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金華 新聞詳情 A- A+
一週賣出80萬枝!浙産芍藥盛放全國
發佈時間:2024-05-18 09:30:23    

  “一枝剩欲簪雙髻,未有人間第一人。”春末夏初,芍藥花開正當時。

  紅色艷麗、粉色嬌嫩、白色純凈……在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山間,王安園藝1500畝基地裏的芍藥花恣意生長,等待順著網線飛往千家萬戶。

  浦江芍藥基地的自有賬號“王安園藝”抖音號已有10.5萬粉絲,芍藥順著網線盛放全國。受訪者供圖

  提起芍藥種植,不少鮮花愛好者都會遙指山東、四川、雲南、河南等傳統産地。此前,浙江除了用於入藥的“杭白芍”,芍藥鮮花種植寥寥無幾。

  但近幾個月來,一批來自浦江的芍藥鮮花開始“爆賣”網路,還搭上了董宇輝“與輝同行”等大牌直播間的快車。5月7日母親節預熱以來,一週時間,浦江的鮮切芍藥就賣出了80萬枝,銷售額達400萬元。

  中國花卉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鮮花電商零售一路攀升,市場規模超千億元。萬紫千紅中,浙産芍藥為何能出圈?浙江鮮花經濟的土壤怎樣培育?

  山多地少的浙江,孕育鮮花産業獨特優勢

  “含苞待放、嬌艷欲滴。一束幾十元錢,擺在客廳、放在書房,能讓你的心情美麗好幾天。”5月15日上午10時,一場鮮切花直播,在浦江縣杭坪鎮烏漿村的芍藥基地拉開序幕。主播的吆喝聲中,上千名粉絲涌入直播間,短短半個小時,就下了100多單。

  浙産芍藥借助直播帶貨,一週時間,賣出了80萬枝。受訪者供圖

  時間倒回到5月8日,浦江王安園藝的芍藥首次在抖音“與輝同行”直播間亮相。“很多人説,芍藥花的花語是美麗動人、自信大方。就像不管生活再怎麼苦和疲憊,大家都會記得去讓生活多一些明媚的顏色,而芍藥花的溫暖和明亮,就像母親盛放的愛意。”主播鵬鵬手拿黃色的芭茨拉芍藥,向觀眾娓娓道來。短短3個小時賣出3000多單,銷售額高達36萬元。

  看著不斷上漲的單量,鏡頭外,浙江舞花者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勇難掩激動。“今年3月份,他們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鮮切花基地,特地過來進行對接。”薛勇説,前來選品的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了實地考察,基地鮮花的品質、成熟穩定的供應鏈,讓選品員十分滿意,經過嚴格甄選後,雙方促成了合作,在四月底正式和“與輝同行”直播間簽訂一年合約。

  “以前只知道浦江盛産巨峰葡萄,沒想到還是浙江最大的鮮切芍藥基地。”聽完主播介紹,網友“許慧”下單後留言。

  “發展鮮花産業,浙江有優勢。”薛勇解釋,芍藥對生長環境要求較為苛刻。它喜光、耐寒,偏愛在土層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長,且需要一個氣溫維持在5攝氏度以下,持續近3個月的冬天。浙江山多地少,恰好符合這一條件。

  浦江正是天然的孕育地,這裡的芍藥成熟期較山東、河南等地要早上7到10天,最早的品種3月初就能上市。這一時間差,成了浦江發展鮮花經濟獨特的競爭優勢。

  薛勇網名叫舞花者,從最初憑藉愛好在自家門前種下幾朵花,到流轉10多畝閒置田地種芍藥,再到籌建覆蓋兩個鎮4個村1600余畝的芍藥基地,浦江芍藥的出圈,僅用了5年時間。

  “現在,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了,鮮花已成為很多家庭的日常消費品。”薛勇感覺自己趕上了這股消費潮,借助發達的物流體系,長三角地區的網路訂單次日就能送達。

  這幾日,芍藥基地滿負荷運轉。“貨實在供不上來了。”薛勇説,雖然做足了準備,但鮮切花的形勢如此火爆,還是有些出乎意料。今年,該基地線上銷售額預計可達5000萬元,超過去年各渠道銷售總額。

  暢通渠道,打響浙産芍藥IP

  搭上大牌直播間的便車後,薛勇的手機便“長”在了耳邊,每天來電諮詢合作的商家不下30個。流量如亂花迷人眼,但基地有著清晰的規劃:不僅要讓鮮花賣上好價錢,更長遠的是,要打響浙産芍藥IP。

  基地內待打包的芍藥。受訪者供圖

  為此,當地正著手打造多層傳播渠道。通過與頭部“網紅主播”定期合作帶貨,增加浙産IP的曝光度和傳播聲量;扶持全國眾多小型直播間,拓展量大面廣的銷售渠道;更核心的,是搭建自己的直播團隊,走專業化運營道路,在垂直品類中站穩腳跟。眼下,基地的自有賬號“王安園藝”抖音號已有10.5萬粉絲,更多短視頻以傳播“悅己”“精緻生活”理念,拉近了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此外,利用浙江的地域環境優勢,浦江還在著重繁育有競爭力、物美價廉的新品種。走進烏漿村芍藥基地,一畦畦整齊劃一的鮮花地中,挂著不同種類的名牌,“落日珊瑚”“御前表演”“蝕刻鮭魚”“莎拉”“芭茨拉”……眼下,基地內的芍藥品種已經達到了100多個,其中不乏來自荷蘭等國家的高端品種。

  縣域層面也在發力,去年,浦江縣將杭坪等地的芍藥經濟列入全縣五大億元農業産業。政策引導,加速資金、項目、科技、服務等要素資源向杭坪等地集聚,助推芍藥等花卉産業實現全

  浙産芍藥要走出去,但收入要留到百姓口袋裏。

  芍藥採摘、打包等環節需要大量勞動力。每天早上6時許,基地周邊的村民便早起上工。採摘、規整、清洗、捆紮,一把把鮮活的芍藥經農民們的雙手,從田間走進冷庫,再送上物流車,運往全國各地。“鮮切花的花苞直徑要達到乒乓球大小,高度要50釐米以上才可以剪。”來自廿七都村的村民張黎明此前一直賦閒在家,現在每天能拿到150到200元的收入。像他一樣,同村的50多位村民都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鮮花産業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受訪者供圖

  為了進一步帶農增收,浦江縣還創新推廣“三分六統”模式,以花苗、肥料統一配送,基地“統購統銷”的方式,解除花農的後顧之憂。“每個農戶以‘分包’的形式種植自己負責的地塊,再由基地統一收購,如果鮮花産量超出預期,還有‘分紅’獎勵。“浦江縣杭坪鎮黨委書記陳青松介紹,目前,這一模式已帶動當地300多農戶實現戶均增收3.5萬元。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一週賣出80萬枝!浙産芍藥盛放全國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