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打造系列運河主題精品體育賽事

發佈時間: 2021-11-29 16:43:03 | 來源: 姑蘇晚報 | 作者: 劉曉平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走,去運河邊走走。”近年來,去運河步道打卡成了滸墅關人最熱門的休閒鍛鍊方式之一。同時,伴隨著轄區以“大運河”為核心,強化體育賽事運動基地建設,打造系列運河主題精品體育賽事,滸墅關大運河文化帶再添新活力。

這幾天,要説哪最美,大運河沿岸風光獨好。這個時節在運河畔走一走,看看樹葉青黃交接的浪漫過程,用相機捕捉下一份秋日的美景,成為滸墅關人的享受。在一些老滸關人眼裏,多年來,運河承載著他們的快樂生活,早晨起來,去大運河邊“走運”,是運河人家最具特色的晨練方式之一。跟著他們,從淺灣步道一路走,經過興賢橋、滸關橋、南津橋……一條大運河串聯起了城市的古韻今風,還原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江南水鄉生活。走到文星走廊段,對岸就是文昌閣景墻上面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等字體,字體的演變史,讓大家在休閒中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記者了解到,運河健身步道滸墅關段,去年底全線貫通。這是一條集文化特色與休閒、觀光、旅遊等功能于一體的高顏值生態綠廊。步道總長12.1千米,其中東岸7.2千米,西岸4.9千米,分段打造不同主題和風格景觀綠化效果,實現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多角度、多層次融合。

共賞一路美景,走出健康和快樂,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領略大運河文化的豐富和深厚,事實上,推動以大運河為中心,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增強群眾身體素質,滸墅關一直在努力。

今年滸墅關以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特色旅遊資源為依託,舉辦“犇騰·運河”首屆運河文化藝術,開啟全民健身節系列活動,強化特色、打造品牌,組織多場圍繞,運河文化的群眾體育賽事。一系列運河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讓滸墅關成為了一座活力四射、激情動感的運動之城。

“運河+旅遊”,讓運河産業發展有了源頭活水;“運河+體育”,讓運河文化有了內容IP的新供給。“群眾參與程度十分高漲,不少活動的名額都需要‘搶’。明年,我們還將計劃打造更多的精品賽事,把大運河系列賽辦成百姓喜歡的品牌賽事,讓體育為滸墅關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增添活力和動能。”滸墅關相關負責人説。




推薦閱讀
明年7月後或可從北京坐船到河北 第二批是行政辦公和一些企業,特別是運河商務區邊上一些高樓已經拔地而起,虛位以待,我們正在推進,爭取明年到後年第二批行政機構搬到副中心。崔述強説,在行政辦公方面,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黨政機關,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還有相關的35家部門165個單位第一批搬到了副中心,有15000人左右。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述強介紹,京杭大運河40公里、河北段21公里已經通航,我們現在正在做連接這兩段運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以後,到夏天就可以從北京坐船到河北,整段航行60多公里。
巴拿馬運河:你的榮耀我的悲傷 而要理解運河區的人口外遷,就必須了解20世紀之初巴拿馬運河重要的象徵意義,以及美國對拉丁美洲尤其是對拉美熱帶地區的設想。越是深入探究歷史的真相,作者就越發意識到美國在造成巴拿馬運河區當地人悲劇上有著不可推卸責任,“這本書講述的不是一部美國科技的成就史,而是一段以運河區人口外遷為結束、充滿了疑慮和失敗的歷史。在美國人的眼中,這是一群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野蠻人,需要像美國這樣代表著西方文明的國家進行改造。
因河而生因河而盛——天津傳承千年大運河文化再續輝煌 令楊鳴起等一大批參與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的人士興奮的是,今年4月,天津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方案獲得通過。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不僅如此,任吉東介紹,迄今在天津發現的大運河相關歷史遺存有二百餘處,包括運河河道,運河上的船閘、橋梁、堤壩,沿岸的衙署官倉、會館商鋪、古驛館等。陳官屯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陶夢振介紹:“自開館以來,該館已經接待海內外遊客30萬人次,成為群眾感受運河魅力的窗口。
高品質推進長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建設 “長江與大運河‘一橫一縱’在江蘇交匯,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為江蘇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共同造就了江蘇的繁華。深化長江文化研究,弘揚長江文化時代價值。大運河文化和長江文化資源廣泛龐雜,文化知識浩如煙海,需要分門別類加以蒐集與梳理。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