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既彰顯著民族智慧,又煥發著生命活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享有“千里運河、獨此一環”,“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美譽的大運河無錫段,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産,無錫在實踐探索中交出了自己的耀眼答卷。由江南大學連冬花副教授撰寫的《大運河無錫段文化遺産及其保護實踐》一書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無錫運河遺産保護實踐做了分析論證,比較全面地展示了“無錫樣板”的特色和意義。
第一、以史明理,梳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脈絡。
無錫屬於吳地,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長江、南濱太湖,總體地形好似蝶形洼地,水網圩田眾多,利於水利通航。早在3200多年前的吳地先民就開始挖河建渠。以泰伯瀆開啟江南運河後,吳國為爭霸大業,修建多條河道,之後整合被河道,運河雛形成型。河道通暢,吳地勃興,無錫由村落髮展為縣城,開挖、連通和治理運河呈現一體化趨勢,隋朝時期,形成了“左姑蘇而右南徐,引蠡湖而控申江”的局面,大大促進了無錫的發展。伴隨漕運的興起,無錫逐漸進入興盛期。無錫由單一的農業生産地逐漸轉變為江南糧食的集聚和轉運中心;依託大運河四通八達的水道,到明清時期,無錫已經變成河渠縱橫、河道平整、湖塘遍佈的運河經濟帶上重要的富庶城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各省督糧道完全裁撤,漕運體制瓦解,江南運河由國家經濟命脈逐漸轉變為區域性的重要水利、交通設施。將漕運轉變航運成為無錫的新選擇。鐵路的出現,又帶動無錫進行了新的轉向。1937年11月無錫淪陷後,運河的航運業務被日本人控制。新中國成立後,無錫在城市改造過程中走得太快,千年水城的景象只留存在了文獻裏。水鄉的無錫怎麼也離不開水,在大幹快上的時代背景下,一條新運河孕育而生,新運河的開通對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到20世紀末,無錫已實現了經濟由以農業為主體向以工業為主體的轉變,無錫經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一躍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卻出現了嚴重的生態污染問題,遏制運河水質的持續惡化居然成為政務的當務之急,古運河的綜合整治工程成為核心內容。與整治工程相伴隨的是,文化旅遊地的開發利用,運河沿線的文化遺産難逃被改造、被損毀的厄運。大拆大建的後果引起社會的普遍反思,無錫市政府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在申報文化遺産過程中,無錫做了大量的實質性保護工作,無錫市區段的古運河成為江南運河風貌保持最有特色的區段,彰顯著大運河無錫段的時代價值。
第二、價值為本,挖掘闡釋無錫段運河文化遺産的多維價值。
運河暢通、經濟繁榮、文化興盛,這是一個良性迴圈的互動過程。京杭運河
穿無錫城而過,長期的通漕為無錫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賦予了無錫獨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風貌。大運河無錫段集中了古鎮古街、塔窯祠寺、會館驛站、碼頭倉儲、橋梁閘壩、廟宇衙署、街肆商鋪等眾多的歷史遺存遺跡。惠山泥人、醬排骨、小籠包、錫劇、書法、傳統口頭文學、傳統體育、無錫留青竹刻等非文化遺産分佈在無錫古城內外,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運河文化資源。文化遺産是事實的存在,但文化遺産價值取依賴時代的建構,價值越深刻,保護越到位。闡釋建構無錫段運河文化遺産價值,是無錫段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一大特色。物質文化遺産如賦予水利工程遺址:民生工程的仁愛精神;民族工業遺産:工商興盛的百年符號;運河沿線古建築:商文同修共存的錫城文脈;古墓葬:以德傳世的君子風範;古城遺址:河城相依的無錫表白。非物質文化遺産如傳統手工技藝:俗世生活的吳地雅尚;傳統飲食技藝:風行天下的無錫口味;民俗活動:吳地民眾的精神樂趣;表演藝術:吳地文化的民間特色。這些大量的運河文化遺産以環抱老城龜背形的位置分佈著,凸顯了無錫民族工商業特色,表徵著江南園林的民國韻味。在歷史價值方面,他們見證著無錫歷史的演進過程,彰顯著無錫民眾的精神家園。在藝術價值方面,祠堂園林的美育價值熏陶;藝術作品的審美體驗價值;手工技藝的審美理想價值;在經濟價值方面:運河資源的旅遊價值;工商街區的投資價值;惠山古鎮的商業價值。在教育價值方面:先賢事跡的尚德崇文的價值價值;“實業報國”的企業家精神培育價值;愛國情懷的紅色與廉政教育價值。在生態價值方面:太湖藍藻的生態警示價值;遺産環境的生態保護價值。價值的挖掘闡釋就為遺産的保護實踐指明瞭方向。
第三、以史明已,在總結反思保護實踐中推進無錫樣本。
文化遺産是珍貴的,也是脆弱的,保護實踐直接關係到遺産的存亡。對文化遺産的保護,既包括保護遺産本身,也包括對遺産本體存在環境的保護。大運河遺産與大運河環境緊密聯繫,作為一條流動的河流,活態的遺産,對大運河遺産的保護,首先是對大運河的環境治理。作為被運河穿城而過的城市,無錫市早在1987年就開始了對運河的保護治理工作,既包括對運河環境的總體整治,由包括對遺産點的修繕修建工作。首先對環城古運河做了保護規劃,對古運河進行了一期、二期的綜合整治,整治內容包括清淤、截污、駁岸整修、親水步道構建、危舊房改造、兩岸綠化亮化、歷史文化遺跡遺存保護與修復、旅遊開發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子項目。2014年,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産後,無錫市委、市政府以國家相關政策為指導,結合無錫具體實際情況,提出要按照文化遺存保護、文化價值弘揚、生態保護修復、沿線環境建設“四個走在前列”的定位,對照建成“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的標準,紮實推進大運河無錫段地保護傳承利用實踐。政府以系統思維對大運河遺産進行了保護管理:出臺相關政策,引領運河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健全工作機制,推動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實踐;劃定建設範圍,明確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區域;匯聚多元力量,提升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能力;謹慎利用運河工業遺産,實現城市有機更新;疊加紅色資源,拓展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價值;深化環境治理,引領運河文化遺産生態保護。“無錫樣板”成效明顯。
在前進中不斷反思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驅動力。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文化遺産在當代社會具有精神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價值,是社會、環境、經濟和文化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經濟發展的綠色動力。遺産保護與經濟發展經常以一種對立的關係出現。“無錫樣板”中同樣存在如下問題: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的失衡性問題;工業遺産改造與價值利用的單一性問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文化性問題。如下思路,或許是解決這些困境的路徑,即需要提升大運河公共文化産品的供給規模與供給品質;挖掘利用大運河文化元素,助推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化展示工程建設;發揮文化遺産審美培育的熏陶滲透作用;繼續優化運河沿線生態環境;創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協同管理機制。在不斷的改進措施中,無錫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經濟水準高、旅遊市場大、民眾受教育程度高的江南城市,可以率先在全國走出一條多主體協商價值的新路來,以此實現國家倡導的政府引導下的多主體共同保護文化遺産的社會目標,進而以無錫樣本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高品質發展。
本文摘自:《大運河無錫段文化遺産及其保護實踐》
作者:連冬花 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無錫大運河文化帶研究院研究員、大運河遺産保護與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