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更好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2024-12-18 16:35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始終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現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國內大迴圈的空間才能更廣闊、成色才能更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作出重要部署,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重大生産力佈局指明瞭方向。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利於改善社會生産力諸要素在地理空間的配置效率、增強區域間經濟聯繫,進而優化重大生産力佈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隨著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實施,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明顯增強,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空間佈局框架初現,區域一體化發展呈現嶄新局面。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幅員遼闊,實現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不斷推進。更好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將其與産業空間佈局緊密聯繫起來,特別是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有機統一起來。

産業是生産力的載體,優化産業空間佈局是優化重大生産力佈局的必然選擇,符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內在要求。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推進,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佈局産業鏈的要求日益突出,也賦予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新的內涵。比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基礎相對雄厚、産業門類較齊全,具備創新資源的規模集聚優勢以及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的先發優勢。要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在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佈局産業鏈中的引擎作用,進一步強化其創新引領力、産業吸納力、資源聚合力、輻射帶動力。再如,長江、黃河是貫穿我國東西的兩大河流,流經地區的資源稟賦、發展水準存在較大差異,這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勢能和廣闊的空間。要優化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機制,在統籌開發與保護的基礎上,促進産業合作和轉移,形成産業合理佈局、高效聯動、有序轉移的內生動力。

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有機統一起來,需要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生産要素配置有著不同的維度,既包括依據生産率水準在企業和部門間配置,還包括在不同地區和時間維度上的配置。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要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依法保護經營主體公平競爭,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激發要素在地區間便捷流動的動力,讓各類要素根據市場需求和比較優勢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尋找最佳配置點。比如,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人才的流動與佈局對新質生産力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當前,人才跨區域流動還面臨政策壁壘、資訊不對稱以及文化差異等因素制約。要加強區域間人才協作,推動人才資源共用,實現人才優勢互補,營造良性的人才競爭氛圍,以和諧人地關係吸引人才,進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有機統一起來,還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實現政策疊加聯動。比如,在制定財政、貨幣、就業等總量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差異性,深入把握各地區的發展現狀、産業結構、資源稟賦等具體狀況,引導資金和産業在區域間合理流動和分佈。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