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廣泛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識

2024-12-18 16:35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內容提要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涉及範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廣泛凝聚共識,築牢全黨全社會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廣泛凝聚共識、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順利推進改革十分重要。”共識是奮進的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好,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廣泛凝聚共識,築牢全黨全社會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引向深入。

廣泛凝聚共識方能順利推進改革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涉及範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必須在增進共識上下功夫,把各方面力量匯聚起來,凝聚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人心齊,泰山移。廣泛凝聚共識對於推進改革至關重要。改革開放初期,少數幹部群眾曾對農村改革懷有疑慮。經過輿論引導、試點推廣,農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到了實惠,以改革成效增進了改革共識,極大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也有力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鋪開。隨著改革深入推進,有人錯誤認為,破除計劃經濟體制弊端,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改弦易張。對此,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強調:“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這打破了長期困擾人們的思想枷鎖,凝聚起全黨全社會的改革共識,加快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通過凝聚共識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現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任務艱巨而繁重。這就更需要下功夫去凝聚共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我國歷史上變法圖強屢遭強大阻力的原因,即當時君主專制的政權性質和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各種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加之統治集團內部盤根錯節、相互傾軋,改革觸動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這導致我國歷史上的變法圖強難以廣泛凝聚共識、難以形成改革合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黨思想和意志統一了,才能統一全國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願,形成廣泛共識,人民才會積極支援改革、踴躍投身改革”“要做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工作,加強對改革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回答幹部群眾關心的重大思想認識問題,為順利推進改革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等等。正是在廣泛凝聚共識基礎上,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最壯麗的篇章之一。

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征程上,我們靠什麼來進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承載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這表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有機統一、密不可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築牢了全黨全社會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礎。可以説,廣泛凝聚共識,不僅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前提,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圍繞“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凝聚共識。我國超大規模人口,可為加快發展提供充足人力資源、超大規模市場,但也意味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利益訴求更加多元化複雜化,由此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內在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形成思想共識,充分考慮人口基數大、城鄉區域發展水準差異大等實際,堅持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尋求符合全社會意願的最大公約數。

圍繞“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凝聚共識。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居民收入仍存在一定差別,民生保障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內在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圍繞促進共同富裕形成思想共識,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改革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圍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凝聚共識。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物質富足,而且要精神富有,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內在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圍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形成思想共識,既要通過完善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夯實物質基礎,又要健全推動文化繁榮、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體制機制,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凝聚共識。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中國式現代化放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內在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圍繞推動綠色發展形成思想共識,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

圍繞“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凝聚共識。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充滿戰爭、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深重苦難。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內在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圍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形成思想共識,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緊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廣泛凝聚共識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讓全黨全社會都理解改革、支援改革、投身改革,築牢共抓改革的群眾基礎,就要緊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廣泛凝聚共識。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凝聚共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廣泛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識,必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中央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不斷譜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壯麗篇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凝聚共識。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黨的性質、宗旨和奮鬥目標,決定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作出的改革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確定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適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需,順應人民群眾期待和社會預期,構築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圖。要深化對改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深刻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善於用群眾身邊小故事講好改革大道理,及時解疑釋惑,回應社會關切,積極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增強大局意識,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關係,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氛圍。

堅持總目標凝聚共識。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明確,行動才能知所趨赴。必須清醒認識到,改革不是改旗易幟,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的重大原則,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始終朝著總目標指引的方向前進,該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改,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要善於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最緊密的團結、激勵最有力的奮鬥。

堅持科學方法凝聚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科學的改革方法論是改革成功經驗的結晶,是增強改革預見性、科學性、實效性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和有效路徑,形成改革開放以來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的改革方法論。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並舉、先立後破;要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要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係,推動改革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

(執筆:唐洲雁、韓冰)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