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打造千年大運河“最精彩一段”?江蘇人大啟動執法檢查留住“運河之韻”
大運河是江蘇的“美麗中軸”,跨越千年熠熠生輝。2020年,全國第一部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地方性法規《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正式實施。2年多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效如何?還存在哪些壁壘和困難?5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聽取省政府及17個相關部門的情況彙報,動員部署開展《決定》實施後的首次執法檢查。
大手筆頻出,大運河江蘇段創多個“全國第一”
大運河與江蘇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最早的大運河河道就在這裡。江蘇是大運河沿線代表性標誌最集中、航運功能最強和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最多的省份,肩負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的重大使命。
近年來,江蘇努力將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高品位、高水準的文化長廊、生態長廊、旅遊長廊,取得一系列成效:“國字號工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2021年6月開館,每天1萬人預約名額供不應求;淮安中國水工科技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等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標誌性工程順利實施;編纂出版全國首部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設立全國首只、初始規模200億元的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發行全國首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項債券……
文化引領、生態管控、創新制度……檢查重點緊扣“條文”
“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探索還有待加強,有的地區大運河相關建設的牽引帶動作用還不明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説。
“各地各部門學法、遵法的自覺性不斷增強,但依法處理問題做得還不夠。”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仲梓指出,開展執法檢查的目的是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發揮好立法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因此檢查中要抓住帶有示範性、引領性的基本制度、重點領域、重要項目,緊扣關鍵環節。
在《決定》實施過程中,各地各部門有哪些創新性好做法?文化引領的相關制度措施落實了沒?如何讓大運河真正成為彰顯“水韻江蘇”之美的大動脈?檢查組將赴沿線實地檢查,聚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法定職責,把法律制度的剛性約束作用發揮出來,推動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以“解剖麻雀”精神,找出真癥結提出好建議
執法檢查是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一種重要方式。許仲梓表示,要把握人大監督規律,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發揮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職能作用,著重發現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做到監督有力、查清病灶、對症下藥。堅持問題導向,儘量發現新問題,找出真癥結,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整改建議。對一些突出問題,可以選擇典型點段“解剖麻雀”,看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到底存在哪些壁壘和困難,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應。
檢查組除實地檢查徐州、常州、揚州3個市以外,還委託了蘇州、淮安、宿遷3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檢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了解真實情況。根據執法檢查情況,將形成執法檢查報告,提交7月召開的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