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數字空間

太原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亮相希臘


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近日在希臘雅典舉行,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欣賞了解中國石窟藝術。


探訪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


日前,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在位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從12000余件報名作品中遴選出210件參展作品,類別涵蓋CG繪畫、數字影像、交互藝術、混合現實(AR、VR、MR)、生成藝術/人工智慧藝術/AIGC等。


哈爾濱:近600棟歷史文化建築實現“數字孿生”


記者從哈爾濱市加強歷史文化建築保護傳承專項課題研究工作組獲悉,近三年哈爾濱市已完成近600棟重要歷史文化建築的數字化資訊採集、測繪建檔工作,實現了歷史文化建築的“數字孿生”,為下一步精准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中國科技創新力何以閃耀世界


中國創新元素閃耀兩大國際展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全球技術“盛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中國企業在5G-A、人工智慧等領域發佈創新産品。在已有百年曆史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中國車企展現出“絕對一流、前沿的科技實力”。


向新向智向未來 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


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是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關注5G-A技術


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正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大會期間,在5G技術基礎上演進而來的5G-A技術備受關注,一些業界人士認為今年是5G-A商用元年。


工信部印發《方案》 加快提升工業領域數據安全保護能力


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印發《工業領域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4—2026年)》


視頻生成器Sora讓人喜憂交加


OpenAI已經在該系統生成的視頻中加上了浮水印,表明這些視頻是由AI生成的。學術界、商界、政府以及AI專家都很擔心,AI生成的“深度偽造”內容可能會造成虛假和錯誤資訊的廣泛傳播。例如,該公司已使用了自動化流程,旨在防止其商業AI模型生成針對政客和名人的虛假內容。


手機企業搶灘AI大模型


在經歷連續多個季度下滑後,智慧手機市場復蘇的希望在哪?生成式AI手機被寄予厚望。近期,三星發佈AI手機Galaxy S24系列,內置人工智慧大模型。此前,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等我國手機企業紛紛將人工智慧大模型落地手機端,一個以生成式AI作為産品創新和體驗提升基石的智慧終端新時代或將到來。


AI賦能健康管理


“人工智慧技術在推動醫療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AI賦能醫療將表現得更加精彩。”


2024福布斯中國人工智慧科技企業評選啟動


作為數字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人工智慧經歷了數十年的不斷發展,已經從最初的科幻想像和紙面概念逐漸走向成熟。目前,人工智慧正加速應用於生産經營和社會服務領域。


多家消費電子公司業績預喜


經歷了近兩年的“寒冬”之後,消費電子市場回暖信號顯現,多家消費電子産業鏈公司2023年業績預喜。業內專家表示,在市場需求持續回暖、人工智慧(AI)賦能、硬體創新以及政策助攻的多因素共振下,消費電子行業有望迎來景氣度的上行。不過,由於未來發展挑戰因素較多,消費電子行業復蘇持續性仍有待進一步確認。


《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印發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近日印發《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


發力新興産業 開闢産業新賽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那麼,提出發力新興産業、開闢産業新賽道,有何重要意義,釋放了怎樣的政策信號?


明確“施工圖”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加快構建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等一系列目標。


瞭望 | 前瞻2024人工智慧四大趨勢


2024年,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的發展又會呈現出哪些趨勢?讓我們一同展望這些值得關注的重大趨勢。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


算力突圍:打造AI浪潮下的堅實底座


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點亮、京津冀最大綠色算力中心投産運營、京津冀算力廊道正在謀劃中、上海首個垂直領域AI千卡集群落地、全國首個算力交易平臺上線


充分釋放數字經濟促就業潛能


從資訊技術到智慧技術,技術形態的快速迭代驅動了經濟增長模式與社會生活方式的深刻轉型。新時代以來,我國數字社會全面發展,數字經濟從業人員規模加速擴大,職業類型更加多樣,適應數字技能擴散的社會機制逐步建立,持續釋放促進就業的潛能。


人工智慧首次自主設計並完成化學反應


12月27日電一個美國研究團隊開發的名為Coscientist的人工智慧系統近期首次自主學習了諾貝爾獎級別的化學反應


1  2  3  4  


數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