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京杭運河泰安段航道全面“體檢” 確保安全度汛

發佈時間: 2022-07-05 16:42:45 | 來源: 齊魯壹點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目前,泰安市已經進入主汛期,針對異常多變的天氣形勢,泰安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以防汛備汛為重點,全面開展行業領域防汛隱患大排查,落實防範措施,堅決守住群眾生命安全紅線底線。

近日,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印發通知,規範帶班工作程式,加強汛情險情分析研判,主汛期期間,每天1名黨委領導帶班,確保汛期各類汛情、險情事件能夠及時有效處置。此外,航道業務科室開展3次汛期專項巡航巡查,對轄區內的1座發光固定標、19座標誌標牌、21個浮標進行全面體檢,確保航標標位準確、燈光明亮、顏色鮮明、規格完整,為過往船舶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航環境。

針對暴雨等天氣情況,港口業務科室深入東平港口碼頭企業,對防汛儲備物資、大型機械設備的排水設備等進行隱患排查,及時查缺補漏,消除安全隱患。鐵路業務科室成立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檢查督導組,針對轄區鐵路沿線防汛工作開展安全隱患摸底排查,對鐵路沿線排查存在的36個重點安全問題,研究處理方案,跟蹤指導整改。安全駐點監管組深入大清河航道工程施工現場,指導施工現場防汛佈置、設備停靠及防汛物資的儲備,落實應急值班人員,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及時上報、及時有效妥善處置,保障工程建設安全,時刻繃緊防汛安全弦,把各項措施做深做實做細,確保安全度汛。


推薦閱讀
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意義何在 眾所週知,華北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用水量大大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長期大規模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嚴重超採,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湖水面萎縮、地面沉降等生態環境問題。要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引水、長期有水,還必須依靠、重視南水北調東線後續工程建設。要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建設,使東線能夠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迴圈的生命線。
京杭運河泰安段航道全面“體檢” 確保安全度汛 鐵路業務科室成立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檢查督導組,針對轄區鐵路沿線防汛工作開展安全隱患摸底排查,對鐵路沿線排查存在的36個重點安全問題,研究處理方案,跟蹤指導整改。安全駐點監管組深入大清河航道工程施工現場,指導施工現場防汛佈置、設備停靠及防汛物資的儲備,落實應急值班人員,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及時上報、及時有效妥善處置,保障工程建設安全,時刻繃緊防汛安全弦,把各項措施做深做實做細,確保安全度汛。針對暴雨等天氣情況,港口業務科室深入東平港口碼頭企業,對防汛儲備物資、大型機械設備的排水設備等進行隱患排查,及時查缺補漏,消除安全隱患。
埃及蘇伊士運河年收入創下歷史新高 據埃及《金字塔報》4日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當天發表聲明稱,蘇伊士運河在2021/2022財政年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年收入紀錄,從上一財年的58億美元增至70億美元。報道稱,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約13.2億噸,為其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凈噸位,高於2020/2021財政年度的11.9億噸,增長了10.9%。報道稱,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海上航線,也是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最快通道。
專家學者齊聚大運河 助力副中心創建首個5A級景區 研討會上,通州區副區長楊磊表示,通州區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燃燈塔和周邊古建築群等四個區域,開展景區創建工作,同時明確了景區文化性、智慧化建設、環境形象提升、運營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提升任務,全力打造集休閒、體驗、度假、購物于一體的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四個區域,提升工程完成後,水陸游線都將實現連通,其中,陸上環線可達25公里。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魏昀赟介紹,提升區域總面積約8.55平方公里,北至通燕高速,南抵甘棠大橋,河道段長12.1公里,水域面積2.56平方公里,沿途穿過北關閘橋、千荷瀉露橋等10座橋梁。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