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走群眾路線看“浙”裏 聽聽3位幹部的“觸網”故事

@C@E76B[)8TB_Z]7IXS_L5N.png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在今年4月19日召開的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敦促領導幹部要經常上網看看,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

  在浙江,幹部們上網多嗎?能否順利跟群眾“來電”?他們在網路上分享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他們的“網路群眾路線”,走得好不好?今天,讓我們走近浙江3位幹部,傾聽他們的“觸網”故事——點點滑鼠,嗨,原來,你也在這裡。

  是廳長也是微信大V

  周國輝説:最強的智慧是真誠

  2013年,履新省科技廳廳長的周國輝開通微信公眾號——“滄海一舟”。廳級幹部上網開微信號,能跟普通網民、跟80後90後小夥伴“愉快地玩耍”嗎?發的文章會不會太“八股”,“官氣”太重?這些問號,在3年時間裏逐漸被化解,而越來越多網民也因“滄海一舟”認識了這個“不一樣”的廳長。

  “我是什麼人?能試試用簡潔的語言介紹自己嗎?”

  2013年11月25日,周國輝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滄海一舟”發出了第一聲問候。正在外地學習的女兒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澆冷水”:網上都是“陌生人”,難免有些人會偏激、會主觀臆斷,有準備嗎?

  顧慮當然有。

  “領導幹部實名上網,大家肯定會更關注。你會放下架子説話嗎?你是來作秀的嗎?很多時候,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可周國輝卻依舊決定做這件事——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手機已成為人體不可或缺的“無線器官”。網際網路是一種思維,也是一個工具。

  “上網,與其説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尤其是2013年,我轉到了科技廳廳長的崗位,如果不知道、不了解、不使用網際網路科技,不僅難以適應崗位需要,而且肯定會落伍。”周國輝説。

  為了“不落伍”,這位廳長“蠻拼的”,一有空就和身邊的同事切磋“網路語言”;為了及時發佈公眾號文章,經常在顛簸的出差路上編輯文字;但凡有粉絲留言,他都一一耐心回復;不少青年學子和年輕創業者邀請他參加自己組織的活動,能去的,他都儘量去。

  周國輝直言,不重視、不懂、害怕,是不少領導幹部對待網路的心態。

  “其實,真沒什麼好怕的,基於網路的社交形式一定還會進一步發展,網路上做群眾工作一定會成為新常態。好的壞的,領導幹部必須體驗和應對。”

  在他的帶動和示範下,省科技廳很早就建了浙江創新社區微信群,成為大家學習、交流和成長平臺;省科技廳繼而建立了創新浙江微信公共號,成為科技創新宣傳的新平臺;去年,省科技廳又建起了全國首個科創服務雲平臺,成為線上辦事大廳。周國輝説,這些都得益於“觸網”的親身體驗。

  是縣委書記也是電商“管家”

  杜興林説:最大的關注是民生

  1999年,公派到美國休斯敦大學學習的杜興林第一次接觸網路購物。這次網購體驗被他寫進了論文,也開闢了他的“網路之路”。如今,在他任縣委書記的遂昌,5萬人口的縣城聚集了幾千家網店,農村電商的“遂昌模式”蜚聲省內外,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路演片子中,有兩分鐘講遂昌的故事……

  2011年,杜興林履新遂昌縣委書記時,農村電商已經在這個小縣點起了“星星之火”。如何借助電商的東風,形成帶動山區百姓致富的“燎原之勢”?怎樣通過網路讓百姓更富、讓遂昌更好?

  他的答案很簡單:堅定走入網路,主政者必須有網際網路思維。於是,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成為杜興林主政遂昌主抓的一件大事。

  漸漸地,偏安浙南山區的遂昌人的生活,因為網路和電商,發生了改變:“生活要想好,趕緊做電商”的創意刷墻隨處可見;晚飯後聚在一起乘涼、跳廣場舞的大媽大嬸,討論的是“秒殺”“包郵”“淘金幣換購”;外地遊客在遂昌農家菜館吃飯時,上菜的廚師會冷不丁地談起自己對BAT大戰的看法……

  “不少百姓覺得,網上賣東西,買家不知道自己是誰,只要賣出去就是成功。可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把東西賣出去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開會的時候,走訪企業的時候,和淘寶店主座談的時候,只要有機會,杜興林就會把自己的這套理念分享給更多的人。

  “做電商,誠信很重要,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品質,這樣才能積累越來越多的客戶。”

  手機、電腦、iPad;微網志、微信、論壇……閒下來的時候,杜興林也會通過各種途徑上網轉轉,宣傳部門定期整理出來的“網路輿情分析報告”也是他的必讀物。哪個路口紅綠燈黑了、路牌倒了,哪個地方整修擾民……群眾通過網路反映的這些問題,一般不出幾天就有回復和解決。“論壇是最能夠了解民意的渠道,百姓的煩惱和訴求,在這裡能看得八九不離十。”杜興林説。

  都説“郡縣治,天下安”,作為縣裏的“一把手”,杜興林對網路時代的群眾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感受:

  “正如總書記説的,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其實,有了網路,我們的群眾工作也更有效、更得民心。”

  是街道幹部也是網路發言人

  許斌説:最好的方式是溝通

  許斌是寧波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他更為人知的身份,是“網路發言人”,他代表街道在鎮海區的網路問政平臺,回應網民的意見和建議。

  街道工作千頭萬緒,城市管理是其中的一大塊,可城管,在網路上又是一個不受待見的詞,有時還被妖魔化。

  “最初看到網民提意見,第一反應就是衝上去和他理論,結果反而不好。現在我知道了,溝通,往往有更好的效果。其實,老百姓直抒胸臆,這正是網路民意最寶貴的地方。”

  許斌如今對這份工作,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去年,有人在網上反映廣場舞噪音擾民,城管到底管不管?也有人説,這是自己休息和健身的權利,城管別瞎管。一時間跟帖者眾,莫衷一是。許斌立即將這個情況反饋給相關科室,街道馬上派人到各個文化廣場作調研,最後和派出所、城管、環保部門,相關社區以及各個活動團體一起協商達成了《關於市民在文化廣場健身、娛樂活動使用擴音設備的約定》,關於擴音設備的使用時間寫得清清楚楚。這個約定出臺後,大家各自讓一步,都覺得挺好,氣也順了。

  工作整7年,許斌早已對這份工作有了心得。

  “百姓怨我們工作不透明,我們又常常覺得自己有苦説不出,歸根到底,是政府和群眾之間溝通效果不好。現在,網路已經成為很多人了解情況、反映問題的主要渠道,政府部門必須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在網路上回應他們的訴求,才能更好地疏導情緒,改善關係。”

  習總書記説,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網際網路監督,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這些話,許斌記在了本子上:

  “過去,網路問政只是作為政府工作的一個參考,一個補充性的渠道。有些領導幹部用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去應對。而今天,社會中的活躍人群基本都已經在網路的覆蓋之下,越來越多百姓通過網路來表達訴求。”

  在他看來,網民的喜怒哀樂、訴求和想法,必須成為執政者制定政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來源:浙江線上)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網路走群眾路線看“浙”裏 聽聽3位幹部的“觸網”故事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