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漕運廣場的人氣很旺。每天下午不到四點,就有很多市民來到這裡鍛鍊、娛樂。小孩子玩輪滑、老年人唱淮劇,好不熱鬧。
廣場北側的中國漕運博物館人氣也很旺。博物館講解科副科長李樂告訴記者,漕運是明清時期我國經濟的大動脈,是當時交通運輸、物資流通、經濟往來的主要形式。作為明清兩代融“漕、河、鹽、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的淮安繁華一時。當時國家管理漕運的最高機構——漕運總督署就設在今天的淮安區。
遊人如織的漕運廣場西側,83年前成立了“淮安群眾看報室”。淮安區黨史專家劉國章告訴記者,為了喚醒民眾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動中去,讓廣大民眾多看些共産黨和在共産黨影響下的進步書刊,了解八路軍積極抗日的真相,1938年1月,成立了“淮安群眾看報室”。
看報室大致方向
“選擇在現在的漕運廣場西側,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當時人流量比較大,是文化活動的地方。”劉國章告訴記者,“淮安群眾看報室”的名字源於當時我黨出版的理論刊物《群眾》。
看報室原方位
“淮安群眾看報室”陳列的報刊有《新華日報》《文匯報》等,還陳列過《論持久戰》《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西行漫記》等。同時利用大影壁辦了壁報欄,刊登主要新聞簡介等。到了晚上,還組織歌咏隊教唱《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等革命歌曲或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街頭劇。
“淮安群眾看報室”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通過宣傳中國共産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為推動淮安抗日救亡活動深入開展起到重要作用,也積蓄培養了不少黨的幹部和抗日骨幹。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喚醒民眾抗日救亡,是黨和人民在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
同一塊廣場,在不同的時代,宣傳了革命文化、大運河文化。雖然時間過去了83年,但是無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是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也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份文化自信就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