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高校“藝術思政”要有大視野

2024-12-17 15:16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各抒己見】

光明日報《教育週刊》日前圍繞高校美育課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筆者認為,美育不僅能啟智潤心,更能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更加敏銳地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當前“藝術思政”模式正成為高校思政實踐的新亮點,應進一步構建高校“藝術思政”大課程體系新格局,激發高校思政教育新活力。

“藝術思政”是實施學校美育工作的新場域,是深化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新途徑,也是高校“大思政課”守正創新的新形態。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高校美育課程在教學要素、結構樣態、教學規劃與資源整合等方面與“大思政課”體系尚存對接間隙,構建“藝術思政”大課程體系存在短板與不足。

一是藝術課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不足。“大格局”是思政課的鮮明標識,要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擴大教學載體,增加育人效果。目前,高校藝術課程雖然表現形式多樣,但還存在對課程育人理念重視程度不足、內容呈現單一、深度挖掘不夠等情況。

二是思政課程的藝術化處理存在短板。“大思政課”著眼“大視野”,運用豐富的社會素材,創設鮮活的社會情境,激活社會實踐中的育人元素,從而回應學生關切,增強學生的現實感、在場感。“大視野”就是要延展教學時空,緊密切近社會脈搏,把握思政課和社會實踐的有機聯繫,展現思政課的社會活力。目前,高校思政課還存在吸引力不足、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兩張皮”現象。

三是在藝術思政課程的系統化構建上存在融合不足。“大思政課”聚焦“大場域”,全面統籌教學、研究、校內外的育人資源和力量,形成協同育人合力。但囿于學科特點各異,“藝術思政”與各學科、各育人要素之間的統籌性、規劃性還不強,教學資源整合也不夠理想,藝術思政融入培養方案還有距離。

四是藝術思政輻射面影響力上存在不足。“大思政課”內蘊無限的“大容量”。目前各高校“藝術思政”的探索和實踐正如火如荼,但從藝術思政輻射面和影響力來看,還存在小眾化、局部性、缺精品等情況,需要拓寬渠道,增強其輻射面和影響力。

“藝術思政”大課程體系構建是系統性工程,提升“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吸引力、審美性,需要不斷創新課程教學融合機制、實踐育人機制、協同育人機制、效果評價機制。

一是要構建“藝術思政”全過程融合教學體系。要加強藝術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切實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專業課程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藝術思政”全過程融合教學體系需要拓展教學載體,以生活化情景呈現思政元素,以藝術化形式賦能思政金課,以活態化傳承創新教學形式,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品質發展;要延伸教學空間,用好校史館、美術館、展覽館、劇院(場)等文化場館,讓課堂搬上舞臺、走進長廊、進入展廳,實現沉浸式學習,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和吸引力;要創新教學方法,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融入課堂教學,建立“感受—探索—內化—昇華”一體化、互動式教學模式,完善情景式體驗、浸入式學習、互動式探究的全過程藝術思政融合教學機制。

二是要推進“藝術思政”全系統協同育人機制。要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備課授課、教學評價等全過程,實現藝術課程思政作用;構建育人共同體,聚合校、政、企各方資源,建立校地聯動、校企合作、資源共用的協同育人機制,促進“藝術+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努力破解一體化協同機制實施力度不夠的問題;要營造藝術情境,利用文化、藝術、文物、教育等校內外場所資源,探索育人環境協同機制,增強學生的體驗實效;要整合校內外師資隊伍,探索實施公共藝術課特聘教師制度,組建“多學科融合、校內外對接、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不斷優化“藝術思政”教師隊伍結構。

三是要統籌“藝術思政”全鏈條實踐育人。要與校內外思政教育實踐基地構建“全覆蓋、多層次、體系化”虛實融合的“藝術思政”實踐基地群,建好校內各類藝術研究平臺、教育基地、創業工作室、輔導員工作室等,積極探索融藝術經典于思政教育的育人新路徑;創設“藝術+科技創新”“藝術+文化傳播”“藝術+志願服務”等思政實踐育人項目庫,組建“多學科融合、校內外對接、專兼職結合”的實踐育人導師團。

四是要建立“藝術思政”全流程育人評價機制。要結合高校實際,找準“藝術思政”大課程體系建構的關鍵問題,建立教師、學生、學校、第三方分層分類評價機制,建立多維度藝術思政綜合教學評價工作體系,推進“五育”並舉學生綜合評價改革,構建評價模型、組織實施反饋、持續改進提高;要不斷完善評價機制,探索分類評價和多樣化評價,建構精品課程、藝術實踐、活動品牌、研究高地四個工作維度聯動,形成工作體系構建、體制機制建設、載體平臺建設、育人品牌創建、成果轉化推廣等有機統一的科學評價模式。

(作者:莊興忠,係溫州大學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