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大數據” 浙江天氣預報每10分鐘更新1次

F))U%{FP)PZK8J928QB}CZO.png

  “未來30分鐘出門跑步會不會下雨啊?明天什麼時間不下雨適宜戶外活動?如今,浙江天氣預報已經精確到每10分鐘更新1次。氣象服務方面,“手機等值線現繪”技術的運用,成功把氣象臺“移植”到了手機上,只要手機一點,所在位置的精確氣象資訊就會出現,猶如變身“氣象臺長”。

  全省2482個自動站24小時監測

  “老天”一舉一動都逃不出氣象臺眼睛

  浙江哪在下雨,哪在下雪,哪是陰天,在天氣實況檢測圖上一目了然,每5分鐘就會自動更新一次,能精確到1公里。在以前,這樣精密的監測是不可想像的。

  今天,浙江的人工觀測記錄早已成了歷史,目前全省已經建起2482個區域自動監測站,再加上水利、電力、海洋等相關部門氣象觀測站點的共建共用,全省氣象觀測站網密度從每百平方公里7公里迅速提高到3.9公里,杭州、寧波等地中心城區和重點區域的密度更是達到3公里以內。

  再加上氣象並衛星和雷達的實時監測,通過大數據融合分析技術,浙江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網格化、5分鐘更新的天氣現象監測。由“大數據”融合分析共同編織成的這張“天羅地網”,“老天”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氣象臺的眼睛。

$JWPDWV27%R@ER[806Z97KL.png

  浙江天氣預報每10分鐘更新1次

  “大數據”武裝精細化預報

  提起氣象臺和天氣預報,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準確率的問題,實際上,近年來通過預報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大數據”的綜合運用,浙江省氣象臺已經初步建立了“0-15天無縫隙精細化格點監測預報産品體系”。

  以前預報主要有氣溫和降水,現在還多了風力、相對濕度、能見度、以及各種專業的氣象指數等;以前12小時更新一次預報,精度只能也只能達到縣一級,現在最快10分鐘就能更新一次預報,精度更是可以達到1公里。

  為了提升氣象預警的及時性,省氣象臺還研發了“浙江省短臨預警指導與監控平臺”,實現了“一張圖指導全省三級氣象臺短臨預警狀態”,更加體現了氣象業務佈局的集約化和智慧化。

KLI5OFH5SK54[UIW7@CS83W.png

  APP讓普通人變身“氣象臺長”

  氣象部門也玩兒“黑科技”

  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網路服務科科長李建説,以前,因為雷雨的不確定性,氣象部門在預報時,多會提到“局部地區有強降水”,但這個局部地區到底是哪?外界很難理解,現在流行的氣象app軟體上也沒有答案,所以也網友調侃説,這個局部地區,是最神秘的地方。

  不過,隨著“智慧氣象”這款氣象服務app的研發和使用,這個局部地區不再神秘。實際上,這款app相當於把浙江省氣象臺“打包”裝進了手機裏。相對於當下魚龍混雜,數據來源不明的各類天氣app,這裡的預報和實況數據更加權威。

  更重要的是,它能把省氣象臺的精細化預報直接呈現在手機上,並實現人機交互,只要你在浙江省內任意位置,點開“我的氣象臺”,就能馬上變身所在位置的“氣象臺長”,獲取的精確至所在位置1公里範圍的氣象資訊,所以,“局部地區”是不是在你家,點一點就知道啦。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運用“大數據” 浙江天氣預報每10分鐘更新1次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