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從"日進鬥金"到童心復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0 10:01:41 |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四、吉卜力鼎盛期:從"日進鬥金"之《幽靈公主》到童心復萌之《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從1980年起,宮崎駿就開始策劃一部有關"少女愛的物語",1995年終於全心投入製作,成本總計20億日元。1997年7月12日公映《幽靈公主》,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億日元,平均"日進鬥金",全國觀眾達3000萬人次。主題曲由久石讓作曲,宮崎駿作詞,米良美一演唱,單曲專輯當年發行38萬張。其他周邊産品不計其數,帶動前作《龍貓》、《風之谷》、《側耳傾聽》、OnYourMark的動畫錄影帶銷量進入年度前六名。該片成為日本當時有史以來第一賣座電影,吉卜力又一次改寫了歷史。1998年迪斯尼買斷了《幽靈公主》在海外的版權,《幽靈公主》在全美100個城市、1000家影院放映,同時也在歐洲市場公映。

 

  1997年,在《幽靈公主》製作的最後半年裏,宮崎駿由於過度疲勞,右手得了嚴重的手疾,不得不接受按摩治療才能參加工作。年紀已是56歲的他忍著傷痛完成了這部讓人回味無窮的動畫。這之後就有媒體傳言宮崎駿宣佈退休。其實他的原話是説:我想《幽靈公主》將是我最後一部這麼賣力製作的動畫長片。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自己繪製、檢查、修改關鍵畫的工作,這巨大的工作量對於一個日漸衰老的人來説是不可思議的。在《千與千尋》的首映式上他就此問題這樣回答記者:"身體不如以前是事實,畢竟已經60歲了,到深夜腦子就自動罷工,怎麼休息也難免有糊塗的感覺。最大的問題還是尋找一個可靠的接班人吧,沒有精力全部監督卻又不能不事事過問。我現在才算明白黑澤明當時的心境,在《亂》中安排了'李爾王'這個角色。不是不想放開手中的權力,而是國王一旦老了成了老王,就難免可笑哀愚。我只要還有力氣、還有幹勁,就會一直製作電影,不知道這是喜劇還是悲劇。我想黑澤明當初的心情一定也是如此複雜。"在《幽靈公主》的首映式上,宮崎駿宣佈從此封筆。

 

  1998年1月14日宮崎駿正式退出吉卜力工作室,在它附近成立了一個名為"豬圈"的新工作室安享晚年。很多人認為在製作了《幽靈公主》後他便要退休,並不再製作動畫片了。事實上,宮崎駿的身體的確不能再導演一部電影了,他自己曾説,幹動畫電影的導演簡直是嘔心瀝血,所以由於身體的原因他不能再親自執導一些諸如《幽靈公主》的大製作了,而且也可以給年輕人提供機會。但這並不等於他會放棄動畫製作的工作,也可以參與一些動畫製作中不太累人的活,例如編劇、人物設定等。


  1998年1月21日近藤喜文因病去世,享年47歲。在高田勳與宮崎駿早期合作的電視動畫片中,近藤喜文一直追隨這兩位前輩,1987年吉卜力工作室創立時他已是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擔任了多部作品的作畫監督,如《紅髮少女安》、《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歲月的童話》、《幽靈公主》。比兩位監督平均小十多歲的近藤本來可以説是最合適的接班人,宮崎駿也有意把導演的舞臺讓給他,但由於長期工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這對宮崎駿的打擊很大。

 

  1999年,高田勳擔任腳本和監督的《我的鄰居山田君》上映。故事原作本是四格漫畫,于《朝日新聞》連載,講述一個有祖母、雙親、兒子和女兒的五人家庭生活,一直以來受到廣大讀者歡迎。電影是漫畫原作以外的新故事。高田勳監督在製作本作品時,捨棄了吉卜力慣用的透明畫材動畫的"分層"技術,而是嘗試著使用鉛筆線與水彩色調的顏色手工繪製出了一張張精細的素描般的作品,製作一部嶄新面貌的"水彩動畫"。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他們用數字技術代替了傳統手法,用電腦製作成片,因此,它同時包有了純素描動畫的質樸和電腦動畫的流暢。可是這樣要花比平常多三倍的工夫,這也是吉卜力第一部完全在電腦上完成繪圖和動畫製作的作品。這部漫畫風格的簡筆水彩畫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評論界好評。

 

  1999年底,宮崎駿因為《幽靈公主》持續大獲好評,加上愛徒近藤喜文的逝世,激起雄心萬丈,撤回封筆宣言。年屆60歲的宮崎駿終於還是忍不住重出江湖。1999年1月16日,他再次正式返回吉卜力工作室,主持《千與千尋》的導演工作。在製作快結束時,宮崎駿曾獨自前往神社求籤。求得一簽,上書"殘花,舊枝頭再次開放"。他對這簽的理解是:"我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舊應該力求有所突破與創新,絕不能為了追求時髦而迎合當今的商業需求,那樣的事情對我是不可想像的。"

 

  為強化影片《千與千尋》的號召力,宮崎駿特邀了日本"第一國民偶像"木村拓哉為片中男主角配音。而為他配戲、負責給女主角配音的則是資深藝人倍賞千惠子。宣傳攻勢也很強大,甚至請動了首相來為首映捧場。2001年7月20日,《千與千尋》在日本公映,引起巨大轟動,4天票房即達到近20億日元。本土票房最終超300億日元,超越了前作《幽靈公主》和電影《泰坦尼克號》,在日本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人看過。日本動畫的年度經濟總額才5000億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過30億左右,它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票房怪物",也成為日本影史票房總冠軍。


  《千與千尋》在美國、法國極受歡迎,迪斯尼以鉅資買下宮崎駿部分影片在美國、中國港臺和內地的DVD發行權。迪斯尼引進美國作商業放映,更一舉擊退《冰河世紀》、《小馬王》等片,摘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大獎。2002年2月17日,《千與千尋》贏得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小金熊第一次授給一位動畫人和一部動畫電影。宮崎駿曾對記者説:"我拍這部電影時,就希望看了這部電影的孩子們長大了、老了,還會想帶自己的孩子重看這部電影。其實,我本來也想,讓現在的老公公老婆婆看了,也會情不自禁地建議他們的孩子去看,不過這樣講是有點厚臉皮,所以還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吧。"該片除了打破日本票房和入座率外,還是首部風行全世界的吉卜力動畫電影,相關産品亦為吉卜力帶來十分豐厚的利潤。

 

  2001年10月,宮崎駿親自設計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在東京三鷹開幕。美術館位於東京三鷹市井之頭恩賜公園內,投資約50億日元興建,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用於推廣該工作室的産品與宣傳日本動畫。

 

  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後,宮崎駿再次宣佈要退休。2002年,宮崎駿擔任企劃、森田宏幸擔任導演的《貓的報恩》上映,可以説是一部結構簡單、節奏輕快、故事內容異想天開的動畫片。本片創造了一個相對於現實世界的奇幻世界貓國,並且把貓國設定成主角小春進行冒險的地帶。但是由於《貓的報恩》的票房不很理想,宮崎駿又再次執導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影片改編自英國的人氣兒童小説家戴安娜·W·瓊斯的《魔法使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該片原定由細田衛監督,宮崎駿本來只打算參與監製工作。如果這樣的話,《哈爾的移動城堡》將是第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以外的人做監督的動畫作品。可惜後來細田衛的"稀奇古怪"的藝術觀念實在無法得到吉卜力高層的認可,臨陣換帥,最終只好出動了宮崎駿。宮崎駿表示:"為了表現原作的神髓,只好自己來做啦!"也因此收回了先前宣佈的退休計劃。

 

  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兩天就創下了勁收14.8億日元的歷史紀錄,比《千與千尋》首兩日的入場人次多了37.2%,同時也打破了2003年日本年度票房冠軍《跳躍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創下的歷史最佳首映紀錄。影片最終達1422.6萬人次的入座率,以196億日元(約14億元人民幣)的傲人成績穩居年度日本電影票房榜首,再次印證了宮崎駿在日本不可動搖的地位。2005年該片在美國公映,票房收入達421萬美元,在日本電影中排名第一。隨後的第二位,是主演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誰知赤子心》,收入為68萬美元。第一位竟然是第二位6倍還多,看來在美國的日本電影中,宮崎駿監督的確擁有獨特的地位。


  之後宮崎駿第三次宣佈退休。由兒子宮崎吾朗執導了《地海傳奇》。

 

  過去宮崎駿一直試圖退休,但是似乎他自己也忍受不了。就像鈴木敏夫在2005年曾説的那樣:"他再幹10年也沒有問題,還沒有計劃要退休呢。"很久以來這位天才下一步的計劃都是很神秘的。但是很清楚,他不會清閒地呆在家裏。就像《千與千尋》裏的鍋爐爺爺一樣,宮崎駿這位著名的完美主義者和工作狂,在不斷地策劃著他的項目。除了做了三部新的小品以外(僅僅在吉卜力美術館裏進行播放),他還為RobertWestall的《布拉卡姆的轟炸機》製作了23頁的全彩漫畫。宮崎駿甚至還為NTV的電視塔設計了一個10米高、18米寬的大鐘。他製作這個的理由是:"隨著時間流逝,動漫的角色會被忘卻,所以我想做一些也會被後世所喜愛的東西。"

 

  2006年7月《地海傳奇》上映。在吉卜力團隊的配合下,影片氣勢輝煌,儘管2006年也奪得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但是毀譽參半,宮崎駿對此片很不滿意。

 

  事實上從《風之谷》(1984)到《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宮崎駿的多部動畫作品都受到了《地海傳奇》系列小説的影響。《地海傳奇》是與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和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齊名的幻想文學傑作,曾經獲得過5個雨果獎、5個星雲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地海傳奇》系列小説已經被翻譯成16種語言,總發行量數以百萬計。把這部作品搬上銀幕大概也一直是宮崎駿的夢想。原作者美國女作家厄休拉·K·勒·古因本人一直以來都不同意自己的作品電影化,吉卜力工作室的請求也一直遭到拒絕。但自《千與千尋》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熊獎,而後又獲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長篇動畫片部門獎,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以後,原作者突然表示"能將之電影化的只有宮崎駿而已",並向吉卜力工作室發出了電影改編邀請。

 

  吉卜力著手該電影製作之時,宮崎駿正忙於《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製作,因此轉由擔任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館長的宮崎吾朗擔任顧問。接著,被作品魅力吸引住的吾朗負責了故事構成和分鏡腳本等工作,開始展露其才能。製作人鈴木敏夫於是將他提拔為導演。由於此前吾朗一直沒有接觸過動畫長片的製作,而甫一參與便擔任導演重任,得知此事的宮崎爸爸大加反對。但當看到由兒子所製作的氣勢非凡的宣傳海報時,宮崎爸爸也終於改變了想法,支援起兒子的第一部作品。影片最終成了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但宮崎駿對作品卻不甚滿意。宮崎吾朗由於小時候與父親有隔膜,年長時父親反對他拍片,與父親曾兩年不説話。對把動畫製作視作生命的宮崎駿而言,他認為讓完全沒有經驗的宮崎吾朗來製作一部電影,實在是太亂來了。2006年《地海傳奇》在日本公映,與兒子關係一直不好的宮崎駿也去看了試映,可他只在電影院裏坐了一個小時就出來了。在休息室裏,他發出了"好像已經坐了三個小時一樣"的感慨,對影片的不滿程度可見一斑。《地海傳奇》在日本未上映就造成轟動,即使在電影上映並取得不錯的票房後,他對兒子的表現仍然不滿。在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的宮崎駿看來,一定要懷著改變社會的心來做動畫。儘管不可能改變什麼,依然要有這種理念,這才叫真正的拍電影。


  2006年7月,宮崎駿為《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開始了準備工作。宮崎駿獨自一人完成了水彩的故事大綱,這在動漫場景中很少見,甚至吉卜力的員工們也已經很少看到這種東西了。《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于2008年的夏天上映。這個圍繞著5歲男孩宗介和想要成為人類的金魚公主波妞的故事是很讓人有興趣的。宮崎吾朗的兒子(宮崎駿的孫子)是主要角色宗介的原型。2008年7月19日,《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在日本481家影院全線上映,這種情況史無前例。影片一經上映,連續5周榮登日本票房冠軍,將排在第二位的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遠遠拋在後面。

 

  宮崎駿的作品大都以少男少女為主角,而以低齡兒童為主角,以孩童心態和視角製作的動畫僅有1972年的33分鐘的短劇《熊貓,小熊貓》、1973年的38分鐘的短劇《雨中的馬戲團》和1993年的劇場電影《龍貓》。《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可以説是這位67歲的動畫大師時隔15年後的童心復萌之作,影片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這個童話曾被改編成《小美人魚》,成為迪斯尼動畫的經典作品。與其相比,可以看出吉卜力藝術片與好萊塢商業類型片截然不同的美學追求。

 

  第五章少女動畫·民族動畫·精品電影:作品的市場定位

 

  宮崎駿動畫獨樹一幟,在日本動畫複雜而又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下,他對日本電視動畫的粗製濫造、庸俗化,以及電影動畫成人化、國際化趨勢持質疑和批判的態度。他説:"與50年代那些令我激動不已的動畫片相比,80年代的動畫片就像飛機上的食品一樣令人難以下咽。大工業生産模式使得過去動畫片創作中的激情與真情被浮誇、神經質和插科打諢所代替。而過去那種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也被現在的計件制搞得面目全非。我很反感現在人們對'新日本動畫'的簡稱(anime),從這個字眼上我只能感覺到日本動畫的沒落與前途渺茫。"(轉引自薛燕平:《世界動畫電影大師》,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頁。)在內容上他對暴力和色情充斥動畫不滿,在形式上他對"有限動畫"的畫面不流暢頗有微詞,對"過度表現主義"動畫的內容空洞、過於強調視覺衝擊的形式主義不滿。


  宮崎駿的動畫市場定位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一是堅決抵制庸俗化的成人動畫,塑造形象單純,品德高尚,具有進取精神和獻身精神的少男和少女形象。就觀眾群而言,他的"宮式少女動畫"觀眾定位在國內的少男少女,但卻老少咸宜。因為比好萊塢動畫主題深刻複雜,少男少女和兒童雖然喜歡看,卻不一定能完全領會他的苦心孤詣。二是不以滿足國際市場為目標,作品的內核體現日本傳統文化精神,以製作民族動畫為己任,與好萊塢完全國際化、類型化的動畫電影區別開來。三是堅持不懈地進行藝術創新,追求動畫的高品質,用商業元素包裹藝術電影內核,把動畫的娛樂性與思想性完美結合起來,堅持精品動畫路線,以其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贏得世人的尊崇和熱愛。

 

  一、五分天下佔其三:日本動畫"蝗蟲戰略"的功與過

 

  日本動漫産業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繁榮,最終反超美國。目前,世界上觀看的動漫産品大約有60%是日本製作的,即日本佔領著世界動漫市場的五分之三。日本動漫之所以取得一個比較大的市場份額,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名之為"蝗蟲戰略",就是除了影院動畫外,製作數量眾多的較低成本電視動畫,鋪天蓋地地宣傳和發行,多中求利。這些動畫在形式和內容上異常豐富,能夠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的觀眾的"不同需求"。這和美國每年只製作幾部高品質的動畫電影,高投入,高回報,在形式和內容上追求老少咸宜,滿足不同觀眾的"共同需求",以求打遍世界無敵手的"巨無霸戰略"是大不一樣的。但是日本動畫這樣做的同時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

 

  日本動漫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批國際頂尖級的動漫大師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手冢治蟲、宮崎駿、大友克洋、押井守、金敏、新海誠等大師輝煌崛起,在國際市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浪潮。而兢兢業業工作在第一線的動畫人才以及動漫製作公司,則是打造成功動漫産業的根本保證。目前,全日本有43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其中264家,即61.4%集中在東京,産業群的地理位置相對集中。這些大大小小公司及旗下的導演的作品市場定位各不相同,既合作又競爭,呈現出千帆競發的繁榮局面。

 

  在輝煌發展的同時,日本動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1963年之後直到70年代初期,日本動畫進入真正的飛速發展階段。它就像一個在幼兒期吃了激素的兒童,突然之間變成了龐然大物,並且給世界其他動畫文化以壓力。各電視臺播送的動畫片節目越來越多,播送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同時國內動畫生産人員的素質並不能夠隨之跟上。大公司尚且可以仗著資金雄厚到東映動畫公司挖老動畫人,或者高薪聘請著名漫畫作家操刀,小公司只能請些不入流的漫畫作家,甚至是高中還沒畢業的漫畫迷。


  東映動畫公司為適應形勢的需要,曾終止了定期聘用員工的做法,並投入人力物力進行長篇電視動畫連續劇的製作。這樣一來,畫風的遊移和技術上的粗製濫造不可避免。應該被廣泛利用的高度發展的技術,在有限動畫片中卻毫無餘地地給其他簡便而快捷的方法讓路。儘管仍有動畫人逆流而上,繼續堅持製作"完全"長篇動畫電影,如芹川有吾1964年的《頑皮王子斗大蛇》、白川大作1963年的《汪汪忠臣藏》等,但1971年8月,隨著倡領長篇動畫電影事業的東映電影公司總裁大川博逝世,東映動畫公司走向了全面衰退,旗下的動畫家也飛鳥各投林,日本踏上"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畫片生産基地"之路。

 

  在作品的精神導向上,由於競爭激烈,金錢、暴力和色情元素逐漸在動畫電視中氾濫。作為藝術品的動畫片,已然消亡于媚俗的電視動畫系列片中。這些不健康或不適宜的內容大受指責和批判,阻礙著日本的動漫進入國際市場,也損害了日本動漫聲譽。如1980年《魔神Z》在西班牙電視臺(TVE)播放,僅僅播放完了前26集,電視臺就取消了播放計劃,其原因就是這部動畫被西班牙人認為太過暴力了。一些低品質的電視動畫和電影動畫在日本同樣遭到了批評,認為這樣的影片剝奪了孩子們體會自然的美麗和人與人之間良好人際關係的機會。傑出的動漫作品來源於能夠培養感受力和創造力的環境,但培養感受力和創造力的環境已經讓動漫産業自身給破壞了。

 

  日本許多動漫公司也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它們適應國際市場需求,調整産品品位和風格。在日本國內發行的動漫作品被推廣到國際市場時,動畫片中的暴力、色情、宗教等不適宜的畫面被剪掉了。目前,産品輸出成為日本動漫産業的戰略定位,因此,很多動漫産品在策劃和製作之初,就充分考慮外國觀眾的習慣和口味,將日本民族風格與外國觀眾的欣賞習慣有機地糅合在一起,使日本動漫能夠順利地推進國際市場。

 

  宮崎駿動畫的定位,就是這種動畫市場背景之下一個非常高明的選擇。


下一頁"宮式少女動畫"老少咸宜上一頁從開山之作《天空之城》到佳作小品《側耳傾聽》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動畫大師宮崎駿》
· "宮崎飛機"的痛與傷
· 從參與《旺旺忠臣藏》到聲名鵲起之《風之谷》
· 從開山之作《天空之城》到佳作小品《側耳傾聽》
· 從"日進鬥金"到童心復萌
· "宮式少女動畫"老少咸宜
· "宮式少女動畫"的女權主義色彩
· 敬神道·敬武士道·斥暴力色情
· 對神道教萬物有靈思想的表現
· 對武士道精神積極方面的表現
· 堅決抵制在傳統文化影響下動畫的暴力色情成分
· 定位一:只製作電影動畫
· 定位二:做有藝術獨創性的商業片
· 定位三:堅持手繪,做高品質的完美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