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西城推動中軸線申遺 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

發佈時間: 2023-01-06 14:01:2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杜燕徐婧)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全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7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一般文物179處。今天,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之年,也是《北京市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西城區將繼續以中軸線申遺為契機,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復興。

推進申遺工作,講好中軸故事

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城市文化和空間形態的傑出代表,保護、傳承、利用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歷史責任。2022年西城區申遺工作進展有序,已完成地外大街品質提升、謙祥益文物修繕、地祇壇南欞星門展示、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品質提升、萬寧橋周邊環境整治、西城教育學院搬遷等重點任務。同時,注重中軸文化推廣宣傳,以雲直播形式舉辦“中軸非遺·遺脈相承”主題的非遺“五進”(商圈、園區、文物、景區、酒店)活動,吸引線上觀眾近600萬人次。“數字中軸”項目用現代科技方式立體展現了中軸線的獨特魅力。

2023年,西城區將抓緊推進申遺工作,重點強化對與中軸線相關的景觀視廊、城市天際線的保護管理,完成天橋商場外立面整治等重點任務。同時,繼續發揮“我在中軸修文物”“白塔夜話”等品牌效能,通過中軸線上舉辦非遺展演、線上線下平臺宣傳、編寫《中軸西翼非遺路書》等不同形式,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産可讀、可看、可聽、可遊性,從不同角度助力申遺工作。

實施文物保護,創新利用模式

2022年,西城區實施楊椒山祠、梨園公會、真武廟等13處修繕工程,其中謙祥益、雲南新館、新市區泰安裏(二期)已竣工通過驗收,福德庵、永泉庵已完工準備驗收。2023年,將啟動宜興會館、三官廟等文物修繕,推動在修工程進度。

文物活化利用是近年西城區探索、首創的文物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新模式。2022年,向社會公佈了楊椒山祠、紹興會館等9處騰退文物利用單位。截至目前,共發佈兩批總計15個文物活化利用項目。

2023年,西城區將持續開展文物利用方式探索,實現新市區泰安裏項目開放,聚力其他活化項目落地,推進文物利用工作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

加強研究探索,支援辦館開放

2022年,西城區博物館事業繼往開來,融合創新,編制完成“古都溯源·騎遇西城”文旅騎行線路、“梨園文化·國粹之旅”文旅線路,推出3條博物館之旅線路。持續推進區屬博物館數字化新場景建設,實現“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展VR全景上線。

2023年,西城區將繼續鼓勵老字號原址、原貌保護,挖掘、展示傳統技藝,推進企業內部博物館對外亮相。具體將以籌建金石博物館為抓手,研創“國有場館+社會運營+民間藏品”辦館新模式,積極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投入文物保護利用。推動京報館等具有博物館功能的“類博物館”完成掛牌,在藏品管理、人才培養、宣傳推廣等方面給予幫扶指導。

豐富品牌活動,營造書香氛圍

2022年,西城區在推進“書香西城”品牌建設多元化參與格局的同時,打造“悅讀灣”公共閱讀服務設施品牌,通過一系列主題閱讀分享活動,宣傳覆蓋189家次媒體,受眾260萬人次。特別是秋季推出的“往來中軸·探望古今”打卡路線,融合“閱讀”“行走”要素,以“知行合一”的新模式,宣傳推廣中軸線歷史文化取得良好收效。

2023年,西城區將繼續完善閱讀設施建設與特色閱讀空間發展,不斷擴大“書香西城”品牌的社會影響力,通過主辦“閱讀春天”啟動儀式、“海棠詩會”誦讀展演、社會參與雲朗誦、“閱讀丈量生活”打卡、“西引力”主題閱讀分享系列活動,構建全民閱讀活動新格局,促進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城市新風尚。

彰顯文化特色,引導業態發展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文旅融合、提升業態發展的有力舉措。2022年,西城區向社會徵集具有創新思維和新技術運用的“公共文化消費新場景”與“文旅創新消費新場景”方案,培育文創産業新環境,為引導地區業態提升,推進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做好準備。

2023年,西城區將重點聚焦鼓樓西大街,主辦“打卡鼓西,漫步斜街”活動。以“品牌創建”為發端,通過新技術打造新場景、賦能新消費的方式,形成集文旅、體驗、消費打卡矩陣,打造融合消費場景,構建“城市文化消費共創平臺”。此外,《海畔高街·古韻新象》人文長卷打卡墻也將於年中亮相,通過“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的方式呈現歷史街區的人文底蘊。

負責人指出,千年氣韻積澱人文底蘊,點滴變化蘊藏工匠之心。老城保護是更有廣度的城市昇華,和老城的文化、歷史、産業及人們的幸福感緊密結合。2023年,西城區將以“一軸三化”作為工作發力點,以中軸線為核心,通過挖掘、弘揚以大運河北起點為代表的大運河文化、以中國健康生活方式為代表的茶文化、以宣南博物館新展開放為代表的宣南文化內涵,不斷擦亮西城歷史文化這張金名片,不斷為老城注入新活力,彰顯西城獨特的人文魅力。(完)

推薦閱讀
南京至淮安城際鐵路江蘇段開工建設 新建南京至淮安城際鐵路(以下簡稱“寧淮城際鐵路”)近日在南京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召開站前工程啟動會,標誌著寧淮城際鐵路江蘇段開工建設。
北京西城推動中軸線申遺 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全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7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一般文物179處。
文化和旅遊部: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實施新時代系列藝術創作工程、“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美好生活度假休閒工程、文化和旅遊市場“信用+”工程……
京杭大運河聊城東昌府區段:運河綠廊冬景美 近日,從高空俯瞰,京杭大運河聊城東昌府區段蜿蜒流淌,宛若玉帶,沿河植被仍留綠意,讓隆冬時節的古運河顯出別樣美麗。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