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有打開門的姿態,更有留住人的誠意
發佈時間 | 2023-07-20 08:39:33    

   7月22日起,《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將正式實施。

  靴子落地,意料之中。2021年的《浙江省新型城鎮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通氣會就表明,“十四五”期間,除杭州市區外,浙江將全面放開落戶政策。

  敞開落戶的大門不是新鮮事。《實施方案》的重點和亮點在於,如何讓農村人成為真正的城裏人,不光要在城裏留得下,還要能以新身份過得好。

  落戶的門越開越大

  “歡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浙江姿態很誠懇。”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張蔚文開門見山。在暢通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渠道上,浙江這扇門已經開得很大。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渠道進一步暢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更加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就業更充分、居住更安定、教育更優質、醫療更便捷、保障更有力、文化更豐富。

  為了更好對標,《實施方案》專門設計了12個方面的量化指標,比如,到202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76%,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不含政府購買學位)就讀比例要從2022年的83.3%提高至2027年的90%及以上。

  即便是尚未開放的杭州市區,也明確進一步完善積分落戶政策,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連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逐步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在全省範圍內,流動人口的社保繳納、居住時間等戶籍準入年限將累計互認,並逐步拓展到長三角區域內累計互認。

  落戶的門越開越大,是時代發展趨勢使然。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公佈,指出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到2020年底,中國已經有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全國各地在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上探索不斷,浙江也不例外。

  提高城鎮化水準、加快人口集聚,對於激發經濟活力有著莫大的作用。張蔚文解釋,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就是要打通要素流通的渠道,讓更多資金、技術跟著人走,拉升經濟的同時提高人們的收入。

  濃墨重彩在留住人

  落戶變得容易,農業轉移人口就願意進城了嗎?不儘然。

  從數據看,中國的城鎮化率從改革開放之初不足20%,到“十三五”末超過60%,浙江更是超過72%。要在高基數上持續提高城鎮化率,難度不小。

  張蔚文舉例,即便以浙江2022年常住人口6500萬人計算,要達到2027年76%的城鎮化率,每年要有超33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再者,浙江有其特殊性,得益於“千萬工程”,浙江高水準推進鄉村振興,農村人的幸福指數很高,進城內生動力不足。而來自省外的農業轉業人口,多處於“青出老回”的狀態,並沒有真正留下來。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光要有打開門的姿態,更要有留住人的誠意。浙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實施方案》的大量筆墨留在公共服務保障上。”張蔚文説。

  《實施方案》重點圍繞大家關注的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社保、公共文化等做好服務。比如,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的支援力度,在辦理失業登記、社保補貼等方面提供便利。

  子女教育,是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推動力,《實施方案》著重保障了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提出將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範圍,建立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機制。醫療服務方面,也在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同等享受健康教育、0歲至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産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在留住人的誠意上,浙江還提出關鍵一點——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退出上述權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某種程度上説,在中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下,這些權益可以看作是農民的財産和社保,是農村人進城的底氣。

  提高新市民的認同感

  你是本地人還是新浙江人?當這個問題提出時,暗喻著身份隔閡在心理上依舊存在。

  讓農業轉移人口成為真正的“城裏人”,這是《實施方案》的另一層深意——進一步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能力,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氛圍。

  “這種融入不只是身份的融入,而是全方位的融入,讓他們在城市發展中有發言權和認同感。”張蔚文告訴記者,調研中他們也碰到一些“候鳥式”新市民,為了讀書或者就業機會等,把戶口遷到城裏。在張蔚文看來,這種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是高品質的市民化,也不是高品質的城鎮化。

  高品質的市民化,要讓農業轉移人口可以享受城市的各種資源。因此,《實施方案》提出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參與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技能人才評價,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參與浙江大工匠、浙江傑出工匠、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遴選,在提升他們勞動技能素質的同時,讓他們逐步融入城市。同時,《實施方案》也提出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民主協商議事活動和社會事務管理等,進一步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氛圍。

  這些舉措看似平常,卻是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的關鍵一步。能否提高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是事關這一群體能否順利完成市民化的關鍵一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管理,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優化新市民積分管理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全國首創“省級共性+市縣個性”積分指標體系,並將於2023年7月26日起施行。

  所謂新市民積分制度,是指以居住證為載體,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將新市民個人情況、實際貢獻等轉化為相應分值,積分達到一定要求可享受常住地提供的相應公共服務待遇。

  如果説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氛圍事關提升新市民的認同感,那麼這一指標體系則從制度上進一步激發新市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讓他們更好地成為城市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共用者。

  看到浙江這麼多誠意,“浙裏新市民”,你來不?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鄭亞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