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比亞迪嵊州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項目二期正在火熱建設中。
該項目總投資130億元、預計年産值達200億元,它是比亞迪在浙江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項目一期也是建設速度最快項目之一——從簽約、拿地、開工到通線,僅用時285天。
“嵊州速度”讓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驚嘆:“浙江的投資環境很好,特別是嵊州,開工到投産僅用8個月,是比亞迪的標桿項目之一。”隨著一期達産,2022年8月9日越商大會上,企業與嵊州市政府再簽二期項目投資協議書。
當前,嵊州正謀求從領帶、廚具、電子電聲等特色傳統産業向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轉型。在各地向“新”發展的激烈競爭中,小城嵊州如何以優質營商環境吸引大項目一投再投?
專班運作
為項目落地提速
快,是企業領跑行業的競爭力,也是政府營商環境的競爭力。
隨著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攀升,比亞迪急需擴大動力電池産能,有意在長三角地區佈局大型産線。聽聞這一需求,嵊州迅速作出反應。“電池項目符合嵊州産業轉型的規劃,我們很快認準了招商方向。”嵊州市開發區(高新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胡益萍説。
如何加速項目落地?專班化運作機制應運而生。政企達成合作意向後,嵊州抽調市級部門骨幹人員組建了比亞迪項目專班。多個市級部門將審批權下放至屬地街道,使得層級扁平、流程精簡;市級部門、開發區、屬地街道、比亞迪四方聯動,讓解題閉環化、答疑定制化。
“我們根據10個月投産的目標倒排時間、梳理工作清單,明確部門和企業經辦次序,形成環環相扣的‘鏈式’推進模式。每週召開協調會現場辦公,讓齒輪快速轉動。”胡益萍説。就這樣,開發區(高新園區)作為項目服務的主鏈條積極調動全市資源,串起了解決所有問題的金鑰匙。
半年裏,比亞迪項目相關負責人和嵊州市開發區(高新園區)招商辦的石幸煒成為合署辦公的專班同事,遇到任何問題,抬起頭就能面對面討論商議。
比如,項目需新建110千伏雙回路電線、新設變電站,按規由市級部門提交、省級部門審批,一般需要2年時間。在市領導牽頭下,專班聯合供電部門提前大半年與上級部門對接,和企業共同做方案、全程陪跑代辦,最終搶在項目設備安裝調試前完成供電保障。
從對接到簽約僅1個月、從動工到投産僅8個月,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一期投産後,招工又成了難題。年中是招工淡季,8000多員工不到位,産線還是開不起來,企業甚至開出1萬元/人的獎勵政策鼓勵“老帶新”。為此,嵊州市領導帶領專班及人社部門組隊開行“招工大巴”,前往貴州黔南、湖北十堰等地勞務市場開展巡迴招工,與湖北竹溪縣、重慶綦江區簽訂外省勞務合作,“即招即走”快速填補用工缺口。
一期投運以來,比亞迪項目相關負責人和嵊州市開發區(高新園區)招商辦有關負責人常常一個電話解決“關鍵小事”:門前道路改造、員工停車位擴容、綠化帶開豁口……比亞迪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比亞迪將在永嘉落地新項目,當地還派幹部到嵊州取經,“專班就像企業和政府部門間的轉机站,讓我們非常省心。”
機制迭代
鋪就産業轉型沃土
此次能夠搶抓風口行業大項目,還因為嵊州有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長期積累。“鄉賢招商是渠道、支援政策是手段,最終拼的是整體營商環境。”嵊州市經信局黨委委員馬哲峰説。
比亞迪項目之所以能落戶嵊州,得益於鄉賢的牽線搭橋。多年來,嵊州每年舉辦嵊商大會,本地招商投資中心和在滬在深的嵊州商會對接,及時掌握在外嵊商和行業企業的動向,破除資訊壁壘。
政企能快速簽約,充足的土地供應是關鍵。“面向優質項目,要素要像海綿裏的水一樣擠出來。”嵊州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産登記中心主任陶海斌表示,儘管土地指標緊缺,這些年嵊州創新“盤地十法”,開展存量盤活、實施集約用地,還根據上級部門的激勵政策,爭取到數千畝獎勵指標。
有了要素,還要有管理機制。2021年以來,嵊州按照項目評級進行梯次供應,對重點項目實施提前介入,確保“拿地即開工”;不斷簡化審批環節和申報材料,實現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比亞迪項目一期從簽約到拿地開工僅用45天。
專班還有“前身”。“前期辦”是設立於發改局的內設機構,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窗口,負責綜合協調、指導服務、跟蹤進度等對企前期工作。“當時就明確了多部門審批手續的流轉次序和時間節點,不讓時間消耗在部門流轉環節。”嵊州市發改局投資科負責人胡海燕説。
目前的專班機制進一步擴大部門範圍、固化工作流程,變“串連”為“並聯”。比如在發改、經信外,納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等更多部門,部門間聯動完成各項審批,促進項目儘早落地。
在服務大項目的過程中,嵊州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機制。比如政企溝通渠道,在2019年啟動市長直通車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政企早茶會、政企懇談會、政企會客廳等多種溝通方式;去年以來,營商環境“嵊利辦”品牌建設硬核行動3.0版、優化營商環境4.0版密集發佈,在迭代中及時將創新機制固化普及。
在馬哲峰看來,位於杭州、寧波、金義三大都市圈交界處的嵊州,具備專精特新的産業基礎和人口優勢,如何將區位特性轉化為優勢,在産業轉型和産業鏈協同合作中脫穎而出,營商環境是重點。“比起重大項目由領導出面解難題,更要重視建立機制,對於廣大中小微企業而言,辦事順暢最重要。”他説。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胡靜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