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千里通波 大美運河|紅星照耀大運河

發佈時間: 2022-06-30 15:43:38 | 來源: 滄州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c11b0522-a67a-4f47-b9bc-bffca03166e3.jpg

48e63231-d761-469d-aa3e-9a455a302586.jpg

第一個黨支部建立地直隸第二中學

eedb1acd-cd7c-4206-9e7c-8c484e152ece.jpg

泊頭白廟戰鬥遺物

主持人:盤活紅色資源,凸顯大運河文化中的紅色記憶,應吸納哪些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如何組織好、統籌好,以廣泛聽取專家和群眾意見?

劉增祥:歷史長河中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是歷史、社會的反映。大運河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近代中國在不斷革命,紅星代表著革命意義,是仁人志士在為人民服務理念指引下,進行反抗鬥爭、爭取解放的標誌。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凸顯大運河承載的紅色文化。大運河蘊藏了無數感人事跡,流淌著革命烈士的鮮血。不忘初心,就是要銘記歷史,以為人民服務的紅色精神激發人們幹事創業的激情,從而促進整個國家的團結、進步、民主、繁榮。

滄州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涌現出大批革命先烈。滄州第一個、第二個黨支部及其他黨支部,都可考慮在原址重建。大運河畔有很多無名烈士,烈士陵園可建一座無名烈士紀念碑,收集安放烈士遺骨,介紹他們的事跡,讓人瞻仰緬懷。滄州紅色文化平臺還有很多,特別是運河一線,從北邊往南青縣、泊頭、東光、吳橋,都有紅色文化點,應該整理出來。

李炳天:建黨101年,一路雄風,滄州兒女血染黨旗紅。運河兩岸涌現出了不少紅色名人和革命英雄。不僅有介紹周恩來入黨的張申府、劉清揚,還有周恩來、朱德介紹入黨的寧都起義領導者季振同等。張隱韜、趙博生、邸一馨、劉格平……如今運河展風景,不能沒有那抹濃重的紅,不能沒有他們的身影,不能沒有紅色文脈的傳承。

陳金升:泊頭市運河兩岸有許多“紅色文化”遺存和記憶。主要有:劉格平在直隸泊鎮第九師範(今滄州高等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建立黨支部,領導學潮、工人罷工,在周邊各縣建立黨組織,驅逐貪官等;還有受到朱德總司令及冀中軍區司令部嘉獎的齊橋鎮小爐村“白廟”戰鬥;緊靠運河的南三里村事件引發的解放泊鎮;華北局城工部遷移到泊鎮,為平津戰役做工作等。

讀者馮秀菊:興濟鎮是青滄戰役中興濟攻堅戰、解放青縣和攻克滄縣之戰的3個主戰場之一,無數英雄的鮮血染紅了這塊土地。宋桂榮烈士生前是滄縣興濟鎮小學教師,1959年因搶救落水學生而犧牲,被追認為共産黨員、革命烈士。她愛崗敬業,是師生學習的楷模。這些都成為興濟鎮小學紅色文化建設的重點。

讀者呂少軍:建議把紅色大運河作為滄州大運河文化分支之一。直隸第九師範學校是黨早期活動並建立組織的地方,開展了學生運動,建立起黨的週邊組織,培養造就了一批革命者,是運河邊上的“紅船”,滄州大地上的“紅色搖籃”。冀魯邊“鐵帽子五連”小分隊在運河岸邊泊頭鬥敵驚心動魄的故事,也值得列入。

主持人:紅色文化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書本裏,如能形成具體的“物”,就更具有可瞻仰性和教育性,在這方面有哪些思考?

劉增祥:運河兩岸發生了多起精彩戰鬥,如滄州城北胡嘴子伏擊戰,伏擊了日寇物資運輸團,資料裏細節非常豐富。由此,可考慮在運河堤旁豎碑,介紹那些重要戰鬥情況,如有可能,還可雕塑人物或場景,展現戰鬥情景。

在泊頭,東光縣大隊和交河縣大隊聯合伏擊了日偽物資裝備船隊,點著幾十艘敵船,大火一直燒了兩天三夜,毀了敵人物資,沉重地打擊了敵偽氣焰,支援了根據地鬥爭和正規作戰。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冀魯邊區部隊攻打連鎮客運站,燒了敵偽大批物資,戰鬥場景都有文字記載。在滄州城區,滄縣縣大隊襲擊火車站發電房,天津《大眾日報》也刊載了消息。毀掉發電機房,敵偽信號發不出去,火車停運了很長時間,日寇的間諜機構也被狠狠打擊,提振了士氣。一些青年趁機溜出滄州城,參加了八路軍或縣大隊,意義非常大。大運河畔人來人往,如果附近有雕塑或碑刻供人隨時瞻仰,將是鮮活的紅色教育主題。

紅色平臺建設,可首先從視覺角度入手,搞成視覺藝術。另外,大運河畔應該有一個總體場館,如革命歷史博物館或滄州紅色歷史博物館、滄州紅色記憶博物館。以此館為龍頭,沿線建小館,如最早的黨支部等。應鼓勵藝術家,以本地紅色故事為題材,創作歌曲、舞蹈、戲劇等,以視覺、聽覺等各種形式展示紅色文化。

李炳天: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點位,要設計好、建設好,有形有影,有聲有色。看得見,才便於傳承,讓人們受到教育,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我老家滄縣仵龍堂東卷子村,抗戰時“百團大戰”後發生過一次戰鬥。八路軍23團從南皮馮家口渡運河來到東卷子村時被敵包圍,打了一天一夜。憑藉村裏的土圍子和老百姓,打敗日偽軍一次次圍攻。日偽軍死傷近700人,我軍傷亡160人,10名支前村民犧牲。然而,到目前,沒留下任何有形的遺跡。據老人們講,當時埋了5個大墳,最多的一座墳埋了41位烈士。我小時候每年清明節小學還組織去掃墓,現在墳頭也沒有了,讓人十分傷感……

讀者馮秀菊:轉紅色文化為物,滄縣興濟鎮小學做了大量工作。先後建成宋桂榮烈士紀念館、興濟鎮小學校史館、青滄戰役展覽館,形成“三館一園”,成為本校紅色教育基地。興濟鎮小學始建於1906年,讓學生了解校史,有利於激發他們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進而産生“校以我為榮”的學習動力。學校選取典型事跡,學生根據《青滄戰役經過要圖》加以標注,製作成手繪紅色資源地圖,直觀地感受到身邊的紅色故事,拉近了與先烈的距離。以“三館一園”為依託,學校每月開展一次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活動,紅色教育初見成效。

讀者王殿峰:建議把紅色人物和紅色故事,包括抗戰時期滄州百姓受的苦難展示出來。勝利公園要打造成紅色文化的集中教育場地,利用好馬本齋紀念館、檔案等紅色遺産。還可考慮讓經歷過抗戰、解放戰爭等仍健在的老人們講述當時場景,錄音錄影永久保存。

主持人:滄州大運河畔目前有勝利公園、泊頭華北城工部舊址等紅色場地或遺跡,怎樣持續保護好這些場所、發揮好這些現有場所的作用?

劉增祥:這個問題很值得反思。比如説滄州解放,最著名最重要的一場戰鬥就是軍橋戰鬥。那時,根據地已大部分解放,滄州城也馬上解放,人民大眾當家做主的日子就要到了。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前仆後繼,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慨拿下東面橋頭堡,隊伍開進滄州城。這些戰士,難道不知道子彈打到身上要死嗎?但他們為了人民當家做主這個大義,義無反顧。

捨生忘死,為了人民,為了後代幸福,為了新中國不怕犧牲,他們的思想覺悟和高度,應該在梳理敘述和建設中給予高度肯定和生動再現,以這種思想境界、這種犧牲精神來鼓舞人、激勵人,為民族偉大復興繼續努力。為此,可在解放橋頭把軍橋戰鬥場景用藝術形式展示出來。做成二維碼,掃一掃,聽一聽,感知腳下曾經的歷史、攻橋先烈們的犧牲精神,身臨其境,情景再現,意味深長。

勝利公園除了平整廣場,現有雕塑應及時修復,也可增加具體紅色元素。華北城工部,除了內部小院外,周邊還可用藝術形式加以豐富,比如,轉移天津、北平學生等場景都可考慮,不斷發掘豐富。還有滄州城內城隍廟小紅樓,黨領導滄州兩次罷工是從這兒發起的,還是日偽時期地下聯絡點,如果建起來,它將成為滄州紅色文化建設的一個標誌性建築,意義重大。

李炳天:上周我去了滄縣興濟鎮小學,看完我很受感動。一座在運河邊上的小學,就在校園裏建了“三館一園”。學校建成106年了,烈士陵園就挨著操場。紅色教育搞得非常好,如果大家都這樣動起來就好了。運河情懷,愛心承載,紅色文脈,韆鞦萬代。

陳金升:對已經形成的紀念地,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同時,還要進一步挖掘其內涵。除在資金上給予支援外,要組織人員及老幹部、老軍人、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編寫文稿,收集文物。

主持人:單絲不成線。大運河貫通滄州南北,滄州區域內發生的有重大影響的革命故事,是否應在沿運河一線縣市區,形成點線面,進行規模化建設和展示?

劉增祥:從南到北運河一線,串起這些紅色事跡,就是滄州紅色文化的重要軌跡。紅色教育是日常化的、潛移默化的,不是一陣風,建設大運河紅色文化,要滿足人們生活、閒暇中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需求。

要發揮有關機構的積極性、民間人士的積極性,鼓勵民間人士,調動專家蒐集、梳理紅色文化,使之轉化成現實的物。鼓勵有作為、有思想的企業家,在紅色文化傳承、耕耘、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興濟鎮小學的做法,很感人。教育部門可考慮組織教育工作者到現場觀摩,學學經驗。革命傳統教育,對黨員幹部、對孩子們都有好處,各學校可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百花齊放、各顯其能的局面,對滄州大有裨益。

陳金升:把運河沿線的紅色記憶、紅色文化連成線,此建議極好。近些年,泊頭市對紅色文化很重視,編寫了《泊頭紅色記憶》《泊頭革命老區發展史》,對城工部進行了重新裝修、布展。去年新館開館,迎來了大批參觀者,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也得到了一些村的重視。小爐村的白廟戰鬥紀念館已有雛形,並徵集了一些文物。南三里事件紀念館房屋已經建成,正在謀劃徵集相關文物。

主持人:凸顯大運河紅色文化,是借大運河建設之力,來推動紅色教育、紅色旅遊。在完善展陳水準、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探索紅色經典教育、創建實踐型教育基地、帶動鄉村旅遊等方面有哪些建議?

劉增祥:大運河建設修復,這是紅色文化再次呈現的極好機遇,也是打造各種點線面的好平臺。點線面是很好的構想,建設起來要花費時間、資金,考慮客觀情況,但很有必要性、可行性。

黨已經走過了101年的光輝歷程,取得了巨大成績。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前無古人,在摸索探索中前進。在黨的領導下,大力建設弘揚大運河畔的紅色文化,凸顯先烈們為人民幸福、民族自強無畏犧牲的精神,時刻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提醒教育黨員幹部和群眾,牢記自覺地為最廣大群眾謀福利的宗旨,一定能克服困難、蕩滌醜惡現象,使滄州更好地向前發展,百姓能夠得到更多的幸福。當人們行走于大運河畔,看到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藝術造型,可歌可泣的故事場景,潛移默化,就會受到教育,整個社會得到凈化,從而健康有序向前發展。

李炳天:傳承紅色文脈,賡續紅色基因極其重要。大運河是文化帶,紅色文化不能缺席。現在有些老同志還在,有些歷史文獻正在整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應乘建黨百年之勢,多吸納有重大歷史價值、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故事。

陳金升: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紅色教育極為重要。黨奮鬥百年,使積貧積弱、倍受西方列強欺侮的舊中國成為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強國,其過程極為艱難曲折,無數人為此獻出了生命。當代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之外,紅色教育是極重要的組成部分。近些年,各級各地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泊頭市編寫了《泊頭市青少年教育系列叢書》。泊頭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現有11個,基本以紅色為主,如富鎮烈士紀念塔、黃立榮烈士紀念館等。基地建設和叢書編寫,旨在“用泊頭的人和事教育泊頭的青少年”,以期看得見摸得著。

這些工作為紅色文化教育打下了基礎,要遵循總書記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指示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

讀者馮秀菊:圍繞紅色文化,興濟鎮小學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如3月誦紅色詩詞,4月讀紅色書籍,5月講紅色故事,6月研紅色史實,7月觀紅色影片,8月書紅色徵文,9月聽紅色講座,10月唱紅色歌曲,11月開紅色隊會,12月爭紅色少年系列,月月有活動。開學第一課,學生們都會參觀3個場館、清明祭英烈、主題班(隊)會,在社會上也産生了不小的影響。充分利用好學校“三館一園”這部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愛國者的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在同學們心裏埋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推薦閱讀
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 運河之美 運河之變 據了解,依託大運河的旖旎風光和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點)、燃燈塔景點和周邊古建築群,北京市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串聯景區豐富遊線本著“聯通、交流、融合、發展”的文化理念,通州區全面整合大運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多層次、多類型的大運河水上、岸上、船上文化旅遊娛樂産品,構建大運河全天候生態文化景觀廊道。2021年底,為確保創建工作科學高效,通州區又出臺《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千里通波 大美運河|紅星照耀大運河 第一個黨支部建立地直隸第二中學泊頭白廟戰鬥遺物主持人:盤活紅色資源,凸顯大運河文化中的紅色記憶,應吸納哪些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現在有些老同志還在,有些歷史文獻正在整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應乘建黨百年之勢,多吸納有重大歷史價值、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故事。大運河貫通滄州南北,滄州區域內發生的有重大影響的革命故事,是否應在沿運河一線縣市區,形成點線面,進行規模化建設和展示。
補水8.4億立方米 京杭大運河目前全線有水 其中,從生態角度看,“這次補水通過優化調度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引黃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階段性實現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從斷流到全線有水、有流動的水的轉變,改善了河道水資源條件,回補了河道周邊虧空的地下水,對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修復、建設大運河綠色生態廊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總結這次補水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認真研究解決補水當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歷史悠久,工程浩大,受益廣泛,是活態遺産。
碧水湯湯潤兩岸——大運河再現新生機 大運河,溝通南北,貫通古今,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河。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大運河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潤澤一方百姓。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