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近8成網民資訊遭泄 浙江將構築網路空間安全

1.png

  僅僅是十多年前,網際網路在許多人印象中,還像是一個“世外之地”。可如今,只要帶著手機,就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網中央。 然而網際網路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滋生了危險。一面是各種真偽難辨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另一面卻是用戶的個人資訊,悄無聲息地被洩露。在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該如何規範網路秩序,保護資訊安全?

  近日,由浙報傳媒集團、中共淳安縣委、淳安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網際網路安全與治理論壇”在淳安舉行。來自全國公安部門的網警、行業專家與各大網站負責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討這一新時代的難題。論壇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浙報傳媒和騰訊、網易、百度、阿裏、新浪、新浪微網志、搜狐、360、網盛生意寶聯合簽署發佈了“構築網路空間安全”倡議書,也得到了全國主要網站的響應。這些網站共同承諾,為共建網路資訊安全家園一起努力。

  78.2%的網民身份資訊遭洩露

  超過50%的移動端感染病毒

  郭啟全 公安部十一局總工程師

  目前網路違法犯罪日益猖獗,首當其衝的,就是竊取、販賣公民個人資訊,而且不法分子的“手”越伸越長。

  蔡林 浙江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總工程師

  “如果認為網路安全問題僅僅是網路詐騙、網際網路犯罪等,是不準確和不全面的。”

  舉個實例:國內某機場就曾因出境系統出現崩潰,導致了大量乘客滯留機場。但蔡林也直言,在眾多網路安全問題中,個人資訊洩露是“重災區”。

  黃道麗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在她看來,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大數據的新特點不無相關。“萬物互聯態勢下的大數據智慧分析,帶來了顛覆性思維和創新型業態。”黃道麗認為,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普及,使每個人都成為數據貢獻者。而在大數據時代,各行業對個人數據的需求也將達到有史以來最高。這意味著個人數據涉及到許多利益,也必然導致了更多的風險。

  黃道麗舉了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網民身份資訊遭遇洩露的佔據了網民總數的78.2%,63.4%的網民的網上活動資訊遭到洩露。2015年,因為個人數據洩露帶來的經濟總損失為805億元,即便以我國龐大的網民基數,分攤下來每人平均也有124元。

  陳建民 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常務副主任

  他提供了另一組數據,單單手機移動端,2015年移動端的病毒感染率已經超過了50%,超過48.6%的應用被篡改,甚至連一些安全防護應用也被篡改。

  服務提供商有了硬性規定

  網民也要養成良好習慣

  這種形勢之下,對普通網民們來説,如何保證自己個人資訊的安全,已經成了“身家大事”。

  也許你也有感受到,我們登錄網站與應用,常常需要先註冊,輸入個人資訊,而這些資訊如何保證安全,卻只能靠網站自己制定的標準。有沒有一個強制性的標準?有!

  今年1月1日起,公安部制定的《資訊安全技術/網際網路互動式服務安全保護基本要求》開始實施。黃道麗介紹,這是針對即時通信、微網志、部落格、論壇、第三方支付等網際網路互動式服務提供者的強制性標準,必須貫徹執行,否則可以予以行政處罰。

  這份新的強制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各個環節的制度和技術措施,如必須採用加密方式保存用戶密碼等資訊;審計內部員工對涉及個人資訊的所有操作,並對審計結果進行分析,預防故意洩露等。

  蔡林也指出,網民要養成良好的網路習慣,並給大家支了幾招:

  1、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不要保存有身份證、銀行賬號等敏感的個人資訊內容,很多人會將身份證、銀行卡等照片存在手機相冊內,這是非常不安全的;

  2、對於所有來歷不明的連結,一律不要點,這些連結中往往含有惡意代碼,會竊取用戶移動終端上的資訊、實時交易內容等;

  3、不要瀏覽不健康的網站,這些網站也是惡意代碼的聚集地;

  4、保護好認證資訊和驗證碼,不要隨意將此類資訊告訴別人。

  大數據雲計算

  讓網際網路的盾牌越來越厚

  范淵 杭州安恒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在安全防禦上,目前也開始利用大數據。”和以前單對單模式的防禦模式相比,大數據、雲計算的運用,也意味著在防禦端,能夠進行更好的分析與預警。

  陳建民 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常務副主任

  在新打造的國家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安全管理中心中就利用了許多大數據技術。利用大數據的相似性分析,從LOGO、代碼結構等方面對惡意應用進行預警搜尋。同時,發現一個惡意應用,依託平臺的大數據,可以進一步發現,該應用還存在於哪些渠道?這個作者還製作了哪些應用,這些應用是否也違法?是否還存在其他類似的應用?

  不過,網際網路安全,畢竟難以一蹴而就。

  郭啟全 公安部十一局總工程師

  “我們是網際網路第一大國,卻不是網際網路第一強國。”我國網際網路安全目前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基礎不牢。

  沈逸 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如果從國家之間對抗的角度來説,我們的網際網路安全體系,在可預見的將來,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上,都會處於弱勢。但這並不意味著無法“超車”,技術的快速更疊也帶來了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機會。

  不過沈逸也強調,“超車”只會出現在“一個足夠開放的市場環境下,而非誕生在實驗室裏”。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全國近8成網民資訊遭泄 浙江將構築網路空間安全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