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運河城市徐州這樣煥發生機

發佈時間: 2022-07-14 16:32:42 | 來源: 中國徐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召開。論壇以“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為世界運河城市繁榮發展和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曾經,汴、泗、黃、運四河交錯中,過境的激流給徐州帶來漕運繁榮的同時,也帶來連綿水災。如今,經過科學治理,河暢水清的徐州正積極應用運河資源,“燃動”大運河文化帶發展引擎,續寫發展新篇章。

保護運河遺産,生生不息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春秋時期,孔子在泗水河畔發出的感嘆,成為徐州運河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

得益於《論語》中的這句記載,位於徐州呂梁山風景區中部、原名“懸水村”的倪園村,充分應用文化遺産和自然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在在古人筆下“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村莊,已變身“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上月又入列2022年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8年前,中國大運河項目申報世遺成功。作為活態線性文化遺産,大運河在徐州的保護和開發,正以“不捨晝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持續推進。

一河通南北,千載連古今。為盤點家底,推進保護,徐州文博部門利用省文化旅遊資源普查契機,多次到銅山、新沂、邳州等縣(市)區進行實地調研,全面梳理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産資源。

“據初步統計,徐州流域內共有遺址遺跡資源302處,其中有漢楚王墓群、戶部山古建築群等9處國保單位,土山漢墓、乾隆行宮等33處省保單位,黃河故道護河堤、廣運倉遺址等260處市縣級文保單位。”參與普查的徐州博物館科研部副主任陳釗介紹,“《泗水撈鼎圖》漢畫像石、《疏鑿呂梁洪記》古碑等文物,生動記載著徐州運河上的傳奇和歷史。”

注重遺産保護,發掘文化底蘊,徐州構建了由多部門聯合的大運河徐州段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體制機制。2021年,市文廣旅局下發《關於加強大運河(徐州段)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通知》,嚴格審批大運河保護範圍和建設規劃地帶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專家對荊山橋保護修繕方案進行論證,對工程實施依法監管。

去年,窯灣核心展示園建設項目、戶部山狀元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花廳遺址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利用設施3個項目,成功入選江蘇省“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入庫項目,為徐州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發展又增動力。

修復運河生態,培厚根基

碧水、藍天、紅霞,古樹、老井、煙村……擁有微山湖、京杭大運河生態資源的沛縣湖西農場韓樓村,依託天然優勢,以運河文化、湖團文化、紅色文化、知青文化,結合現代生態稻蝦綜合種養,形成富有特色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吸引了遠近遊人的光顧。

“大運河是徐州的文化之河、交通之河、發展之河、奮鬥之河。”徐州文史學者田秉鍔如是説。為推進這條母親河造福人民、澤被後世,徐州以“打造航運灌溉排澇的大走廊、綠色生態涵養的大長廊、文化旅遊景觀的大畫廊”為目標,抓牢規劃引領、項目帶動等重點環節,高品質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更上層樓。

這是一項綜合性強、關聯度高、産業鏈長、涉及面廣的系統性工程。圍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定位,徐州市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住房與城鄉建設局等部門共同發力,注重水與岸、河道與建築、功能設施與文化景觀的協調之美,為優秀文化、優良生態和優美環境的有機交融,日拱一卒。

在京杭運河環境綜合整治中,徐州先後實施了京杭運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湖西航道(江蘇段)整治工程、徐州水上服務區等建設工程,沿河環境煥然一新。

在運河特色鄉村建設中,制訂實施具有運河特色的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將地方人文元素融入到村鎮規劃建設中,具有運河文化特色的美麗鄉村不斷涌現。

今年,徐州市港航中心積極開展2022年徐州市城建重大基礎設施工程——京杭運河徐州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該工程將對兩岸工業風貌進行提升,融合楚韻漢風、地域文化的特色發展追求,體現生態智慧、山水田園的綠色示範精神。工程計劃于2024年完成項目建設,2025年完成竣工驗收。

城河相依,人水相和。從修復生態、發展航運,到建設新型城鎮和美麗鄉村,推動産業融合和結構升級,古老的大運河徐州段正以新的面貌,展現新時代的青春芳華。

激活運河文旅,澎湃生機

流淌徐州千年的大運河,是串聯古今的“文化長廊”,亦是接續奮進的“精神長河”。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隨著《徐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徐州市“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等規劃的相繼出臺,徐州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思路和實現路徑愈加明晰,以大運河文化帶為軸線的生態圈、生活圈、文化圈和經濟圈逐漸形成。

以“國潮漢風 快哉徐州”為品牌,徐州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徐州)漢文化旅遊節、徐州文博會、沛縣大運河武術賽等特色活動,唱響文化賦能的重頭戲。

講好水文化故事,展示水風景魅力。2021年,通過運河文化的不斷激活,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賈汪潘安水鎮等8景區入選江蘇“運河百景”標誌性運河文旅産品。

“不用到遠方,詩就在眼前。”上個週末,距離徐州市區25公里的微山湖畔北村,在荷塘邊賞景拍照的一家人由衷感慨。曾經“窮臟亂差”的北村,業已通過打造田園文化風情,成為市民“説走就走”的城市後花園。

文化活起來,旅遊才精彩。“在經濟新常態下,旅遊文化産業鏈不斷延伸和增強,文化旅遊産業呈現出多領域融合發展的壯大趨勢。”在6月28日新沂馬陵山景區召開的旅遊推介會上,景區負責人楊陽誠邀來自安徽、河南、山東等地的60余家旅行社負責人,到花廳遺址零距離探源地域文明,來馬陵山思接古今擁抱自然。

“加強運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的統籌整合,徐州策劃了多條運河文化休閒遊線路,其中的蘇北運河美食—徐州、宿遷、淮安三日遊,入選全省大運河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市文廣旅局文旅推廣處負責人介紹,“挖掘和弘揚開放包容、美美與共的運河文化,徐州演藝集團正在創排柳琴戲《窯灣往事》和梆子戲《大運河畔》,用文藝觀照當下。”

當好大運河文化遺産的薪火傳人,古運河重生的現代故事正在徐州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中,被續寫、被珍視。


推薦閱讀
天津將打造南運河文化公園 建設方案徵求意見 共分為六個主景觀功能區,分別為——主入口景觀標識區運河文化體驗區傳統園林觀賞區健身運動休閒區兒童活動遊玩區停車管理區項目分區圖項目建設內容南開區南運河文化公園工程涉及總面積約16910平方米,本項目延續南運河已提升改造區域的風格,結合我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要求,以中式古典風格為主,栽植季相豐富的喬灌木,並結合周邊居民需求,建設健身場地、停車場地等。日前,南開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發佈關於《南開區南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根據《方案》,南運河文化公園工程涉及總面積約16910平方米,共分為主入口景觀標識區、運河文化體驗區、傳統園林觀賞區、健身運動休閒區、兒童活動遊玩區、停車管理區等六個主景觀功能區。電子郵箱:nkqcgw_lhgl@tj.gov.cn聯繫人:牟浩東聯繫電話:022-27458245六個主景觀功能區南開區南運河文化公園建設項目計劃延續南運河已提升改造區域的風格,結合我市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要求,對該地塊進行綠化建設,打造南開區南運河文化公園。
讓千年運河繪就新時代“夢華錄” 在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中,無論是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還是系列宣傳片“運河風味千萬家”在雪梨推出……大運河的文化價值不斷彰顯,“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理念正在強化落實,大運河正在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亮麗名片。7月11日,為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大運河智庫發展研究中心、重慶智庫研究院、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等機構聯袂發佈了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要讓千年運河繪就旖旎的“夢華錄”,還需要大運河沿線8個省市按照《綱要》的要求,提煉出特色文化符號,將文化資源保護與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結合,打造出一個個“嘆為觀止”的文化景觀地標。
北運河升起“最大”滿月 昨晚,一輪滿月出現在城市副中心北運河上空,與城市副中心大劇院、玉帶河大橋交相輝映。這也是今年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滿月。
“長城魂·運河情”寫生采風活動舉行 西城區文化館副館長吳彤彤介紹了圍繞首都文化和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而開展的“意向長城”、“三山五園”、“中軸線申遺”等活動。西城區文化館館長鄭昕談到,要做好京津冀文化館區域聯動和長城運河文化帶文化館際聯動,做到專群結合,以高標準藝術作品反哺基層群眾,從理論到實踐,豐富文化館的服務定位,更好地推動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期3天的活動中,畫家們對長城及沿線的自然風光、人文古跡、紅色遺存和民風民俗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學習體驗,每到一處采風點,畫家們都認真觀察、蒐集素材,通過藝術家獨特的視角,創作出一幅幅有生活、接地氣的好作品。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