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 運河之美 運河之變

發佈時間: 2022-06-30 15:44:44 | 來源: 華聲線上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謙謙你看,這條河就是你們課本裏提到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明清時代,忙碌在這條河上的‘漕運’,曾經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一條‘生命線’……”

日前,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女士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帶著家人、朋友到運河周邊景區參觀遊覽,遙想大運河昔日“帆檣林立、萬舟駢集”的盛景。

據了解,依託大運河的旖旎風光和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點)、燃燈塔景點和周邊古建築群,北京市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

深挖文化注入活力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京杭大運河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多、修建難度最大且仍在使用的古代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壯舉,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象徵。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水是大運河的血脈,文化是大運河的靈魂。近年來,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體系正式出臺,悠然流過千載的大運河及其燦爛文化,不僅留存于博物館、歷史遺跡、人們的回憶中,更鮮亮地活在當下,帶動城市的活力與復興。

大運河北京段是北京市第7處世界文化遺産,沿線文物等級高、分佈密集、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僅通州區就擁有與大運河有關的不可移動文物236處。

2018年,依託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和沿線豐富資源,北京市通州區正式啟動了大運河5A級景區創建工作,並於2019年通過了文化和旅遊部景觀資源評審。2021年底,為確保創建工作科學高效,通州區又出臺《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記者了解到,景區創建提升融合了多種運河文化元素,燃燈塔景點小遊線植入狀元文化展、北運河非遺傳習所等沉浸式體驗,相鄰的運河文化廣場小遊線的特色是以展示運河文脈為主。

對此,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魏昀赟介紹:“我們特意邀請專家對運河文化進行了梳理,建立了文化圖譜,最直觀的就是景區中將添加文化符號,如船帆、漕船、皇木等。同時,我們將《通惠河漕運圖》等古畫中的運河場景進行了提煉,將多種運河文化元素運用到景區的設計裝飾中。其中,既有採用官斛形制裝飾的花缽,也有體現通州歷史文化標識的銅質地面鑲嵌。”

更重要的是對文物和古老景觀進行復原。“三廟一塔景區已完成修繕,今後還有望復原石壩碼頭。在文創方面,我們將開發整體文創IP,並建設主題文化郵局。”魏昀赟説。

串聯景區豐富遊線

本著“聯通、交流、融合、發展”的文化理念,通州區全面整合大運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多層次、多類型的大運河水上、岸上、船上文化旅遊娛樂産品,構建大運河全天候生態文化景觀廊道。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魏昀赟介紹,依據實施方案,此次提升區域總面積約8.55平方公里,北至通燕高速,南抵甘棠大橋,河道段長12.1公里,水域面積2.56平方公里,沿途穿過北關閘橋、千荷瀉露橋等10座橋梁。景區提升後將輻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環球影城度假區、張家灣古鎮等運河沿線文化和旅遊資源。

“整個景區的遊客線路按照‘1+1+6’的景區遊線體系構建,即依託1條水上小環線+1條陸上大環線+6條景區小遊線,採用遊船+步行+電瓶車+自行車多種交通方式串聯起各個景點。”魏昀赟説。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景區陸上大環線全長約25公里,全部步道將拓寬到4米及4米以上,施工時間緊、難度大。中建建築城鄉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閻晶告訴記者,他們反覆踏勘路線,總共排查出6處中斷點,將因地制宜逐一突破。“因為每個中斷點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需對道路加以改造,有的需調整閘橋斷面,有的需市屬單位協調。目前,改造方案已經確定,即將開始施工。”

除了兩個大環線,景區還有6個小遊線,各有特色:運河2號碼頭小遊線以科技體育為主線;東岸和西岸的小遊線是親子娛樂首選;月島聞鶯小遊線以登高瞭望和濕地科普為特色等。同時,景區還在環線有條件的區域增加了5處休閒健身場所和4處無動力兒童活動設施遊樂場地,滿足周邊老百姓休閒娛樂的需求。

“這6條小遊線都可以選擇自行車和步行遊覽。”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管理中心主任于東亮説:“景區近期將更換新標識、新系統,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各個核心景點也將以全新的名字呈現在遊客面前”。

此外,漕運碼頭是景區的重要節點,將主打非遺、市井文化的特色。據了解,前些年一部在這裡取景拍攝的電視劇《漕運碼頭》遺留下一些小舖子、小商街,景區在改造提升中對這些布景加以利用。政府部門還將引導漕運碼頭的業態,使之擁有交通集散、旅遊諮詢、文創等複合功能。

數字助力服務升級

伴隨著5A申創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北京通州大運河智慧景區創建工作也在加速推進。“我們希望通過AR、VR、MR等數字技術手段,打造漕糧進京、運河風韻、通州八景等一系列場景,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大運河的古與今。”魏昀赟説。

據了解,在智慧景區建設方面,通州區在2019年至2021年已完成通州區智慧園林系統平臺的搭建,在大運河森林公園建成展廳和管理平臺,實現了基礎的安防管理、數據管理。同時,搭建數據專線及政務雲平臺,保障數據的傳輸和存儲。

“景區可以為遊客提供虛實結合的景區遊覽體驗,並貫穿于進景區前、遊覽中和離開景區全流程。”魏昀赟介紹,景區建立了門戶網站、遊客移動端、公眾號和自助導覽系統,可滿足自助導覽、景區預約、購票、全景虛擬遊園、路線推薦等遊客體驗,還開發了遊客安全保障系統,將通過一鍵報警來保障突發事件的手機端和線下求助。“景區將梳理大運河沿線的古遺跡、民俗生活場景和生態文化等文化遺産,借用數字科技手段轉化為景區的數字遺産。”

此外,景區還引入第三方運營公司,將圍繞遊客吃、住、行、娛等開展項目運營項目,同時結合自助售賣、智慧餐車、運河主題帳篷營地、智慧儲物、運河文創、AR共用電瓶車等,提升整個景區的服務能力和遊客體驗感。

“通達千里,運化古今。”大運河悠然流過千載,流向遠方。于東亮希望,“景區通過智慧科技技術,再現往昔帆檣林立、舳艫蔽日的沉浸式體驗場景,可以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運河之美、運河之變。”


推薦閱讀
水利部: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8.4億立方米 補水量8.4億立方米,經分析評估,從4月到5月底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以及像岳城水庫到京杭大運河的這些補水線路沿線,總共是1200多公里的河道,通過河道入滲的水量是2.69億立方米。從長度看,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的河段,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水河長增加163.4公里,水面面積增加16.6平方公里。2022年4月至5月,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人民政府開展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4月28日實現全線貫通。
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 運河之美 運河之變 據了解,依託大運河的旖旎風光和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點)、燃燈塔景點和周邊古建築群,北京市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串聯景區豐富遊線本著“聯通、交流、融合、發展”的文化理念,通州區全面整合大運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多層次、多類型的大運河水上、岸上、船上文化旅遊娛樂産品,構建大運河全天候生態文化景觀廊道。2021年底,為確保創建工作科學高效,通州區又出臺《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千里通波 大美運河|紅星照耀大運河 第一個黨支部建立地直隸第二中學泊頭白廟戰鬥遺物主持人:盤活紅色資源,凸顯大運河文化中的紅色記憶,應吸納哪些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現在有些老同志還在,有些歷史文獻正在整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應乘建黨百年之勢,多吸納有重大歷史價值、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故事。大運河貫通滄州南北,滄州區域內發生的有重大影響的革命故事,是否應在沿運河一線縣市區,形成點線面,進行規模化建設和展示。
補水8.4億立方米 京杭大運河目前全線有水 其中,從生態角度看,“這次補水通過優化調度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引黃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階段性實現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從斷流到全線有水、有流動的水的轉變,改善了河道水資源條件,回補了河道周邊虧空的地下水,對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修復、建設大運河綠色生態廊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總結這次補水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認真研究解決補水當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歷史悠久,工程浩大,受益廣泛,是活態遺産。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