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月28日水利部舉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京杭大運河4月中旬開始進行補水,4月28日實現了全線貫通,5月底完成集中補水任務。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取得了顯著成效。4月到5月期間,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共補水8.4億立方米,是計劃補水量的163%。目前京杭大運河保持全線有水狀態。下一步將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逐步實現京杭大運河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歷史悠久,工程浩大,受益廣泛,是活態遺産。同時,京杭大運河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生態景觀等功能。受歷史演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一個時期以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資源嚴重短缺,一些河道斷流,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問題十分突出。
為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和河湖生態環境復蘇,改善大運河水資源條件,恢復大運河生機活力,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開展了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今年4月至5月,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進行補水。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通過加強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聯合調度,實施水源置換,強化水污染防治,加強動態跟蹤監測,加大管水護水力度,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取得了顯著成效,地下水得到有效入滲回補,壓減了深層承壓水開採,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促進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其中,從生態角度看,“這次補水通過優化調度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引黃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階段性實現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從斷流到全線有水、有流動的水的轉變,改善了河道水資源條件,回補了河道周邊虧空的地下水,對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修復、建設大運河綠色生態廊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魏山忠説。
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推進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貫通補水工作,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並逐步延長全線貫通時間,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逐步實現京杭大運河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楊得瑞介紹,為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京杭大運河,下一步將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總結評估。總結這次補水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認真研究解決補水當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和矛盾。比如研究完善多水源的優化配置調度,以及各種水源相應的水價機制。
二是持之以恒開展補水。根據水資源條件,每年制定貫通補水行動計劃,把為大運河補水作為相關水源的優先任務,優化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力爭每年都實現一次全線貫通,並盡可能地延長全線貫通的時間,確保實現《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的2025年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的目標。
三是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的建設。要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引水、長期有水,還必須依靠南水北調東線後續工程建設。要深化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的規劃和建設方案,加快推進工程建設。使東線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迴圈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