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6日到現在,東海“小開漁”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大批海産品的上岸,給台州的海産品加工企業帶來利好。特別是對於海産品出口企業來説,眼下迎來了出口小高峰。連日來,記者走進台州的海産品出口企業進行蹲點,現場直擊海産品從加工到裝車運輸的全過程,了解海産品“出海”背後的故事。
隨著“嘩、嘩”的聲響,一整車滿滿的海鮮被工人們卸了下來。這裡是位於溫嶺松門的浙江天和水産股份有限公司,自從開漁以後,企業就進入到了生産的高峰期,幾乎每天都要從當地漁民手中收購大量的海産品原材料。記者一走進企業,恰好遇到100多箱、4000多公斤的海産品原材料正在卸貨。仔細一看,它們全部都是我們台州人熟悉的“紅綠頭”,而這恰恰是企業重要的出口海産品原材料。
這麼多紅蝦從碼頭被運到企業,接下來又會去哪、被怎樣處理呢?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來看看紅蝦的“華麗變身”!
走進企業的生産車間,3條生産線上,120多位女工正在熟練地剝蝦去殼。剝好的蝦仁經過分揀、速凍之後,被送入零下40度的冷庫裏進行徹底冷凍。在企業成熟的流水線運作下,一隻紅蝦變成一顆冷凍蝦仁,整個過程不過短短十幾分鐘。
“不夠,完全不夠,我們每天都在為原材料而發愁!”浙江天和水産股份有限公司廠長陳輝告訴我們,自從“小開漁”以來,企業加足馬力日夜趕工。像這樣的紅蝦原材料,企業平均每天會收購、加工20多噸,但這還是無法跟上出口訂單的需求。
浙江天和水産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海産品出口貿易已經有30年,主要出口産品有紅蝦仁、凍鯖魚、安康魚、太陽魚片等。今年一開漁,企業就接到了西班牙等歐洲客戶貨值50多萬美元的紅蝦訂單,短短半個月總計出口海産品58.7噸,同比增長4.8%。
出口形勢貌似一片大好,但是企業總經理余訓新卻並沒有盲目樂觀。這位80後的年輕人幾年前從父輩手中接過企業經營管理權,國際國內市場的暗流涌動,讓他平添了幾分擔憂。“目前來看,來自東南亞的競爭比較激烈。”余訓新説,“因為像東南亞的勞動力成本肯定是比中國便宜不少的。如果只是做原材料初加工的話,我覺得我們以後很難有利潤了。”
余訓新的擔心不無道理。原來,在企業的出口海産品中,紅蝦、凍鯖魚等初加工、精加工産品,佔到企業出口産品總量的一半以上。這些産品的加工門檻低,價格波動較大,一旦遇到競爭對手,很容易對企業整體出口形勢造成影響。如何提高附加值,使産品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企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天下午,台州海關監管二科二級主辦王瑩來到企業進行例行的溝通對接,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她帶來了一份台州2023年上半年海産品出口的數據。
“整個台州的話,整個上半年統計出來還是有不少亮點的。比如海産品出口拉丁美洲這一塊的增長很漂亮,一共是950噸,增長幅度是208%。還有出口亞洲國家的增長也是250%,希望這些數據對你們來説有參考價值。”王瑩説。
聽到這樣的數據,再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一時間,各部門員工都紛紛討論了起來。“我覺得我們要開拓東南亞市場,特別是華人市場吧。像我們公司生産的帶魚、鯧魚、小黃魚、龍頭魚這種,在華人市場肯定受歡迎。”外貿部的于瑩瑩説。
“我們要研發新産品。現在年輕人都沒有時間買菜做飯,我覺得預製菜的市場還是很不錯的。”企業員工許晶晶説。
如何打破企業發展瓶頸?在討論中,開拓新市場、開發深加工類新産品成為了大家的共識。事實上,從前幾年開始,企業就把目光瞄向了東南亞、非洲等地,通過參加展會、拜訪客戶等方式開拓新市場。僅在今年,企業就打開了五個國家的新市場。
在開發新市場的同時,企業也在積極優化産品結構。他們大力研發預製菜等精深加工類新産品,特別是近幾年來,企業自主研發的調味小龍蝦預製菜,受到了不少國外華人市場的歡迎,銷售總量達到50萬盒。
努力開拓新市場,研發高附加值的産品,為企業的海産品“出海”再添了新動能。不過,“出海”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新産品開發就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波折。
“麻辣小龍蝦,在我們這裡有點賣不動。公司能不能研發一款適合我們當地人口味的産品呢?”這天,余訓新接到了來自越南的一通電話,經銷商向他反饋了企業研發的麻辣小龍蝦在當地“遇冷”的情況。原來,越南人雖然也愛吃辣,但他們通常吃的是“甜辣”口味的食品,公司研發的“麻辣小龍蝦”出口到當地之後就有點“水土不服”了。
擱下電話之後,余訓新的神色顯得有點凝重。“我們要打開一個新市場,不是把産品運過去就行了。還是要加大研發力度,做出適合當地口味的産品,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定制化’。”他説。
定制化,給企業研發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兩天,企業研發質檢部的負責人朱巧麗在實驗室裏忙個不停。她正在針對歐美華人市場,研發一款新口味的秘制調味小龍蝦。
“每次研發出一款新産品,我們都要自己嘗試一下,然後寄給國外的客戶請他們也嘗嘗看。這樣我們才能根據他們的反饋,來判斷産品是否適合他們的市場、值不值得下一步去大規模生産。”朱巧麗告訴記者,企業每年投入400萬—500萬元研發經費,保證一年內要有超過十款深加工産品創新出品。這些産品投放市場後,總體反響良好,例如調味小龍蝦每年的銷售量就達到10萬盒以上。
在“定制化”這條路上,企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企業的樣品室,記者看到了一份出口瑞典的調味小龍蝦,包裝盒上印著淡黃色的茴香圖案。“這是茴香味的調味小龍蝦,專門出口瑞典。”余訓新告訴我們,“我們國人不喜歡茴香的味道,但是在瑞典卻非常流行。所以我們要針對區域的口味去做一些定制産品,不斷研發相應口味的新産品。”
為了助力海産品更加高效“出海”,台州海關主動到府,依託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提供了檢驗檢疫證單“雲簽發”等服務,實現電子底賬數據秒放,大大縮短了企業的通關時長。
“以前企業産品出口要到現場去辦理放行手續,包括證書列印也要等現場結果出來之後在現場領證,現在他們只需要在電腦端就可以完成電子底賬獲取,檢驗檢疫證書自助列印業務,可以説比原來方便很多,至少節省了一天左右時間。”台州海關監管四科副科長常佩亮告訴記者。
在多方支援和企業自身努力下,天和水産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業績有了較大突破。1-7月份,企業共計出口2906.2噸水産品,同比增長79.75%。其中,5%是銷往東南亞、非洲等新開發的市場。在新産品的研發上,今年以來,企業共開發了秘制調味龍蝦、帶魚卷等十幾種新品,深加工産品出口占比達6%以上,較去年提升了一倍。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創新吧,不管是産品的創新、市場的創新,包括管理的創新,我覺得對我們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余訓新説,他一直以來有個想法,在研發世界各國“定制化”産品的同時,也把中華美食文化輸出到全球各地。“接下來我們還會大力推進附加值比較高的産品,新市場麼,希望再能拓展五到十個。我們有豐富的資源,有創新驅動,我對我們企業未來的出口形勢絕對有信心!”
記者蹲點手記
擁有740公里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海産品資源,可以説台州在海産品出口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蹲點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台州的出口企業,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企業家們,他們居安思危,創新求變,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發展思路、優化産業結構、開拓新興市場。他們在創業中“創新”、在“紅海”中開闢“藍海”,相信最終將實現海産品的“破浪”出海,贏得更好的未來。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台州 蔡柳寧 徐張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