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多家消費電子公司業績預喜

數字空間>

時間:  2024-01-16 12:41:54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

經歷了近兩年的“寒冬”之後,消費電子市場回暖信號顯現,多家消費電子産業鏈公司2023年業績預喜。業內專家表示,在市場需求持續回暖、人工智慧(AI)賦能、硬體創新以及政策助攻的多因素共振下,消費電子行業有望迎來景氣度的上行。不過,由於未來發展挑戰因素較多,消費電子行業復蘇持續性仍有待進一步確認。

多家公司業績預喜

機構密集調研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月14日記者發稿,消費電子行業已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其中有6家業績預喜,具體包括3家預增、2家略增、1家扭虧。

1月12日,玻璃防護屏廠商信濠光電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00萬元至5500萬元,同比增長124.27%至136.07%,實現扭虧為盈。

另外,蘋果産業鏈公司立訊精密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7.5%至22.5%;傳音控股則預計2023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21.15%。

多家消費電子零部件企業也預計2023年實現大幅增長。如恒銘達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05%至55.41%;珠城科技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7.17%至54.42%。

消費電子行業也成為近段時間機構調研的重點之一。同花順數據顯示,自2023年12月1日至今,消費電子行業已有24家A股公司受到包括基金公司、券商、私募、險資等機構調研,合計調研次數達53次。億道資訊、興瑞科技、統聯精密的機構調研次數分別為12次、5次、4次,恒銘達、億道資訊等多家公司受到超過50家機構調研,協創數據更是受到近300家機構調研。

供需關係逐步改善

AI應用增添復蘇動力

行業內上市公司業績改善的背後是消費電子市場的日趨復蘇。

中國信通院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121.1萬部,同比增長34.3%。科納仕諮詢(Canalys)預計,2024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1.7億部,增長4%,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預計達2.67億台,同比增長8%。另一研究機構Tech Insights則預計2024年消費電子行業收入將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多家消費電子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稱,行業持續復蘇下,公司訂單或産品價格得到改善。普冉股份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2023年下半年以來,由於下游供需結構有所改善,訂單能見度被一定程度修復。消費類産品去庫存已基本接近尾聲,後續隨著週期上行,供需關係逐步改善,行業各渠道、公司的庫存水準將逐步回歸健康狀態。公司各條産品線價格逐步趨穩,後續會隨著供需關係改善得以修復,産品出貨上量。

順絡電子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目前在通訊終端方面的訂單同比幅度較為明顯,新産品批量化量産以及現有核心客戶的採購份額在持續增長。藍思科技近日在互動易上披露稱,公司目前正在加班加點開展第四季度的訂單生産,目前來自大客戶訂單沒有明顯變化,生産經營狀況良好。

自去年初開始的AI應用創新也成為消費電子市場復蘇的強大驅動力,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在終端産品、核心硬體、系統應用等維度發力,進行AI應用終端的探索。

手機端,包括OPPO、榮耀等多家廠商都已推出搭載自研大模型的手機新品。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研究報告預測,生成式AI智慧手機2027年出貨量將達5.22億部,佔據40%的市場份額,複合年增長率為83%。可穿戴設備領域,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等全球科技巨頭都在準備將AI大模型應用在智慧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上。

在被譽為“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的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包括聯想、戴爾、惠普、華碩等頭部廠商都發佈了AI PC産品。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AI PC在中國PC市場中新機裝配比例將於2027年達到81%,成為PC市場主流。“AI或成PC行業分水嶺,隨著新産品更多地加入AI技術,臺式機和筆記型電腦的銷售可能會在2024年得到重振。”PC供應商泓禧科技負責人近日在機構調研中説道。

國泰君安指出,智慧紀元到來,AI手機、PC、AI Pin、AI眼鏡相關廠商在終端産品、核心硬體、系統應用三個維度發力,助力AI終端時代到來。

“電子基本面在逐步轉好,中長期來看,AI給消費電子賦能,有望帶來新的換機需求,看好AI驅動、需求復蘇及自主可控受益産業鏈。”國金證券分析師樊志遠表示,從多方面的情況來看,電子需求轉好信號明顯,建議關注去年四季度受到手機拉貨、庫存去化較快、業績有望超預期的細分行業及公司。

挑戰因素多

復蘇持續性有待觀察

眾多機構和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AI、VR等技術創新的賦能下,消費電子行業將延續復蘇趨勢,迎來景氣度上升週期。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消費電子行業實現復蘇主要來自於三方面因素,一是庫存降至低位,消費電子行業進入補庫週期;二是國內消費市場整體復蘇,疊加蘋果、華為等多個頭部手機品牌發佈新品,拉動下半年終端消費市場保持活躍;三是在我國産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AI技術進入快速發展期等因素影響下,算力、存儲等相關領域應用産品不斷放量。

“預計2024年消費電子行業將延續復蘇趨勢,景氣度持續提升,特別是AI領域將成為行業未來的新增長點。消費電子行業以約十年為一週期,預計本輪新週期的開啟,在AI、VR等技術創新的助力下,有望為行業帶來5年以上的上升週期。”陳靂説道。

“從我們監測的數據來看,目前消費電子市場回暖趨勢明顯。”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對記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手機作為消費電子主力迎來週期性迭代;二是折疊屏技術等創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打開高端市場;三是AI應用創新不斷突破為消費電子行業賦能。

不過,專家也提醒稱,因為行業發展受宏觀經濟以及AI應用落地進展情況等多重因素影響,謹慎看待消費電子産業的回暖,是否是階段性仍是未知。

“消費電子市場發展與技術的創新突破與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水準上升有關。展望未來,新興技術的突破將持續為行業帶來新增長點,但目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宏觀經濟波動、居民消費能力下降將持續擾動消費電子行業。”陳靂説道。

張毅也指出,科技創新和行業週期是這波行業復蘇最大的紅利,産品的成熟度、是否跟上這個節奏是對行業競爭者最大的挑戰。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佈報告稱,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主流安卓手機品牌已開始進行存貨回補,但從出貨預估與訂單能見度的變化來看,安卓手機需求改善可能低於市場預期。他指出,目前非中國市場的中低階手機出貨預估已開始下修,普遍看到雙位數以上的“砍單”,新興市場當地品牌甚至有高達40%至50%以上的“砍單”。無論是中國或非中國市場,訂單能見度均自去年下半年的4至6個月縮短至今年上半年的約2個月,可看出品牌廠商保守看待後續市場需求。他認為,即便安卓手機需求沒有結構性改善,下修空間也有限,但風險在於市場期待庫存回補後能見到需求改善。

三星電子日前公佈的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指引顯示,公司營業利潤連續第六個季度下滑,2023年全年營利同比暴跌近85%,主要原因是存儲晶片行情不佳,而存儲晶片行情則是受到消費電子需求疲弱的拖累。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表明消費電子復蘇遠低於預期,行業需求並沒有那麼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