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余姚河姆渡文化核心區新發現一處古稻田遺址
發佈時間:2023-12-08 10:32:29    

   近日,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獲悉,今年8月至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聯合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産學院,組織隊伍對建設所涉及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1000平方米,發現一處史前時期古稻田遺址,初步判斷為河姆渡文化晚期階段,年代距今5300-5500年左右。

  該遺址位於余姚市三七市鎮上錢村以東,北邊1.5公里即是田螺山遺址。發掘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先布設南北向、東西向兩條探溝進行解剖發掘,隨後根據發現的遺跡狀況布設探方進一步平面發掘。

  遺址地層堆積由上及下可分為7層。此次發掘探明瞭古稻田分佈東、南邊界範圍,清理出田埂3條,溝渠1條,道路1條,臺地1處,坑9個。3條田埂,呈長條狀的土堆隆起,其中一條田埂邊發現有用於排放水的溝渠,田埂丁字形交匯,交匯處一側明顯低窪,應為灌排水口。道路位於稻田東部邊界附近,東西走向,應該是連通居址和稻田之間的主要通道。除此之外,在發掘區內還見有一些坑狀遺跡,與放置生活垃圾的灰坑明顯不同,坑內均無遺物,多數坑分佈在田埂附近,併發現坑內填土臨近堆放的現象,推測是為了修整田埂、渠道,就近取土從而形成。

  經初步檢測,水稻田堆積中含有水稻小穗軸、穎殼、水稻田伴生雜草等遺存。植硅體分析結果顯示,稻田堆積中水稻植硅體密度近8000粒/克,高於一般認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硅體超過5000粒/克即可判定為水稻田的標準。

  古稻田所處位置為河姆渡文化核心區,史前人類活動頻繁,周邊有河姆渡、井頭山、田螺山等重要史前遺址。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寧波地區的山前平原地帶普遍存在古稻田層,田螺山遺址的發掘曾對古稻田進行了小範圍的解剖,真正把古稻田作為主要對象進行大規模發掘是始於2020年的施岙遺址,此次上錢遺址古稻田的發掘,進一步刷新了學術界對史前稻田和稻作農業發展的認識。

  上錢古稻田發現了田埂和灌溉系統,還有反映稻田修整的土坑等,展示出了完善的水稻田系統,為寧紹平原地區稻作農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以往寧波地區發現的水稻田均位於山前、地勢較高的地帶,而上錢古稻田位於地勢低緩的河谷平原地帶,地理位置特殊。低水位環境,對於水稻的種植來説,水的利用和規劃尤為重要,因此也反映出了更高的稻田修整和水稻種植技術。

  古稻田層其上發現了數層泥炭層和自然淤積層,反映出史前階段數次水準面波動較大的環境變遷,為研究寧紹平原地區人地關係提供了新視角。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通訊員 梅術文 記者 陳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