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孩子們重新回歸校園。
日前,國家教育部公佈了第五批102所鄉村溫馨校園名單。在我省,溫州市鹿城區雙潮小學、台州市天臺縣石梁小學、海寧市袁花鎮談橋中心小學、麗水市縉雲縣長坑小學4所學校入選。
這四所鄉村學校,何以“出圈”?溫馨在哪?鄉村小學,未來發展如何?潮新聞記者前往調研。
四所鄉村學校,因何“出圈”?
長坑小學,坐落在浙西南山區縣縉雲,雖是鄉村小學,卻是當地的“明星學校”。日前一早,潮新聞記者從麗水市區出發,兩個多鐘頭才抵達隱在山坳坳裏頭的長坑小學,目力所及,學校周邊都是大片的農田和村舍。
該校校長麻涵佳介紹,學校面積僅有8個標準籃球場大,被農房分隔成4個校部,一條走廊串聯起現代化教學樓、宿舍、食堂、圖書角和社團活動室等。行走在校區,記者感受了“溫馨”的味道——
學校空間和設施都是學生動手設計打造:木雕室裏,一件件木雕作品是學生和家長們從山裏找來樹根雕刻;36間宿舍裏的皮影和水彩畫,由孩子們手工製作粘貼上墻;就連校園各個角落裏的多肉微景觀和後山4畝多的桃園,都是孩子們自己種養打理。
溫馨,不僅在校園環境,鄉村特色化教學也處處體現“溫暖”。長坑小學開設了笛子、篾匠、婺劇等6大系列26門拓展性課程,老師手把手教學生,利用每天下午2小時的社團活動時間,教孩子們吹豎笛、拉二胡、唱婺劇。在婺劇演出廳,麻涵佳指著滿墻的戲服感慨,“這些老物件凝聚了師生情感,老師和學生們自編自導的歌舞劇《三個和尚》到省裏演出,演出服最開始還是我們自己拿針線縫的,學校在沒條件中創造條件‘學’。”
不僅長坑小學,潮新聞記者發現,其他鄉村學校的課程也各有特色。雙潮小學設置了“竹文化”校本課程,與校園的鄉村竹林環境緊密結合,打造“竹墨十觀”教育場景。老師帶一、二年級學生賞竹,認識竹的種類與習性;帶三、四年級學生玩竹,學習傳統竹編技法;帶五、六年級學生品竹,品味竹的詩詞歌賦。
海寧市袁花鎮談橋小學,基於真實生活的學習實踐場景,開發了“樂樂城”拓展性課程,每學期推出近30門與社會各行各業結合的特色課,學生們可以打破班級界限自主選課,實景體驗小廚師、小作家、小木匠等社會角色,參與各種城市勞動。
鄉情滿滿的課程設置下,師生關係變得溫情。台州石梁小學針對90%的住宿生實施晚間特色託管,由學校的女教師擔任寄宿學生的“愛心媽媽”,輔導孩子學習、教孩子洗衣、疊被、做作業,組織學生和家長參與親子遊、“青春期悄悄話”、親情家書傳真情等活動,鄉村學生在學校也有家的溫暖。
校園溫馨、課程溫暖、教師溫情,讓鄉村小學“出圈”。
溫馨背後,有何堅持和努力?
看得到的“溫馨”,背後其實是一群人默默的堅持和努力。
“其實,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比不上城裏,老師們只能多付出多投入,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可能性。”麻涵佳告訴記者,溫馨的長坑小學,其實只有26個老師,要教29門課程,老師常身兼數職。學校採取師生互學的模式,每年新教師到學校都是抽時間自學,向高年級的學生學,再教低年級的學生。她笑稱,“現在笛子吹得最好的是語文老師,嗩吶吹得最好的是英語老師,打擊樂敲得最好的是數學老師。”
同樣在堅持的,還有雙潮小學。潮新聞記者發現,其在4所學校裏學生人數最少,僅155人,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學校探索‘跨段、跨學科的融合教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共上音樂、美術、體育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該校校長夏建廣介紹,學校還與市區瓦市小學結對成為鹿城區城鄉教育共同體學校,每週五遠端“共上一堂課”實現“教研共富”,“一切努力只為了讓鄉村學生們覺得,自己在鄉村上課和城市裏沒太大區別。”
實際是,今年是全國鄉村溫馨校園評選的第三個年頭。2020年教育部在全國啟動鄉村溫馨校園建設。三年來浙江分批積極組織各地創建,目前已成功申報五批共計17所全國鄉村溫馨校園。雖然各學校特色不同,但發展路徑相似——高品質發展、內涵化發展、均衡化發展。該項遴選提振了鄉村學校建設的信心,也引起了各地對鄉村小學“硬環境”與“軟環境”建設的重視。
鄉村教學品質提升後,石梁小學在校生人數實現了20多年來首次回升;長坑小學今年新招生60余人。與此同時鄉村學校教師提質行動也在深度開展,談橋小學通過開展“鄉村教育家”校本研修,實施國家級課題“支架式”課堂教學研究,每年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以“走出去”和“請進來”等多種形式結合的模式,切實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準。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鄉村小學面臨著資金和師資雙短缺問題。鄉村小學師資流動性大且快,結構性短缺現象嚴重。“我們也在爭取改善教學生活條件,留住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夏建廣表示。此外,鄉村校舍翻新、課程開發與開展等都需要資金,“相比城區,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堅持和努力。”
鄉村教育的未來,在何方?
鄉村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也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環,鄉村教育的路在何方?
我們不妨從各地經驗找答案。
對標國家要求,河南發佈鄉村溫馨校園建設方案,提出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明確師資配備、保障日常運轉經費;山東提出分類推進鄉村學校建設計劃,重點加強鄉鎮駐地學校建設,改善校舍及附屬設施條件等;在浙江,溫州發佈了省內首個市域性的基礎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實施導則,提出打造“有教育溫度、有文化溫潤、有人性溫暖、有美感溫馨”的特色學校空間。
建好學校是第一步,更關鍵的鄉村教育長遠的規劃。業內多位專家展開探討。
城鄉教育均衡是重點。浙江鄉村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劉紀蕊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開展鄉村溫馨校園建設是我國落實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體現。我們必須正視鄉村教育的歷史、現實和未來。對於具備發展潛力的鄉村學校,要給學校創新發展的空間,在教師配備和經費撥付方面應滿足實際發展需求,鼓勵辦好有鄉村特色的鄉村學校。她建議,可切實落實“縣管校聘”制度,有步驟地實行區域內城鄉教師大範圍“交流輪崗”制度,強化教師“區域人”的身份,淡化教師“學校人”的認知,以最大程度地確保城鄉教育在硬體、經費、師資等方面差距逐漸縮小。
鄉村教育需要保留“鄉土味”。鄉村學校根植于廣袤農村大地,鄉土性是鄉村教育的文化底色。21世紀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北京社科院研究員韓嘉玲曾撰文指出,鄉村學校需回歸生活、回歸鄉土,鄉土化、生活化、本土化的鄉土課程聯結著學生與土地,幫助學生了解鄉土知識與文化,不僅讓學校的學習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還以大自然中的天地萬物為教材,讓學習走出“課堂只在教室發生”的傳統設定,使學習空間從校內走向校外,將廣闊的天地變成課堂。
鄉村教育需要延續情感認同。對比相關報道和數據,潮新聞記者發現,全國已評選出五批500余所鄉村溫馨校園,不少建校史超過百年。從鄉村溫馨校園建設的進程來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情感、培養情感、輸出情感的過程,鄉村溫馨校園不僅是校園,更是家園,需要鄉村教育從業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正如談橋中心小學校長平靜所説,當學生把學校當成了“家”,學校注入了學生的情感,學校便一直都在。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鄔敏 王艷瓊 幹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