄的過程中,銅、錫都會發生一定的氧化反應,而錫氧化的速度尤其快。因此,冷卻後青銅的成分比例就很難與下料時的相同了。


中國古代的青銅合金配比技術十分複雜,反映了青銅器鑄造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體現了對金屬硬度及韌度的雙重追求。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合金配比很有講究,其早期和晚期青銅器的合金變化差別較大。商代早期的容器主要為錫青銅,這類青銅器含錫量較夏代有所增長,但含量仍屬中等;商代後期的容器以含錫量中等偏高、高含量者居多。另外,從這個時期少量的鉛銅器來看,其含鉛量大多較高。商代後期的武器主要成分為錫青銅。至於這個時期的各類生産工具,已經很少再有用錫青銅製造的了,就算有的話,其含錫量也較高。西周時期錫青銅的含錫量以中等者最為普遍,鉛青銅則比較少見了,極少數鉛青銅器的含鉛量也較高。此外,在這個時期的青銅容器中,錫青銅類已佔有一定的比例。

在青銅時代,由於人們掌握的金屬只有銅、錫、鉛、金、銀等數種,在配製合金時沒有新的金屬可超出青銅所特有的優越性能,因此只能不斷尋求不同的銅錫比例來鑄造各種青銅器。

第三節青銅器的鑄造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塊范法和失蠟法兩種基本的方法,此外還有分鑄法、焊接法等工藝。

一、塊范法

塊范法或稱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採用的,是整個青銅時代中應用最廣泛的青銅器鑄造法。其法步驟如下:

1 制模

模也稱為母范、作模。其原料可選用陶、木、竹、骨、石等質料,而已經鑄好的青銅器也可用作模型。具體選用何種質料要由鑄件的幾何形狀而定,並要考慮花紋雕刻與撥塑的方便。一般説來,形狀細長扁平的刀、削的模,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較小的鳥獸動物形體可以用骨、石雕刻為模;對於形狀厚重、比較大的鼎、彝諸器,則可以選用陶土為模,以便撥塑。

2 制范

制范要選用和製備適當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沙。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廓的鑄型組成部分,在鑄造工藝上稱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數塊,以便從模上脫下;除了外范,還要用泥料制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范,通常稱為芯,或者稱為心型、內范;然後使內外范套合,中間的空隙叫做型腔,其間隔距離就是所鑄器物的厚度。

一般説來,用來做外范的泥料中,泥土(最好選擇粘土)含量大些,用來做芯的泥料則要含砂量大些,顆粒較粗些。范的泥土備制極細緻。採集好的泥土要經過晾曬、破碎、分篩、混勻,並加入符合一定比例的水分,將之和成軟硬適度的泥土,再經過反覆摔打、揉搓,其間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定性。這樣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時才能得心應手。


制范的過程中,在掌握好調配泥料含水量的同時,還必須混有其他的東西,比如草木屑、草料、燒土粉、炭末或者其他有機物之類,這是為什麼呢?范在成形以後是要經過高溫焙燒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范因不耐燒變了形狀,那麼范所塑造的青銅器物也會走了形,而這些在高溫下不容易走形的材料加進去之後,可大大減少收縮率來保持器物的原形,並利於透氣,避免在塑成後因乾燥、焙燒而發生龜裂現象。

從出土發掘情況來看,陶范最為常見。陶范的泥料泥土的含量可以多一些,其表面還必須細緻、堅實,以便在其上雕刻紋飾。泥模在塑成後,要在室溫中慢慢乾燥,紋飾要在幹度適當時雕刻。對於佈局嚴謹、規範整齊的紋飾,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筆起稿之後再進行細緻的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紋則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紋。泥模製成後,必須置入窯內焙燒成陶模才能用來翻范。

從模上翻范塊是範鑄造技術的中心環節,要求必須有很高的技藝。對於像刀、戈、鏃等較簡單的實心器物,二合范就能夠應付自如,即只需由模型翻制兩個外范。與上述的器物的簡單製作相比,製造空心容器的范就顯得複雜多了。在翻范以前,一定要先明確了外范的數量及分佈狀況。現簡單地將其制法介紹如下:第一步驟是做外壁。模的表面用范泥堆貼且不留空隙,再用力壓緊以求緊密不鬆散。接下來是做內壁。內壁的做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從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後,將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模型即為內芯,所以刮削模型上的厚度即是所鑄銅器的厚度;第二種方法用於大型器物,是將模型做成空心的,以其內部為模型制出內芯,並使脫出的芯和底范連成一塊,再在底范上鑄上器耳;最後一種是利用外范制芯。

3 澆注

將已完成焙燒且組合好的范趁熱澆注,不然就須在臨澆注前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以攝氏度400—500℃為佳。預熱時要將范芯裝配成套,捆緊後用以泥砂或草拌泥糊嚴實,再入窯高溫焙燒。為了防止銅液壓力將范漲開和高溫引起的范崩,所以焙燒好的型範需埋置於沙(濕沙)坑中並在外加木條箍緊。

范預熱準備好後,將熔化的銅液(1100—1200℃為宜)注入澆口。器物要倒著澆,是為了將氣孔與銅液中的雜質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緻密,花紋清晰。澆入銅液時應該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為宜,直到澆口氣孔(范上留有的通氣孔)皆充滿銅液為止。待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可去范、芯,取出鑄件。

一次澆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渾鑄”、“一次渾鑄”或是“整體澆鑄”。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鑄成的。凡以此方法鑄成之器,其表面所遺留的線條是連續的,即每條范線均互相連接。

4 修整

去掉陶范後的鑄件還要經過錘擊、鋸挫、鏨鑿等多道工序來進行修整,以消去多餘的銅塊、毛刺、飛邊。只有當一件光潤整齊的青銅製品出現時,才算製造完畢。


二、失蠟法

失蠟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用黃蠟(蜂蠟)、動物油(牛油)等製成所鑄器物的蠟模。用細泥漿在蠟模表面澆淋一遍,使蠟模表面形成一層泥殼。然後在泥殼表面涂上耐火材料,待其慢慢硬化就做成了鑄型。最後再用高溫烘烤此型模,使蠟油不耐高溫熔化流出鑄型,從而形成空的型腔,趁其型腔是高溫狀態,再向型腔內澆鑄銅液,凝固冷卻後出器。失蠟法也稱熔模法。這樣制得的器物無范痕,光潔精密。

從我國考古發掘情況上來看,最早使用失蠟法的鑄件是1978年5月河南省淅川楚王子午墓所出土的青銅禁。該禁四週圍著龍,紋飾結構複雜的框邊是用失蠟法鑄造的框邊立體的錯綜結構的內部支條,尚可見蠟條支撐的澆鑄痕跡。王子午即楚王的令尹子庚。這件令尹王子午墓的禁已經把失蠟鑄造的技巧發揮得相當純熟完美,已能成功地鑄造出最複雜的器件。

其實失蠟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只是見於文獻的記載比較晚。有關熔模法的最早記載是宋人王溥《唐會要·卷八十九·泉貨》引鄭虔《會粹》中的説法:唐初鑄開元通寶,(歐陽)詢初進呈“”,自文德皇后在“樣”上掐一甲跡,因此錢上留有掐痕。“”是蠟的古寫,“樣”其實就是蠟模。但有些文獻中對此也有不同看法,認為錢上所留的痕跡是凸痕。宋代趙希鵠《洞天清祿集》中最早敘述了失蠟法的工藝過程。明代的宋濂等人所撰寫的《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志第三十五·百官一》還有“出蠟局提舉司”,即有專司銅器鑄造的部門。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詳細記載了萬鈞鐘的失蠟鑄造工藝並載有蠟料配方。

三、分鑄法和焊接法

青銅工匠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創造了分鑄法。分鑄法是先將器物的小件如提梁、把手等澆鑄成,再將小的鑄件嵌放在器的主體范上加以固定,與待鑄青銅器固定部件或活動部件的空腔套嵌在一起,中間雜用范料隔開。這樣,先鑄的部件和器體就能固定或套鑄在一起了。但有的器物鑄造不是這樣的,而是完全相反的步驟,即先鑄器體,再合鑄附件或附飾。這種將分鑄好的器身和耳、足等附件聯接起來的方法就稱為焊接法,其實焊接法是分鑄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有時也稱分鑄焊接法。

在商代,出現了最早的分鑄法,但比較繁複講究,只在鑄造形制較為複雜的青銅器時才使用。到了西周,絕大部分青銅器的附件都採用了分鑄法,制范時仍然把器身和附件合在一起做一個整模,再從整模上翻出分范,這樣做出來的器物比起後來的分鑄法顯得有一點拘束。到了春秋中、晚期,不但器身和附件分別單獨做模,而且器身也按著形制的弧度做出許多模,器型也因這樣的方法而變得精美細緻。這個時期的焊接技術仍採用商、西周以來的嵌入法,即把預先鑄好的附件嵌入器身范上,進行一次渾鑄,而且比以前使用得更普遍了。還有使用方塊印模法印鑄花紋,最早見於河南輝縣甲乙墓出土的屬於春秋中期偏晚扁圓形壺。


第四節 青銅器的裝飾技巧〖1〗

一、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

今天我們所説的青銅器錯金、錯銀之稱,古代叫金錯、銀錯。如西漢桓寬的《鹽鐵論·散不足》記載:“金錯蜀杯。”又如《漢書·食貨志》記載:“錯刀以黃金錯其文。”西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秦漢古籍所記古代金銀錯器物也都是稱為金錯、銀錯或金銀錯,所以本文在論述古代青銅金銀錯工藝時也遵循古稱。簡單來説,金銀錯工藝是我國古代在青銅器上刻畫金銀圖案紋飾的方法。

戰國中期·錯金銀馬首轅飾

金銀錯工藝是我國青銅時代一項精細工藝。現代的考古資料證明,它出現得比其他工藝更晚,在青銅工藝發展了1000多年以後,也就是春秋中晚期才被人們所接受和重視,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戰國、兩漢時期,金銀錯青銅器已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目前考古工作者所發現的金銀錯青銅器已數以千計。我國古代在青銅器上做金銀錯圖案紋飾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 鑲嵌法

我國古代金銀錯青銅器,有相當一部分採用鑲嵌的裝飾方法,又叫鏤金裝飾法。其製作過程分四個環節:第一步是做事先刻好凹槽的母范,先刻好凹槽的目的是以便器鑄成後,在其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也就是凹槽在整個的銅器鑄成之後,還需要加工鏨鑿出更加精緻細微的紋飾。這種做法也叫做刻鏤、鏤金,即青銅工匠們在器物表面用墨筆繪成紋樣圖案來鏨刻淺槽。第三步是鑲嵌,即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在刻鏤好的凹槽中。第四步是磨錯,鑲嵌後的青銅器表面還不夠光潔平整,為了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就必須用錯石磨錯,起到嚴絲合縫和美觀的作用。

2 涂畫法

漢時人們對“錯”字的解釋為“錯,金涂也”,由此大家不難看出來,當時涂畫法已經代替了鑲嵌法成為金銀錯的主要裝飾手法。其實不止在漢代,戰國和秦朝的金銀錯銅器中也有很多是用這種“金銀涂”方法製成的。有不少被考古和文物專家稱頌的精美金銀錯青銅器,金銀錯紋飾脫落的地方,沒有任何凹痕,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金銀錯紋飾不是嵌上去的,而是涂上去的。如1987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銀錯虎吞鹿器座,是件舉世公認的金銀錯代表作品。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器物上虎尾部分的金錯紋飾脫落了一小塊,而脫落處沒有絲毫凹痕,因此是用“涂畫法”完成的。又如現收藏于美國沙可樂美術館的鳥紋壺,也是一件公認的使用“涂畫法”的金銀錯青銅器精品。

我國古代金銀錯的裝飾題材和內容,主要有下面幾種:銘文、幾何紋圖案、動物紋、狩獵紋,以及各種動物造型青銅器上的眼、眉、鼻、嘴、爪、毛、羽等紋飾。春秋後期開始的青銅兵器上也廣泛地使用了金銀錯工藝,主要是金錯銘文,字體以鳥篆文最多見。劍上的金錯銘文,一般在劍面上,個別錯在劍脊上。


二、複合金屬鑄造工藝和表面合金化技術

中國青銅兵器發展到東周時期,出於諸侯爭霸的需要,兵器的形制和製作技術獲得重大進步。同時,王公貴族的佩劍之風亦促使了青銅兵器的裝飾技術獲得重大發展,在青銅兵器上出現了劍首同心圓、錯金銀、鎏金、鑲嵌寶石、亮斑、虎皮斑、精細透雕、火焰紋、菱形紋等多種裝飾技術和紋飾,同時還出現了複合金屬鑄造工藝和表面合金化技術。所謂複合金屬鑄造工藝,它是不同於二次鑄造或三次鑄造的一種新工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合金冶煉技術方面的重要創造,其工藝過程大致是先澆鑄含銅量高的劍脊,然後再澆鑄含錫量高的劍刃。因為銅的熔點高於錫,按熔點高低依次澆鑄,既不會使先澆鑄部分熔掉,又可將兩部分複合為一體,使劍剛柔相濟,既堅韌有加又鋒利無比。表面合金化,則是一種通過擴散改變基體金屬表面層的成分和組織的材料保護技術。在現代機械製造中主要應用鋁、鉻、硅、釩、鋅等表面合金化層或滲層等技術在基體表面形成一種保護層,防止基體金屬被腐蝕的一種技術。

被譽為“中國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踐劍,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時插在木質劍鞘裏,出鞘時寒光四射,耀人眼目,鋒利無比,令人讚嘆不已。越王勾踐劍就是一把採用複合金屬鑄造工藝製作的青銅劍,它的主要成分有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而劍刃的精磨技藝水準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産出的産品相媲美。由於其劍身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使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銅較多,能使青銅劍韌性良好,不易折斷;而刃部含錫量高,硬度大,則會使青銅劍更為鋒利。此外,這把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還有少量的鉛和鐵,這可能是原料中本來就含有的雜質。

此外,考古學家還證明在湖北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像越王勾踐劍這樣千古不銹、湛亮如新的還有多把;但奇怪的是,與青銅劍相比,鋼鐵劍卻更容易銹蝕。迄今出土的、比越王勾踐劍時代晚上幾百年的西漢鐵劍,全部是銹跡斑斑的。越王勾踐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專業人士通過對東周時期一塊菱形紋飾劍殘段進行分析測試發現:在劍的表面規則地分佈著一層厚幾十微米的細晶層,該層的成分和組織與基體完全不同,有較好的耐蝕性,能保護基體不受腐蝕。據此,經過工藝篩選,模擬古代可能有的工藝——膏劑涂覆法,成功地複製出了有細晶區的菱形紋飾劍,並參照埋藏條件作加速腐蝕試驗,使菱形紋飾由黃白相間變成與古劍相似的黑灰相間的色澤,其成分、結構等亦與古物相似,從而不僅解開了“千古不銹”之謎,同時這也表明我國早在約2500年前已經掌握了一種特殊而精湛的表面合金化技術,使得青銅器表面既産生裝飾效果,又具備防腐蝕功能。

下一頁中國青銅器的銘文(2)上一頁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中國青銅文化》
· 中國青銅器概況與青銅時代
· 青銅器的分類與功能
· 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
·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冶鑄與
·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2)
·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1)
·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斷代與分期
· 夏代青銅器的發展
· 商代青銅器的發展
· 西周青銅器的發展
· 春秋時期青銅器的發展
· 戰國時期青銅器的發展
· 秦漢以後青銅器的發展
· 華夏族以外地區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