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為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大運河智庫發展研究中心、重慶智庫研究院、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等機構聯袂發佈了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
“河冰初解水如天,萬里南來第一船”“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諸多關於京杭大運河的印記;或在説書人的口裏領略過“槳聲燈影”,或在唐詩宋詞中聆聽過“千年風聲”——大運河綿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
運河貫南北,文脈承古今。挖掘運河文化的內涵,讓千年運河譜就壯美的文化樂章,是歷史所賦予的使命和擔當。在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中,無論是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還是系列宣傳片“運河風味千萬家”在雪梨推出……大運河的文化價值不斷彰顯,“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理念正在強化落實,大運河正在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亮麗名片。
大運河承載的不僅是運河兒女的悠悠鄉愁,更重要的是那綿延千百年的歷史文脈。
要讓千年運河繪就旖旎的“夢華錄”,還需要大運河沿線8個省市按照《綱要》的要求,提煉出特色文化符號,將文化資源保護與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結合,打造出一個個“嘆為觀止”的文化景觀地標。同時,各地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對運河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用文藝手段去展現運河各個歷史階段的人文風貌,讓運河文化得到廣泛認可。
大運河文化,融匯了京津、燕趙等地區性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因此,沿河的省市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做到資源共用的最大化,謀劃文旅融合新業態,探索文旅融合新途徑,真正實現“串珠成鏈”“由線及面”,讓運河“流淌”出新時代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