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推出落戶新政 如何消除落戶者顧慮
發佈時間 | 2023-07-19 08:39:09    

   不問房子,不問工作,不問年齡,來了就是浙江人。

  在各大城市紛紛降低落戶門檻的趨勢下,浙江省也放出大招——浙江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通知,印發《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7月22日起將正式施行,有效期為5年。

  《方案》明確,堅持尊重意願、存量優先的原則,推動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退出上述權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一項新政的出臺,往往會引發諸多討論和疑惑。為什麼浙江要出臺這項政策?有什麼利好和意義?是否意味著搶人、賣房? 對此,潮新聞記者和多位專家聊了聊。

  主要受惠者:或是大專及以下的外來務工人員

  這項政策能惠及多少人,又有多大吸引力呢?潮新聞在採訪中得知,有人對進城落戶存在顧慮,也有人表示,有點心動了。

  杭州富陽農村的張波,她在寧波工作十年,沒有落戶,戶口一直在農村老家。“在寧波生活、工作,感覺外地人和本地人沒有太大差異,基本享受著同城化待遇,只要交了醫保,醫療待遇都一樣的,買房、買車也沒有限制。

  但是,為了兩個小孩讀書,她把孩子的戶口落在寧波,“寧波的教育資源很好,希望以後娃也能在這裡上個好中學,考個好大學。”

  河南籍的周奶奶的想法也差不多,她退休後在浙幫兒子帶孫子,和老伴一直沒遷戶口。周奶奶告訴記者,小輩們落戶後在購房、上學等方面都有便利,“我們落不落戶都無所謂,關鍵是孩子們。”

  來自麗水松陽的穆女士認為,農業戶口是否願意遷到城裏,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命題,“人都是往好的方向去選擇的,如果去城裏能解決就業、住房,甚至孩子上學匹配優質教學等問題,除了戀家情結嚴重或者年老的老人,80%都願意遷,甚至出錢都願意。但是,現在浙江的教育、醫療都講究均衡了,農民也不比城市差多少。如果只是有個居民身份,我為什麼要遷戶口呢?”

  來自溫州農村的簡女士對於新政中“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退出上述權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存在疑惑。

  “進城落戶了就遷出本村了,不是本村集體的人了,憑什麼還有農村土地承包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簡女士説,老家不少朋友都認為,“出去容易,回來難”。

  黃文斌夫婦從河南來浙務工已經十年,戶口還在老家,對於落戶政策,他們也存著保住老家耕地、宅基地等等顧慮。“因為沒有本地戶口,孩子也能夠上學,所以我們也不太願意落戶。”黃先生説。

  不過,在嘉興從事快遞工作的楊衝看來,浙江這一政策是下了大功夫,他著實有些心動。來自四川農村,他很喜歡浙江,如果能在浙江把工作穩定下來,自己有意願把戶口遷過來,“我們都嚮往大城市,往好的地方發展。”

  一名長期從事房地産行業研究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浙江取消落戶限制,此舉主要是“留人”,而不是“尋找接盤俠”,“如果政府為了賣房,直接取消限購就行了。”

  在他看來,這些年,東北地區人口外流情況一直比較嚴重,人口流失必然伴隨著需求萎縮、房地産價格下降、就業崗位減少等,經濟不振就更加留不住人,從而形成惡性迴圈,“戶籍制度影響最大的是教育和醫療,留住人才,先把城市規模做起來,有人自然有産業,城市也就慢慢有了活力。”

  針對大家的顧慮,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趙志榮表示,浙江省對本科學歷以上的外來人口已經有比較寬鬆的落戶規定。這次政策的主要受惠者,可能是大專及以下的務工人員。他們是否願意進城落戶,取決於成本和效益兩方面的比較。

  “一方面是放棄農村戶口的成本,包括失去承包地和宅基地,還有情感歸屬感上的損失等。另一方面是落戶城市能享受到多少實在好處,包括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等。”趙志榮説,可以購買城市住房也是福利之一,但在高昂房價和收入機會縮減的擠壓之下,短期效益可能不會太顯著。

  農民進城落戶,後顧之憂如何解決?

  “既然要農民進城,就要我們的解決後顧之憂。”一直以來,這是許多農民的心聲。

  最大的擔憂是什麼?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農民進城落戶後,自己的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如何處置,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按過去的政策,農民要落戶城市,得把宅基地退出來,集體收益分配權取消,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特別能幹的人會願意進城闖蕩,但大多數人比較保守,就守著自己農村的土地。”長期從事國土資源研究的何長宏告訴記者。

  《方案》中,在放開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中明確,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退出上述權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方案能夠保障農民的權益,既然要讓農民做城鎮居民,又不能影響他們的現有利益。宅基地是很多農民的最後一道保障,有能力的人去闖蕩,也要給他們留有後路,不行回來還得有飯吃,這樣大家才會願意去。”何長宏説。

  也有人問,大家都去城市裏了,農村的土地怎麼辦,誰來從事農業生産呢?

  何長宏介紹,對於農村的集體土地,農民擁有承包權。近幾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經營權,意味著農民可以轉讓自己的承包地,擁有了更大的處置權。

  “如今規模農業逐漸成熟,科技水準也在提高,再加上市場經濟的調節,當土地成本低了、糧食價格漲了,就會有人願意去種地的。當然,政府也應出臺一些農業扶持政策,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人去從事農業生産。”何長宏説。

  近幾年,中央相關部門一直強調,為了適應農民進城落戶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等更大的處置權,各地可以積極探索農民承包地的退出機制,允許在城鎮有穩定的就業和定居的農戶轉出承包地。

  當然,對於《方案》日後如何落地,大家也有很多期待和考量。“對於農村的一畝三分地,老百姓難免有顧慮,政府在相關方面還需要做更多工作,給大家吃定心丸。當然,政府也不是要一刀切,把大家往城裏趕,是吸引人來,但不是強制。”一位社會人士這樣和記者説。

  過去,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的原因之一,有些農民不願意落戶,還有些農民“想落的不能落”。

  打破城鄉戶籍壁壘,為什麼是浙江?

  正如許多人所説,《方案》的深遠意義,是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加速城鄉融合。那麼,要打破城鄉壁壘,持續地吸引人、留住人,浙江有什麼底氣?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告訴記者:“浙江是我國共同富裕的先行示範區,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有較強的基礎。特別是擴權強縣等改革,在全國率先推行,鄉村振興發展較好,為城鄉拉平差距和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才有底氣去打破城鄉戶籍壁壘。”

  城鄉一體化,浙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一組數據可以驗證:近20年來,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37縮小到1.9,地區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8,公共服務更加優質普惠,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居各省區第一。

  換句話説,只有練好了內功,張羅好了家裏,才能吸引更多人入住。

  在趙志榮看來,浙江省是沿海經濟大省,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大,這是浙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經濟信心的一個舉措。“在地區競爭激烈的當下,降低落戶門檻,有助於吸納周邊省份的人口,尤其是已經在浙江務工的流動人口,把戶口遷入浙江。適齡勞動力人口在教育、醫療和住房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需求,對地方經濟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馬亮看來,浙江的做法有很強的全國推廣性,當然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還很難複製推廣,但是在絕大多數城市,都有推廣的潛力。

  尤其在當下,人口出現負增長,老齡化挑戰大,大型城市需要大量勞動人口,以此保持生機和活力,更需要人員來補充。

  根據2022年浙江人口數據,11座地級市中,常住人口在300萬以下的城市有麗水、衢州和舟山,300-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僅湖州一座,超過500萬的有7座,其中杭州是唯一超過千萬人口的城市。

  其實,浙江並不是最早全面放寬城市落戶限制的省份。為城市“搶人”,不僅是浙江,山東、江西等地也全面放寬了城市落戶條件,提高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但是,浙江也做出了許多新的創舉。

  “這份方案含金量很高,因為有步驟、有表格、有量化指標,比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到2027年要達到76%,這是很重要的指標,意味著浙江要在現在的基礎上,提高2-3個點,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何長宏説。

  要引人來,更要留住人,好的公共服務是關鍵。方案中提出了許多公共服務保障目標,全省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數從36.3萬套(間)提高到120萬套(間),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的就讀比例要大於90%,以及各類保險的參保人數指標。

  “這是新型城鎮化的需要。取消對流動人口的落戶限制,讓他們也能享受相關教育社保福利,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一步。”趙志榮説。

  “長遠來看,浙江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共同富裕。戶籍限制取消也會推動人口跨地區流動,激勵地方政府改善公共服務,通過公共服務優化來吸引人口和留住人口,由此形成人城共榮的良性迴圈。”馬亮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何泠瑤 許伊雯 實習生 關春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