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週年之際,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並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這既是國家發展大局所需,也是東北一貫的使命所在,更是東北振興要抓住的重大機遇。
“楓橋經驗”産生於20世紀60年代,卻具有經久不衰的歷史意義和新鮮的時代內涵;“楓橋經驗”誕生於浙江農村,卻有著全國性的廣泛影響和全局性的指導作用;“楓橋經驗”出自基層幹部群眾的創造,卻成為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的一面旗幟和一個標桿。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需要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來到“楓橋經驗”發源地諸暨市楓橋鎮調研,強調“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自2013年9月明確提出“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這一重要主張。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佈“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系列重要論述,為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文化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既豐富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也涵養了文明鄉風,塑造著鄉村的文明新風貌。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培育更多鄉村文化人才,強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將被更好激活,鄉親們的日子將越過越有滋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總的認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樣,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總體概念,是對全社會而言的。”共同富裕之共同性或總體性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體現著五重維度,即共生、共識、共行、共利和共情。對於共同富裕的實現而言,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是我們準確理解和有效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面。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從理論體系的高度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有助於不斷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道理學理哲理的認識,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原創性貢獻,理解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何以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在鄉村治理中,從文化入手,充分激活和利用文化善治性,有助於推動鄉村治理提質增效,提高鄉村善治水準。善治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善”之追求,包含“善於治”和“以善治”兩個層面,前者指向治理結果的有效性,後者指向治理手段的合理性。
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觀點方法,貫穿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心任務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