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國産羽絨服真的貴到買不起?我們去羽絨服“老家”探了探
發佈時間 | 2023-12-08 09:33:57    

   “不是羽絨服買不起,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寒冬已至,羽絨服再次成了熱搜常客。冬裝擂臺之上,前有軍大衣以極致性價比自居“老大哥”,後有衝鋒衣以新秀之姿上臺踢館,前後夾擊之下,今年,針對國産羽絨服的爭議調侃更盛,都圍繞一個字——貴。

  真的貴嗎?如果真的貴,到底貴在哪兒?哪些貴?國産羽絨服漲價背後是何因素?

  為此,潮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國內羽絨服一級批發市場、羽絨服貨源基地浙江嘉興平湖市,這裡生産了全國80%的羽絨服。

  走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實際上,絕大多數羽絨服産品批貨價格還是較為親民,但隨著這幾年市場需求的變化,目前的羽絨服産品更加多元化,定位的兩極分化也愈發明顯:下沉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極致性價比的羽絨服成為了行業的主力軍;向上,今年高端時尚羽絨服和高價輕奢羽絨服銷量提升顯著,成為新趨勢。

  在長城走秀,去米蘭時裝周

  2萬元的國潮羽絨服走出國門

  要問最出圈的“天價羽絨服”去哪兒找,不少平湖業內人士,都會指路設計師沈威廉創立的RAXXY瑞希品牌。

  一進門就能感受到這裡的不同——視線正對的一面墻上,如馬賽克一樣的色塊鋪滿整墻,構畫出一幅“夜幕下的長城”。工作室中,這樣的藝術裝飾布景隨處可見,大幅的千里江山圖、立柱上的盤龍,都以羽絨專利紋樣製作,其布料、羽絨填充材料,加上工人的搭建費用等,一面墻的成本便將近10萬元。

  “這些都是我們參加的一系列文化藝術潮流展的作品。”RAXXY瑞希品牌創立3年,沈威廉帶著自己設計的羽絨服從上海時裝周出發,登上了中國“長城秀”,又受邀出海在米蘭時裝周走秀,明年向巴黎時裝周進發。每一次亮相,都透露出他的目標——做中國的奢侈品羽絨服品牌。

  “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統計,根據全球知名羽絨服品牌的官網,按照均價來算,除去背心和其他品類,加拿大鵝的均價是1214美元,盟可睞的均價是1840美元,我們現在已經是2350美元了。”沈威廉説,這意味著,RAXXY瑞希已經成為全球最貴的羽絨服品牌。

  這樣的定價,底氣從何而來?在沈威廉看來,一件羽絨服的價值,一部分來自好的布料和材料,正如部分品牌在強調的“科技感”“實用性”,“但貴的布料和材料不是自創獨有的,那麼高溢價就會引起大家的質疑,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同樣可以使用,所以自然撐不起高的溢價。”沈威廉認為,時裝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創新”。

  在沈威廉眼中,服裝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産品,“我更傾向從品牌層面,將時裝定義為一種有思想的藝術創作。”他説,瑞希的高價,源於獨特的專利手工藝。他向潮新聞記者展示一件“中華剪紙雕塑工藝”發明專利的中國龍圖案羽絨服,與普通服裝運用的刺繡和印花工藝做法不同,這件羽絨服通過預埋在布料底一層層的彩色底布縫紉固定好,再由設計師用剪刀一層層剪開,呈現不同層次的色彩。

  “靈感來自於我們穿羽絨服的時候,最怕被劃破,逆向思維後,我從中國傳統的剪紙工藝獲得思路,通過剪刀破壞一件羽絨服到另一種唯美,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沈威廉介紹,如今,品牌在設計工藝上已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

  獨特的工藝,賦予了羽絨服更濃烈的中國味道。從江南竹編工藝出發的3D改造工藝,塑造了長城紋、麒麟紋、燈籠紋、山紋甲等眾多中式雕塑紋樣,這些都是沈威廉的設計靈感和表達:“在各類文化藝術潮流展上,我們展出的不僅僅是服裝,更多的是中國文化在這個時代的全新展現。”

  這樣的複雜工藝,也需要工人付出更多時間和心血。在瑞希工作室的打樣間,七八位師傅埋頭于縫紉機前。一名從業三十年的打樣師,將條狀的羽絨材料像壘“磚塊”一樣固定在底部上,一塊塊“磚塊”拼出一個扇形,正是品牌的最新系列“永恒焰火”羽絨服。師傅告訴潮新聞記者,這樣的工藝極費工夫,以前一件羽絨服打樣只需半天,而這個款式需要耗費3-4天。

  就在今年10月20日,義大利奢侈品牌盟可睞與沈威廉的羽絨服品牌牽手,推出聯名系列羽絨服,其中最貴一件羽絨服線上售價高達34050元。沈威廉説,當下,瑞希的市場主要還是在海外,通過國外高端買手店售賣,後續還會佈局歐洲的奢侈品商場,“我們未來的市場肯定是在中國,但目前作為一個新的中國品牌,審美不‘大眾’,價格齊平奢侈品牌,國內發展反而受限,不如到時裝體系發源地歐洲博得一席‘話語權’。”

  他坦言,如今我們的流行款式甚至流行色,仍由歐洲體系決定。所以,中國品牌需要提出時尚界真正的新概念,以此打破現有的時裝體系,這也是瑞希在努力的方向。

  價格系統重塑

  産品定位兩極分化明顯

  將高價寫進品牌基因裏,像瑞希這樣的奢侈品品牌,離大眾的生活或許仍有距離。那麼更多大眾化羽絨服國産品牌情況如何?

  作為國內最大的羽絨服批發市場之一,平湖·中國服裝城在經歷了幾次“斷崖式”降溫後,已經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期。作為一級批發市場,這裡總能提前感知到行業的變化。

  “今年是服裝城歷年以來款式最多的一年,有超2萬個新款在市場銷售。”平湖·中國服裝城常務副總經理吳學全告訴記者,今年平湖羽絨服産業有兩大變化——

  一是産品更加多元化,以往市場多以通勤保暖的功能性羽絨服為主,但是今年隨著消費者更加細分,産品風格也更加突出,日韓時尚、網紅小眾、大牌平替等風格在市場供不應求。

  二是羽絨服定位的兩極分化愈發明顯。此前,市場整體以原創、品質、性價比為主要定位。近兩年,下沉,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極致性價比的羽絨服成為了行業的主力軍。向上,今年高端時尚羽絨服和高價輕奢羽絨服銷量提升顯著,成為新趨勢。

  産品的差異化定位,正與羽絨服價格漲跌緊密相關。吳學全解釋,目前,定位中高端品質的産品,只佔到了市場的約25%。批發價150元到280元的時尚性價比産品,約佔比超50%,這一價格區間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隨著直播電商興起,行業內卷加劇,曾經産品30%的毛利潤率,已經縮減至約15%不到。不少電商直播間和線下賣場打出了99元,199元的低價吸引流量。

  為此,不少商家選擇跳出內卷主戰場,以原創設計提升産品力和産品溢價,主攻批發價300元至600元的高品質羽絨服。而這一價格傳導到零售端,即是定價在千元以上的羽絨服。

  “原創:是對行業的敬畏,是推動服裝美學的原動力。”乘電梯到達服裝城三樓原創設計專區,映入眼簾的“THE FANCY”品牌店燈箱上,對原創的詮釋格外醒目。走進店內,超過一半貨架的産品都用布簾遮了起來,一問才知店內的每款羽絨服都是品牌原創,如此“猶抱琵琶半遮面”,是為了減少倣版。

  “這件是今年的爆款,拿回去一定好賣。”老闆正向一位杭州採批商熱情推薦款式。“THE FANCY”主打城市戶外輕運動羽絨服,酷似衝鋒衣的外形和“三防”的功能,再加上羽絨的輕盈質感,正順應了今年的潮流趨勢,“商場不少專櫃有我們的貨,不同款式能賣到1千多,甚至兩千多元。”

  另一家名為“三吉”的品牌,多為明星潮牌、網紅品牌供貨。老闆吳正豪是羽絨服賽道的“創二代”,父輩的工廠一直以代加工為主,2020年吳正豪接手後決心向原創設計轉型。“雖然今年天價羽絨服的消息很多,但其實從源頭來看並沒有大幅度的漲價。”吳正豪介紹,其實隨著原料成本和設計研發成本的上漲,三吉每年的採批價格都有約20%的穩定上漲,這一趨勢也符合原創品牌競爭高價市場的策略。

  打造行業風向標

  發佈全國首個“羽絨服指數”

  價格的漲跌、潮流的起伏、行業的興衰……當天價羽絨服的消息遍佈全網,迷惑觀望的不止是普通消費者,不少從業者心中也有困惑和忐忑。作為羽絨服的源頭産地,去年,平湖羽絨服年出貨量超2億件,年銷售規模超400億元。這其中,每一筆訂單、每一次出貨,都是一次行業數據的生成。今年,平湖人決定把這些數據用起來。

  11月,2023中國羽絨服裝品牌發展論壇暨平湖羽絨時尚生態大會舉行,平湖·中國服裝城與杭州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編制的“平湖·中國羽絨服指數”正式對外發佈,這是全國首個“羽絨服指數”。

  該指數涵蓋了羽絨服批發價格指數、平湖·中國服裝城發展指數、羽絨服景氣指數、羽絨服品質指數四大體系,以及按用戶群體、填充物、款式分類的三大分項指數。一年中2月至8月的行業淡季,每月發佈一期,9月至1月的旺季,每月發佈上中下旬供三期。今年8月試行至今,已發佈指數研究報告10期。

  翻開最新的11月中旬的報告。羽絨服批發價格指數上升至119.76點,環比上漲1.59%。“我們考察後發現,2022年8月的羽絨服價格是近年來較為適中的價格,所以選擇當月價格為基期,記為100點,119.76點即代表價格指數上漲了19.76%。”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數研發中心總監華宏傑向記者解釋,這一數據反映了,隨著各地氣溫逐步下降,市場行情顯著改善,各品類羽絨服價格穩中有進。

  而景氣指數,則反映了羽絨服行業和其從業者所處的狀態或發展趨勢。將100定為榮枯線,11月中旬,羽絨服景氣指數收于110.05點,相較上期增長5.00點,説明市場景氣大幅提升,商戶經營效益頗佳,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

  數據哪來?每月,數據採集員都會定期走街串巷,對服裝城商戶進行抽樣調查,樣本為100戶。以羽絨服景氣指數為例,參與調查的商戶會收到一張羽絨服景氣調查表,調查問題涵蓋了産業鏈上下游的資訊。

  如:“相比上期,本期新訂單量如何?”“相比上期,本期盈利狀況如何?”“相比上期,本期工廠生産價格,特別是工價(工人薪資)是否有變化?”……

  答案,也精準到了“上升20%以上;上升0-20%;基本持平……”等具體選項。收集得來的數據經過量化統計,就將從業者對市場的模糊感知,化為了科學的綜合指數。

  “我們希望,能借助數據,為行業提供價格行情的參考和預測。讓市場從業者和全國的採批商人,都能實時掌握市場變化。為行業打造風向標。”吳學全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肖淙文 李沐子 于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