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老師要求描述一位名人,初三男孩寫下了她,背後原因很暖心
發佈時間:2023-12-08 10:28:37    

   “她做織補20多年,練就了極好的技術,在製作羊絨衫的行業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從最開始的廠裏小工,她憑藉一步一個腳印積攢經驗,不斷學習,最終成為了杭州小有名氣的手藝人。”

  前兩天的語文課上,面對老師佈置的作文題,杭州初三學生潘越在作文本上寫下了這樣的語句。

  老師佈置的題目是描述一個名人,而潘越描繪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媽媽梅香蓮。

  “其他同學有寫梅西,也有寫華羅庚的,但是在我的心裏,我的媽媽就是名人。”潘越説,自己的母親一直都是讓他引以為傲的偶像,他也想把這篇作文當做禮物送給媽媽。

  回到家後,潘越驕傲地把作文展示給了梅香蓮看。“雖然作文的分數不高,老師認為是偏題了,但是我的內心很高興也很感動。”梅香蓮説。

  作為媽媽的“小粉絲”

  兒子用一篇作文表達了認可和愛

  “我也沒想到兒子會把我寫成作文的對象。”梅香蓮告訴記者,幾天前兒子興衝衝地從學校回來,拿出他的作文本讓自己看一看。

  打開後,是一篇描述名人的作文,主人公正是母親梅香蓮。

  “裏面的內容我仔細讀了好幾遍,原來從兒子的視角來看,我居然也很了不起。”梅香蓮説,自己其實就是千千萬萬的勞動者裏很普通的一個,沒想到兒子很留心日常生活中顧客對她的肯定。説到這裡,她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而在潘越看來,媽媽的手藝是遠近聞名的,不僅客人們對她的評價很高,還被媒體報道過很多次,對於這些,他一直看在眼裏,也聽到心裏去了。

  “當時老師讓同學們寫一位名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的故事,我的腦海裏一下子就浮現出了我的媽媽梅香蓮。”潘越説,媽媽20多年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支撐起了我們的小家,“我覺得媽媽真的很了不起。”

  隨後,潘越還有些得意地補充道,“前兩年,媽媽還憑藉自己出色的技術為豪車補敞篷頂,當時好多媒體都報道了這件事,她一下子就紅了,連姐姐和我的同學都知道這件事。”

  “姐姐也曾經給我寫過作文,題目叫做《無價寶》。”梅香蓮透露,在文中女兒這樣寫道:“我們家有一個極其珍貴的無價寶,那就是我的媽媽。媽媽總是笑著説,當年她來杭州靠的就是一股信念,她的店裏經常九點鐘了燈還亮著。我要向媽媽學習,傳承他的努力和堅持不懈,不偷懶,不投機取巧,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件事。”

  在姐弟倆心目中,梅香蓮就是他們在身邊的榜樣。今年10月,杭州還有電視臺跑來報道梅香蓮定制羊毛衫的手藝,潘越還專門幫助媽媽把新聞轉發在朋友圈宣傳一波。“媽媽的手藝那麼好,當然要越多人知道越好。”

  憑藉補好賓利豪車頂棚出圈

  她説,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出名堂也不錯

  對於梅香蓮,經常看潮新聞·錢江晚報的老讀者們應該都熟悉。

  梅香蓮是浙江麗水松陽人,15歲開始接觸針織手藝。2007年,梅香蓮和丈夫開了一家小店,主營羊毛衫織補、改款、定制,生意還算不錯。靠著小店,這些年夫妻倆買了房和車,還讓兩個孩子在杭州安了家讀了書。

  2019年在生意出現困境後,機緣巧合下梅香蓮加入到了錢江晚報小時小店群,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在群裏,她學習起其他店主的經驗,開始在網上剪輯發佈視頻,生意也從實體店擴展到了網際網路。

  就在2021年的夏天,梅香蓮發生了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位賓利車主通過閒魚找到梅香蓮,希望她能給自己車子頂棚的洞補上。雖然從來沒有車頂織補的經驗,梅香蓮認認真真趴在豪車頂上補了四天,最後出來的效果讓車主很滿意。這件事情被《錢江晚報》獨家報道後,梅香蓮一下子爆火出圈。第一次上了報紙,上了電視,第一次接到很多豪車訂單諮詢……很多人生的第一次,都在這一年實現。

  這之後,不光是線下的客流量源源不斷,梅香蓮的抖音、閒魚、微信也有不少顧客慕名而來,現如今,她的客戶來自天南地北,有的客人專程從東北把衣服寄來,希望梅香蓮幫忙改款式。“雖然錢掙得不算多,但是大家的喜歡和信任,就是我堅持的動力。”

  從曾經的迷茫到現在的堅定,梅香蓮説,“我這輩子只會織衣服,別的都不會。但是現在發現,能把一件事做出名堂來,也不錯。”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滕一韜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