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江蘇無錫:多元煥發文化活力,繡好人文經濟“運河雙面繡”

發佈時間: 2024-03-19 15:36:04 | 來源: 無錫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進入旅遊旺季,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遊人如織,地方特色美食在此匯聚、時尚創意店舖鱗次櫛比、評彈演出一場接一場,不時有遊船從河面駛過,生動演繹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情境,呈現出一幅人文與經濟共興的“運河雙面繡”。

因河而變,鋪就區域生態新畫卷

大運河沿線,城市景觀和生態景觀相融相生,歷史建築與高樓大廈相映生輝,而隨著運河兩岸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枕河人家的生活也發生著可喜的變化。“這兩年,運河水質更好了,夏天也沒什麼味道,我們跟運河的距離也更近了。”吃過晚飯,從羊腰灣沿著運河走上幾公里,是家住妙光苑的小孔每天的固定行程。在她眼中,無錫運河沿線最大的變化是“親水”,沿岸不再被遮得嚴嚴實實,而是能讓人走到河邊盡享美麗風景。

眼下,梁溪河、京杭大運河岸線已全面實現騎行道、跑步道、漫步道“三道”貫通,打造了一處處濱河“城市客廳”。最近,梁溪河上,如意橋的驚艷亮相吸引著市民遊客前來打卡。“來拍紅嘴鷗,太美了。”拍客過先生告訴記者,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此徒步,橋下還有跳廣場舞、打乒乓球的地方。據悉,在錫西大橋、紅星橋、豐樂橋等10座跨京杭大運河橋梁和仙蠡橋、鴻橋等5座跨梁溪河橋梁的亮化工程和大修工作完成後,該市跨河橋梁品質將得到整體提升。

“親水”的背後是“親民”,讓運河賦能百姓的美好生活。如今,行走無錫運河沿岸,隨處可見座椅、燈具、直飲水設施等城市傢具,更好地滿足市民“坐下來”“動起來”的需求。據悉,今年南尖公園先導段、經開區段以及江南運河文化公園首開區將陸續竣工,“三水匯”科技生態公園已基本完工,梁溪區運河東岸7.3公里、惠山區運河沿線13.76公里、新吳區運河西岸8.17公里岸線整治也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

因河而盛,持續釋放城市新活力

保護修繕文化遺産、推動城市連片更新、持續釋放城市活力……在無錫,古老的大運河正煥發出時代新風貌。“可以看展覽、看雕塑、打球、跑步,還有很多品質飯店,配套很完善。”週末,運河藝術公園內,前來休閒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各取所需,享受著愜意的運河生活。從運河公園到運河藝術公園,這一公共空間的全面煥新,更加凸顯了運河風貌。

記者了解到,無錫運河沿線的城市風貌將進一步出新出彩:運河灣片區城市更新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將融合多元業態,打造親水公園,營造開放活力街區;火車站南廣場片區將打造成全國首個“火車站直達運河”的複合體驗集散地,重塑老東門片區運河文化魅力;運河藝術公園、運河外灘、運河匯等一批運河沿線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崇安寺三期、惠山古鎮三期等文商體旅地標項目正加速推進,清名橋古運河水弄堂步行橋建設項目正在招標,將有利於串聯資源、培育文旅業態,賦能經濟發展。據悉,運河沿線的城市更新項目中,也將融入綠色低碳、海綿城市等建設理念,呈現更具無錫特點的城市風貌。

據了解,對於京杭大運河的整治,按照“一脈三城九屏”勾畫錫水新韻、“三線六尖三十六橋”貫通錫城水岸的總體規劃思路,該市選取了五個重要節點作為示範段先行啟動,南尖公園“潮起南尖、光亮梁溪”、北尖公園“科創無限、童享錫望”、江南運河文化公園“奔流不息、文化水邑”、“三水匯”科技生態公園“運河鎏光、門戶畫卷”、經開區段“智慧活力、綠活水岸”等主題各具地方特色,有助於進一步擦亮無錫運河絕版地的城市名片。

因河而興,沿河集聚發展新業態

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無錫早期的民族工商企業以棉紡織業、麵粉業、繅絲業為主,為便於物資運輸,大多沿運河佈局。而今,隨著工業遺産的活化利用,運河兩岸的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其中,以茂新麵粉廠為代表的4家單位成了工業類博物館,以開源機器廠為代表的6家單位改造為文化創意産業園,還有的成為景點、研學實踐基地以及辦公載體。

“今年是我們入駐園區的第六年,在運河邊時時能與自然對話,更能激發我們的創意,激發企業的活力。”蓉運壹號內,某設計企業的負責人唐女士介紹。眼下,蓉運壹號正成為青年人的創業孵化基地、慶豐文化藝術園已發展成為多元業態聚集區、紅船場是好吃好逛的潮流地標……據了解,目前該市正在加強對存量空間的有機更新,以梁溪區為代表的運河沿線區域也在積極引導新興産業、新型業態沿河集聚,努力使工業“銹”帶“變身”為産業“秀”帶。

據悉,今年該市將繼續拓展工業遺産活化利用場景,以政府引導推動、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鼓勵創新多元利用模式,打造提升一批工業博物館、文化創意産業園、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旅遊精品工程,使工業遺産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該市還鼓勵研發工業遺産主題研學課程及工業元素的文創産品,探索綜合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開展工業遺産主題展覽、研學與文創體驗活動等,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産業模式。(韓玲、張月)

推薦閱讀
探訪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水波淼淼文脈悠悠 ”譚曉玲介紹,博物館展陳體系由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開放展示四大類型構成,著重展現運河上的北京文化、北京的運河文化。依託目前國內博物館規模最大的三維衍射系統裝置,“不止運河——沉浸式體驗展”帶領觀眾體驗一場古今融合的奇妙文化之旅:從漕運鼎盛時期的通州出發,遊遍運河沿岸天津、滄州、臨清、聊城、洛陽、無錫、揚州、杭州等10余個城市,最後回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圍繞大運河與北京相輔相成的關係,以人、水、城為內容主線,從人文地理和生態文明的角度展示北京城市發展歷史、建設成就,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
康彥民主持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 3月18日,市委書記康彥民主持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總結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要堅決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上來,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切實解放思想,鞏固成績、正視問題,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打造富有文化特色、彰顯獅城魅力的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市委副書記、市長向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有洪、市政協主席王曉燕出席會議。
運河架鼓震天響 非遺文化煥新生 作為運河文化的承載者,武官寨運河架鼓在文化振興的道路上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展示館還定期舉辦各種培訓和交流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運河架鼓的傳承和發展中來。人們可以在這裡欣賞到精彩的運河架鼓表演,也可以深入了解這門藝術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千年運河畔 三大“文化新地標”閃耀副中心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森林公園的“綠海”之中,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和北京藝術中心三大文化建築串聯圍合、巍然聳立。”結束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參觀,“瓣瓣同心心相連”京津冀協同發展10週年採訪團又走進體量與國家大劇院相當的北京藝術中心參觀,感受這座藝術殿堂給人帶來的非凡藝術魅力。24小時圖書館以視覺識別實現無感借還體驗……北京城市圖書館充分挖掘館藏資源、智慧展示、空間場域的價值,融合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為讀者打造“臨山間于樹下”的美妙閱讀體驗。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